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坐卧芙蓉花上头,青香长绕饮中浮。
金风玉露玻璃月,并作诗人富贵秋。
注释
【湖上早秋偶兴】
地点:湖上。
时间:早秋,也就是初秋时节。
偶兴:说明这篇绝句是作者偶然兴之所至所作。
标题浅显明白,一一表述了作此篇的时间、地点,虽然时节是秋天,既然是兴之所至,当然它的格调是愉快舒畅的,而不像大多“悲秋”题材的诗词。
由此还可以看出,作者是坐船游湖,来了兴致,作此篇。
【坐卧芙蓉花上头,青香长绕隐中浮。】
卧:趴伏意,坐卧,偏义词,着重在卧上,意思是趴伏(在船舱里的几案上)。
芙蓉花:荷花,又称为莲花,水芙蓉。
青:颜色的一种,这里也可作“清”解。
隐中浮:(清香缭绕),似有若无。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开满荷花的湖里泛舟,就像船不是行驶在水里,而是在花上一般。眼前弥望的,是荷叶的青青翠色,空气中花香缭绕,又似有若无。
【金风玉露玻璃月,并作诗人富贵秋。】
金风:秋风。
玉露:洁白如玉的露水。
玻璃月:用“玻璃”比作月亮,说明此时的月亮是淡淡的。
并:都,全。
诗人:指作者自己。
富贵秋:字面意思是宝贵的秋天,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作者乘船游湖,一路上赏着荷花,闻着花香;傍晚秋风阵阵,吹动着荷叶上如玉的露珠,抬头,月初现,淡淡的照着这一方湖水,——芙蓉花带着花香,青青翠叶弥漫,玉露,初月,这全都是我喜爱的秋景啊!
【作品鉴赏】
《湖上早秋偶兴》是一首描写早秋时节湖上美景的绝句,表达了作者愉悦舒畅的心情
这首绝句描写湖上早秋景物,使人耳目一新。他不是抒发悲秋之感,而是讴歌物化之美。起句“坐卧芙蓉花上头”,照应题中“湖上”_二字。芙蓉即荷花。不说坐卧湖上,而说坐卧花上,是为了突出湖的特点:那满湖的荷花,竟使诗人有坐卧花上之感,把产生“偶兴的环境写得很美。他没有描写那亭亭如盖的荷叶,而强调那盛开未衰的荷花,颇具用心,为下面的描写留下了余地。
面对秋日的荷塘,秋风乍起之时,诗人的感受是:青香长绕饮中浮。“香”由首旬的“花”字而来;惟其花多,香才“长绕”。荷花以清香著称,此处不日“清香”,而著一“青”字,写出了从翠叶绿波间飘出的那种只有荷花才有的清幽香气,好像花香也带有了荷的青青之“色”,色味相托,极其传神。写花香又衬以酒香,花香“绕”“浮”在酒香之上,更显诗人“醉翁之意不在酒”,为花香所陶醉的感受。
《湖上早秋偶兴》这首绝句描写湖上早秋景物,使人耳目一新
第三句笔锋一转,开拓出一个新的境界:“金风玉露玻璃月”,把秋天的风、露、月萃于一句,逗出下文“富贵”二字。“金风玉露”本是常语,但加上“玻璃”二字,便觉新奇。
一句诗写尽了秋天的物华之美。金、玉、玻璃,流光溢彩,但觉满眼金碧,又为下旬埋下伏线。
结句“并作诗人富贵秋”,金风玉露、名花美酒,都被一个“并”字括住。前三句新境迭出,放得开:末一句收得拢,直截了当,颇见功力。“秋”字前冠以“富贵”,已出人意表:“富贵”义加上“诗人”,就更奇。荷,花之君子;荷香、明月与“富贵”何干?但这些却成了诗人特有的富贵。这是高洁清雅的诗人之“富贵”,不是世俗的金玉之富贵。以“富贵秋”状写其闲情雅致,让人满眼生新。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