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赏析

《长安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卢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东风吹拂,微微春雨洒过青山;登高远望,长安城中房舍叠嶂,草色闲闲。
故园就在梦中,可是何时才能归还;冬去春来,江上舟来舟往,又有几人得以还家。
长安城外,河流原野,纵横交错,一直延伸到天边浮云之外,长安城中,宫阙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残阳之中。
又有谁理解我这位读书人,生逢乱世,孤身一人,满头白发,形容憔悴,漂泊流荡在荒远的秦关。

注释
⑴“东风”句:语从陶渊明《读山海经》“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化出。
⑵却望:回头望。千门:泛指京城。草色:一作“柳色”。
⑶春生:一作“春归”,一作“春来”。
⑷川原:即郊外的河流原野,这里指家乡。
⑸逢世难:一作“多失意”,意即遭逢乱世。
⑹秦关:秦地关中,即长安所在地。

【作品鉴赏】

《长安春望》此诗写乱时伤感,抒发了诗人在乱离中的思家望归之情

此诗首联“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开篇紧扣题目,写在长安“春望”。“东风”句,侧重写望中所见。卢纶是河中蒲人(今山西永济县人),家乡刚好位于长安的东面,说“东风吹雨”,是说东风从家乡吹来,自然引出思乡之情。“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联是登高而望,在景语之中,流露出复杂感情。
颔联正面抒发思乡望归之情。“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这两句为全诗的警句,是春望时所产生的联想。出句是恨自己不能回去,家乡只能在梦中出现,对句是妒他人得归,恨自己难返,语中有不尽羡慕之意。“大历十才子”擅长描写细微的心理情态。(《小澥草堂杂论诗》)他们伤时感乱的情绪,常通过“醉”和“梦”表现出来,像“我有惆怅词,待君醉时说”(李端《九日寄司空文明》),“别后依依寒梦里,共君携手在东田”(《送冷朝阳还上元》),“宿蒲有归梦,愁猿莫夜鸣”(钱起《早下江宁》)等等。他们写醉,是因为清醒时感到痛苦而无奈,只有在醉中才会稍微得到解脱。写“梦”,是感到时代动乱,浮生短促,或者想在梦中召回一些因战乱丧失的美好事物,这种心情相当悲哀、细微。
颈联又转入写景,仍然景中含情。“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这句说极目远望,家乡在浮云之外,渺不可见,远不可及。“宫阙”句又接至眼前近景,只见长安的宫殿,错落有致,笼罩在一片夕阳之中,这一联表面上写景很壮观,其实隐含着一种衰飒之意。

 

 

《长安春望》这首诗此诗寓情于景,写景抒情,笔法老辣,有“阴柔之美”

尾联收束到感时伤乱和思家盼归的主题。“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大意是说:自己以一儒生遭遇世难,独自客居长安,又有谁来怜悯我呢。“衰鬓”,并非指衰老,而是表现一种衰颓感伤的神态。沈德潜说“遭乱意上皆蕴含,至末点出”,确实如此。
金圣叹批后两联(后解)云:“‘川原’七字中有无数亲故,‘宫阙’七字中止夕阳一人。‘谁’便是无数亲故也,‘独’便是夕阳一人也。不知唐诗(之)人,谓五六只是写景。”(《金圣叹选批唐诗》)认为五六句不是纯粹写景,而与七八句的抒情密切关联,分析得相当精辟、透彻。
这首诗中抒发了诗人在乱离中的思家之情。诗体现了“十才子”诗中的“阴柔之美”。沈德潜《唐诗别裁》用这首诗作例子,将大历诗与盛唐诗进行了一番比较:“诗贵一语百媚,大历十子是也,尤贵一语百情,少陵摩诘是也。”并说这首《长安春望》“夷犹绰约,风致天然”。这种“阴柔之美”,主要表现在诗中浓重的悲哀情绪。诗人感乱思家,眼中所见,心中所思,无非都是伤心之景,悲哀之情,浅吟低唱,一咏三叹,读后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怜悯,这正是阴柔美的表现。姚鼐《复鲁絜非书》论具有“阴柔之美”的文章云:“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如人也,谬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乎其如喜,愀忽其如悲。”所谓“如叹”“如有思”“如悲”的阴柔这美,正是《长安春望》及“十才子”许多诗篇审美特征的概括。

