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赏析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原文翻译及赏析(纳兰性德)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萧。
注释
①土花二句:谓斑痕累累的湘妃竹,青青如黛,竹身长满了苔藓。土花,苔藓。铅泪,指晶莹之泪。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②清韵二句:谓清韵声声,那不是谁敲击乐器,而是她的凤翘触动了青竹的清雅和谐的响声。清韵,清雅和谐的声响,指竹林晃.动发出的声响。白居易《官舍小亭闲望》:“风竹散清韵,烟槐凝绿姿。”犀椎,古代打击乐器方响中的犀角制的小槌。凤翘,古代女子的首饰,形如凤,故称。此处代指所恋之女子。
③只应二句:意谓应将这秋色秋意写作诗篇。端溪紫,指紫色的端溪砚,此处代指笔墨书写之事。秋潮,指秋天之景色、情怀等。
④鹦鹉二句:方响,打击乐器。由十六枚大小相同、厚薄不一的长方形铁片组成,分两排悬于架上,以小槌击之。玉箫,此处指所恋之女子。唐范掳《云溪友议》卷三载,韦皋未仕时,寓江夏姜使君门馆,与侍蟀玉箫有情,约为夫妇。韦归省,愈期不至,箫绝食而卒。后玉箫转世,终为韦妾。参见《采桑子》(拨灯书尽红笺也)注③。此二句意思是将相思之语偷偷教给了鹅鹉,而与她相逢又难以相亲时,鹦鹉或可传递心声了。
 

【作品鉴赏】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词很含蓄,很婉曲,但真情灼人,动人心魄,描写了一段深隐的恋情

这首词是写一段深隐的恋情的。上片说与那可爱的人偷偷幽会的情景。下片说他们本应该成为相伴相守的伴侣,但却分离了。结二句用偷教鹦鹉学舌的痴情之举,表达了对她的刻骨相思。词很含蓄,很婉曲,但真情灼人,动人心魄。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五更天的星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号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词人。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萧。

猜您喜欢的诗文:
纳兰性德的名句: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