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赏析

《沁园春·观潮》原文翻译及赏析(吴伟业)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八月的钱塘江浪涛奔腾,潮头千尺犹如高大的山峰,潮声砉然使人魄动心惊。浪涛中仿佛灵妃在看着我笑,神鱼一边飞舞,一边逐浪前行,那河伯冯夷擂响了大鼓,浪潮如素车白马前来相迎。伍员曾被装进鸱夷革浮在江上,钱王曾命人用羽箭射退潮头,那怨气,那怒气,强过十万兵。啊,多么高峻、雄伟的海潮啊,使人惊讶雪山在崩断,银河之水向西而倾!
我回到孤舟在清风前吹响铁笛,多么想乘坐木筏,浮游万里,当个天河问话的客星。唉,可叹凶猛的鲸鲵尚未剪除。那可怕的战船排满了江岸,但海上明月正吐着光辉,歌声音乐声充满了杭州城。只见那些弄潮的儿童,还有乘画舫观潮的男女游客,都笑着以手指我,说我是乘坐一叶扁舟的渔翁。他们有谁能知道?我其实是观潮的枚乘,也是论水的庄生。
注释
⑴观潮:观浙江杭州钱塘江之潮。
⑵八月奔涛:吴自牧《梦梁录·观潮》载:“临安风俗,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日,西有湖光可爱,东有江潮堪观,皆绝景也,每岁八月内潮怒胜于常时,都人自十一日起,便有观者,至十六、十八日倾城而出,车马纷流十八日透为繁盛,二十日则稍稀矣。”奔涛,浪涛奔腾。
⑶崔嵬(wéi):山高峻貌。
⑷砉(xū)然:皮骨相剥离之声。
⑸灵妃:水中仙子。
⑹神鱼进舞:《水经注》载:“汉宣帝幸万岁官,东济大河,而神鱼舞水。”
⑺冯夷击鼓:曹植《洛神赋》:“冯夷击鼓,女蜗清歌。”冯夷,古代传说中的江河之神。
⑻白马来迎:形容潮水。枚乘《七发》:“其少进也,浩浩皑皑,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
⑼伍相:指伍子胥,春秋时楚人,后为吴相国。吴破越,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暗中复国。事为子胥觉察,屡谏吴王夫差。吴王不听,赐剑令子胥自刎。子胥临死嘱咐儿子将自己双眼悬挂于南门之上,以观越国灭吴。吴王大怒,取子胥尸体裹以皮囊,抛入江中(见《史记·伍子胥列传》)。传说从此钱塘江便有了波涛滚滚的大潮,乃伍子胥暴怒所致。鸱(chī)夷:是一种革囊。
⑽“钱王羽箭”二句:相传五代时吴越王钱镠曾筑捍海塘,因怒潮汹涌,版筑不成。造箭三千,在垒雪楼命水犀军架强弩五百以射潮,迫使潮头趋向西陵,遂奠基以成塘(事见《十国春秋·武肃王世家》)。
⑾峥嵘:高峻,雄伟。
⑿银汉:银河。
⒀铁笛:多指隐者或道士所用乐器。
⒁万里乘槎(chá)问客星:槎,竹木筏子。张华《博物志》载:过去有一种说法,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住在海中陆地,见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有一次,此人带了很多粮食乘槎而去,行到一个地方,那里有城郭,有很多房屋,远看宫中,有很多织女。只见一个男子,牵牛在水边给牛饮水。此人问牵牛人这里是什么地方,牵牛人答:“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后采此人到蜀郡,问严君平,严君平说:“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算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的时间。
⒂鲸鲵(ní)未翦(jiǎn):鲸和鲵,都是水族中的凶猛动物,能吞食小鱼之大鱼,古以喻凶恶之人。此指清征服者。翦,即剪,剪除的意思。
⒃戈船:战船。
⒄蟾蜍:即癞蛤蟆。传说嫦娥偷吃不死之药,背着丈夫飞升到月宫,化为蟾蛤。后以蟾蜍代称月亮。
⒅狎(xiá)浪儿童:即弄潮儿。
⒆观潮枚臾:汉代枚乘在《七发》中,有广陵观潮的记叙。这里是作者自指。
⒇论水庄生:庄生,即庄子,名周,战国时人,《庄子·秋水篇》中,有论水的文字。这里是作者自指。
 