【名家点评】

《瀛奎律髓》:能言久客都城之意。
《唐诗品汇》:刘云:三、四自在。
《批点唐音》:中唐中宽徐者(首二句下)。
《唐诗解》:此长安遭吐蕃之乱,代宗幸陕,纶时在京而作。
《唐诗训解》:伤乱之意,溢于言外。
《唐诗镜》:三、四语,初盛人不出。此岑参“愁窥白发羞微禄,悔别青山忆故蹊”,隐隐已开大历之渐。
《唐诗选》:以淡致胜。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何新之列此诗为“奇隽体”。周敬曰:起得自在,颔联情妙。王子安诗“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何如此二句有言不尽意之巧!唐汝询曰:首联与右丞“秋槐”之句一般凄楚。“浮云”、“落照”,意甚不浅。周珽曰:无意求工,自能追雅,盛唐人不过此。
《唐诗评选》:好!七言须有此,方不昧所自来(“家在梦中”联下)。不纤(“川原缭绕”联下)。一结本色尽露。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东风”七字,人谓只是写春,不知便是写望,如云此雨自我家中来也。“闲”字骂草,妙!如云无谓也,扯淡也。三恨自不得归,四又妒他人得归,活写尽不归人心口咄咄也。“川原”七字中有无数亲故,“宫阙”七字中止夕阳一人。“谁”字便是无数亲故也,“独”字便是夕阳一人也。
《五朝诗善鸣集》:不愧为大历十才子之冠。
《唐诗摘钞》:起调和缓,接联警亮,五、六悲壮,结处点明情事,终含凄怨之声。布格调律,盛唐不过也。五、六写景,初嫌其宽泛,不知此二句深寓乱后之感;调愈壮,气愈悲。且隐隐接出“世难”,局不伤促,词不伤露耳。起联即老杜“城春草木深”意,五、六即老杜“国破山河在”意。诗尾见地点,醒一篇之意。
《初白庵唐诗评》:大历中诗家只是平稳。
《删订唐诗解》:三、四得自然之趣。
《唐诗贯珠》:飘然而起,一一四神情俊逸。
《唐诗成法》:句虽熟滑,情真挚可耐。
《唐诗笺要》:结句怨悱不怨,其味深长,或谓能言久客之意,犹属皮相。
《唐诗别裁》:遭乱意,上皆蕴含,至末点出。夷犹绰约,风致天成(末句下)。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山外雨痕,门前草色,总是望中所见,却分上下两截,句法使然也。一“闲”字,写雨中草色,妙得其神,不必强疏作“世难后千门皆空”也。
《历代诗法》:不以纤巧取胜,伤乱之意溢于言外。
《网师园唐诗笺》:绰约多姿(“家在梦中”联下)。首联点题,三、四言情,五、六正写“望”字,末二句总收。
《瀛奎律髓汇评》:纪昀;诗至大历十子,浑厚之气渐尽,惟风调胜后人耳。此诗格虽不高,而情韵特佳。
《唐诗选胜直解》:末句正见春望感怀之意。为儒而逢世难,已足悲矣,衰白客途,可胜悼哉!
《北江诗话》:(盛唐七律)门径始开,尚未极其变也。至大历十数子,对偶始参以活句,尽变化错综之妙。如卢纶“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开后人多少法门。
《昭昧詹言》:此诗用意,全在三、四,梦家未还,为一诗关键主意。起与五、六,平平常语。收句承明三、四,尚沉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痴人不说梦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卢纶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
明时不敢卧烟霞,又见秦城换物华。残雪未销双凤阙,
新春已发五侯家。甘贫只拟长缄酒,忍病犹期强采花。
故国别来桑柘尽,十年兵践海西艖。
猜您喜欢的诗文:
卢纶的名句: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