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赏析

《念奴娇·炎精中否》原文翻译及赏析(黄中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炎精中否?叹人材委靡,都无英物。胡马长驱三犯阙,谁作长城坚壁?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草庐三顾,岂无高卧贤杰?
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河海封疆俱效顺,狂虏何劳灰灭?翠羽南巡,叩阍无路,徒有冲冠发。孤忠耿耿,剑铓冷浸秋月。
注释
①炎精:太阳的名号。
②踵:追逐、追随。
③翠羽:帝王车子上装饰的羽毛,代指皇帝。
④阍:宫门。此代指皇帝。
⑤剑铓:剑的尖锋。

【作品鉴赏】

《念奴娇·炎精中否》黄中辅这首词既感慨二帝成囚徒的国家形势,又抒发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的悲愤
上片感叹广大的中原大地,没有御寇的统帅,也没有坚强能战的军队作保卫国家的长城,致使胡马的铁蹄三次入侵,直捣京阙,百姓奔走逃难,徽、钦二帝被掳幽陷。他愤怒地呼喊:“此恨何时雪?”接着,作者自然地联想到辅佐刘备成就大业,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喟然长叹:难道现 在就没有在草庐中高卧的贤杰?当时许多词人都抒发过对入侵者的强烈愤怒,但到此时,由于投降派的得逞,致使抗战受到阻挠,那愤怒的忧国之音,无可奈何地降低了音调,从愤于外患而转向愤于内患。

《念奴娇·炎精中否》黄中辅全词气势磅礴,充分体现黄中辅的忧国之心和悲愤之情
下片,起首表面上赞颂了高宗赵构的中兴,实则反映了赵构畏敌如虎,无心复国,在金人南下时即仓皇逃至杭州,不久又狼狈逃至海上,至使金人长驱直入的丑行。“翠雨南巡,叩阍无路”,广大抗金将士连皇帝的影子都见不上,谈何勤王报国!最后“孤忠耿耿,剑铓冷浸秋月”,对自己满腔报国之心而无报国之路,空使剑冷浸于秋月之下的无奈,表达了无限的悲愤和深深的感慨。
作者的感情“高”而不“亢”,“壮”而不“强”,“愤”而含“悲”,为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充满了危机感和焦灼感,使人可以感受到作者那被压抑的豪放,和深沉的悲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夕夕成玦”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黄中辅
黄中辅(1110-1187)字槐卿,晚号细高居士。是抗金名将宗泽的外甥。义乌县城东隅金山岭顶人。祖父景圭,金吾卫上将军,居浦阳(今浦江)。父琳,迁居义乌。黄中辅赤诚爱国,忠奸分明,崇尚气节,不为苟合。时秦桧柄国,诬害忠良,粉饰太平,不思北进...
炎精中否,叹人材委靡,都无英物。胡马长驱三犯阙,谁作长城坚壁。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草庐三愿,岂无高卧贤杰。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河海封疆俱效顺,狂虏何劳灰灭。翠羽南巡,叩阍无路,徒有冲冠发。孤忠耿耿,剑铓冷浸秋月。
猜您喜欢的诗文:
黄中辅的名句: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