【作品鉴赏】
《沁园春·观潮》描绘了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并抒发了家国之感

钱塘江之潮,以农历八月十八日最为汹涌。乍来之时,远若素练横江,声如金鼓。近则亘如山岳,奋似雷霆。着一“奔”字,大潮之声势顿出。狂涛奔来,如千尺高山,令作者动魄。“着然”,本状皮骨相剥离之声,此处,形容观潮者心惊胆战,咋舌不已。首三句可谓先声夺入,突兀而来。“似灵妃”二句,继续描写潮势,古人视钱塘江大潮为“海鳅之出人”、“神龙之变化”,更有许多传说。“灵妃”,指水中仙子;“神鱼”,当指鲛人,传说它会织绸子,眼泪滴下来都能变成珍珠。两句是说江中女神袅娜舒袖,频转秋伎,鲛人则挥动素练,翩翩起舞。作者颇谙节奏变化之法,此二句以舒缓出之,写得很美。浪涛总有谷、峰,此处之纡徐,正为逗出下面的急骤。冯夷为古代传说中的江河之神。“冯夷击鼓”,是状大潮的巨响,“白马来迎”,是说潮头如万匹白马乘风奔腾。然后以伍子胥、钱镠的故事,写怒潮那排山倒海之势胜于千军万马呐喊冲锋。“峥嵘甚”以下,又以雪山崩断、天河倾泻迸一步夸饰大潮的雄伟壮观,至此戛然煞住上片。上片全是景语,写得有声有色,生动传神。
过变“孤舟铁笛风清”句,变幻节奏,渐入慢拍,境界别开,流露出隐居避世的思想。《宋史·方技列传》载孙守荣曾遇异人,教以音律推五行之术,又授以铁笛。孙吹笛市中,其占卜之术极灵验。又宋朱熹《铁笛亭诗选序》云:“侍郎胡明仲尝与武夷山隐者刘君兼道游,刘善吹铁笛,有穿云裂石之声。”这句是说潮落之后,只身一人乘舟按笛,月明风清,做一个隐者,似可超脱了。又忽发奇想:若能乘搓而去,就更飘飘乎仙人也。“叹鲸鲵”二句又转,从虚幻的遐想中回到现实中来。作者以鲸鲵喻指清征服者,这反映了作者的民族意识和故国之思。然后写戈船,《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引臣瓒曰:“伍子青有戈船以载干戈,因谓之戈船。”由此二句推测,此词或写于作者出山之前。
 

《沁园春·观潮》或摹景状物,或假以神话传说,想象新颖奇特,其豪放雄壮之势颇有东坡遗风
“蟾徐正吐”以下,极写人们都很麻木,只有自己是清醒的。承上文,一方面是战船林立,气氛十分紧张;一方面又是月明夜稀,歌舞良宵,寻欢作乐的戏水儿童,游江的红男绿女,渔翁悠然横舟,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表现出作者的焦灼和忧虑。这样写,便使词作超出了即景写潮、充其量发一点兴亡感慨的窠臼,表达出作者更为深切的也更为现实的忧患意识。
结句既是指静观的渔翁,更是指冷峻思索的作者,一种无可奈何的长吁短叹,不无自嘲语味。“观潮枚臾”,汉枚乘曾作《七发》,其中观潮一段,写得最为精彩;“论水庄生”,《庄子》中有《秋水》篇。作者以枚乘与庄子自喻,表现出内心出世与人世之间深不可解的矛盾。结句表面上看缺乏力度,实质上却露了心迹。这一笔还是沉至郁勃的。作者自己在思考,非以响亮作结,而以味厚收束,亦是别样经营。全词描景状物、雄浑壮伟,抒怀感事苍凉沉郁,用典自然贴切,全无斧斫痕迹,纵横捭阖,洒脱不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好运常在”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吴伟业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江苏太仓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清顺治十年(1653)被迫应诏北上,次年被授予秘书院侍...

八月奔涛,千尺崔嵬,砉然欲惊。似灵妃顾笑,神鱼进舞;冯夷击鼓,白马来迎。伍相鸱夷,钱王羽箭,怒气强于十万兵。峥嵘甚,讶雪山中断,银汉西倾。
孤舟铁笛风清,待万里乘槎问客星。叹鲸鲵未剪,戈船满岸;蟾蜍正吐,歌管倾城。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谁知道,是观潮枚叟,论水庄生。

猜您喜欢的诗文:
吴伟业的名句: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