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赏析

《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苏轼)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其一

何年顾陆丹青手,画作《朱陈嫁娶图》。
闻道一村惟两姓,不将门户买崔卢。
其二
我是朱陈旧使君,(朱陈村,在萧县。)劝农曾入杏花村。
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钱夜打门。
注释
① 陈季常,人名。名慥字季常,号方山子,别号龙丘居士,四川眉山人,乃北宋隐士。其父陈希亮名公弼。成语“河东狮吼”的典故即出自陈季常和其妻子柳月娥的事迹。作者也在那儿作签书判官,遂与季常相识。后陈氏移家洛阳,作者至黄州后,季常数从之游。蓄,收藏。这是作者为季常题其所藏画的诗。朱陈村全村仅朱、陈二姓,世为婚姻,唐白居易曾有诗咏其事。
② 顾恺之、陆探徽,均晋代有名的画家,二人都善绘人物。
③ 崔姓、卢姓,都是北朝——魏、北周——的贵族。南北朝时,最重门第;一直沿到唐代,仍以崔、卢诸姓为重。和这些门第的人结亲,得花钱,当时叫做“卖婚”。
④ 使君,唐宋时对太守的别称。作者曾为官徐州,所以自说是那儿的“旧使君”。
 

【作品鉴赏】
《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二首》从称誉画作生发,以古今对比拓开画意,一幅普通的风俗画注入了深刻的社会内涵和现实意义
这幅嫁娶 图刻画了朱、陈两家热热闹闹出嫁迎娶 的场景 .场面欢快.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诗从称誉画作生发,以古今对比拓开画意.从而将一幅普通的风俗画注入了深刻的社会内涵和现实意义。第一首 赞美不求高攀豪门大姓的淳朴民风,勾画出一幅安恬的生活图景;第二首则笔锋一 转.将美好毁灭给人看,展示的是县吏连夜催租 、凶神恶煞般 “打门”的情景。诗 人忧国忧民之心也就随着两首诗中现实与理想差距的刻画充分体现出来了。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脑海的记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

其一
何年顾陆丹青手,画作《朱陈嫁娶图》。
闻道一村惟两姓,不将门户买崔卢。
其二
我是朱陈旧使君,(朱陈村,在萧县。)劝农曾入杏花村。
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钱夜打门。

猜您喜欢的诗文:
苏轼的名句: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