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赏析

《纵笔(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苏轼)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作品鉴赏】

纵笔(其一)该诗文字朴实,笔调恬适闲远,情韵俱佳,体现了作者旷达坦荡的胸怀

1099年(宋哲宗元符二年),大诗人苏轼由惠州贬所再贬儋州(今属海南省),时已64岁,且病魔缠身,正处于“食无肉,居无室,病无药,出无友”的困境。《纵笔》三首即作于此时。这里所选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此诗叹老,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一波三折,乐境写哀。仕途失意,年老有病,诗人悲哀之情不难想象。但与同题材的诗作相比,此诗不是直言凄楚,而是曲笔写来,使之颇具戏剧性。全诗虽仅有四句二十八字,却一波三折,三掀波澜。诗的开篇“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主要借助于白描手法,使一个苍颜白发、孤独多病的老翁形象活现于读者的面前,令人沮丧。继而,诗人笔锋一转,不写悲伤、流泪之类的场面,而是一反沉重抑郁基调,使满头飞霜的老翁顷刻间变得朱色童颜、神采飞扬,令人的精神为之一振。
然而,正当人们为这种突变既感欢欣又觉突兀之时,“一笑”使真相大白,诗人脸红、精神焕发原来是喝酒的缘故,这又让人敛颜正容,心情沉痛。

纵笔(其一)》诗篇所体现的作者心境与诗境的超旷闲逸,值得人们学习

这样,诗人以其精于变化的笔调,使一首小诗几起几伏,读者的感情也随之而波动。 唐代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诗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以儿童入诗,衬托诗人离别家乡之久。苏轼的这首《纵笔》也以儿童入诗,状出了儿童的误会,乍看,似乎是诗人以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细节增强诗作的喜剧色彩,但稍作体会则不难看出这是以乐境写哀。
诗人以儿童的天真与现实的真相之间的强烈反差,将病老之哀加以深化,“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白居易《醉中对红叶》),这就“倍增其哀”。 自33岁“乌台诗案”入狱之后,才华横溢的一代文豪苏轼不为权贵所容,屡贬黄州、惠州、儋州,仕途坎坷,心力交瘁。这首自我解嘲的叹老之作,正可让读者看出诗人的心迹。不过,既是解嘲,心中当有不满,而这种不满又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诗人苏轼的欲有所为。
王文诰评:“平淡之极,却有无限作用,未易以情景论也。”它的“作用”,正在于诗篇所体现的作者心境与诗境的超旷闲逸,值得人们学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释迦侔尼”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猜您喜欢的诗文:
苏轼的名句: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