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看这些边境线上长大的男儿,一辈子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箩筐,就知道骑马游猎,各自夸轻巧。
秋风起,牧草白,正是马肥牛壮好时节,飞马追影,马背上的骑手多么洋洋自得啊!
酒足饭饱后架起猎鹰就去远郊狩猎,镶金的白玉马鞭一挥舞,就像雪花纷纷飞舞,鸣镝声萧萧。
能挽弯弓如满月,箭箭中的无虚发,一箭穿空落双枭。
草原上围观的人不由自主地身后退,生怕被箭风伤到,整个沙漠都被骑手的英雄气概震撼笼罩。
儒生哪比得上游侠儿,下帷苦读就算到了白头又有什么用!
注释
⑴《行行且游猎篇》为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六十七列于《杂诗歌辞》,题做《行行且游猎篇》,《乐府解题》云:“梁刘孝威《游猎篇》云之鳏将射所,上林娱猎场。倍言游猎之事。亦谓之《行行且游猎篇》”。
⑵生年:平生。
⑶但:只,仅。
⑷夸:夸耀。
⑸轻趫(qiáo):轻捷。
⑹白草:牛马喜欢吃的一种牧草,熟时呈白色。
⑺蹑影:追踪日影。这里形容快速。
⑻矜骄:骄傲。这里是洋洋自得的样子。
⑼鞘(shāo):鞭鞘。
⑽半酣:半醉的意思。
⑾呼鹰:用驯服了的鹰猎取野物,意指打猎。
⑿弯弓满月:把弓拉开像圆月的形状。
⒀鸧:鸧鸹,即灰鹤。
⒁髇(xiāo):骨制的响箭,即鸣镝。
⒂海:瀚海,即沙漠。
⒃辟易:倒退,这里指观者惊奇,不由自主地后退。
⒄沙碛:沙漠。
⒅游侠人:这里指边城儿。
⒆下帷:放下帷幕。
【作品鉴赏】
《行行且游猎篇》是李白北游幽燕时目睹游猎有感而作,概括边城儿的生活方式
游猎轻骄,概括边城儿的生活态度。“胡马秋肥宜白草,骑来蹑影何矜骄。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弓弯满月不虚发,双鸧迸落连飞髇。”六句,具体描写边城儿的生活态度。骑马驰骋,态度骄横,半酣鸣鞭,呼鹰出郊。弓不虚发,连落双鸟。“猛气”二句收束以上六句之意:猛气英风振沙碛,与游猎轻骄相呼应。末二句点明诗旨,照应开头,对比强烈。
结尾“白首下帷”运用典故,指汉儒董仲舒事,三年不出园只管读书。李白虽然作为一个诗人,但他的诗歌以及行事作风则更像一个游侠,与此诗相近的《侠客行》则是李白仗剑天下的内心写照。李白也是借此诗表明自己也要像边城儿一样,银白马鞍,弯弓满月,追逐自己报效国家的梦想。
李白的长诗很会营造氛围,对边城的军人的形象的描写是成功的,但决不是歌颂他们,李白往往在结句才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名家点评】
《唐诗镜》:轻快,绝不粘手。
《李太白全集》:王琦注:胡震亨曰:《行行且游猎》篇,始梁刘孝威,其辞咏天子游猎事。太白咏边城儿游猎,为不同耳。
《唐宋诗醇》:揆文教,奋武卫。二者不可偏废。此山愤时有激而作,盖天宝以后益好边功,武士得忐,亦世道之忧也。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