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赏析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原文翻译及赏析(欧阳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年的春光算来能占几分?到如今早过了三分之二。绿叶葱翠红花娇艳都是乐事。可是在绿杨婆娑的庭院中,在暖风吹动的帘幕下,却有个人忧心忡忡面容憔悴。
就算是天天在长安买花载酒,又哪能比得上在故乡山里观赏桃李?不要怪春风吹落异乡人的眼泪,相思之情难以表白,梦魂也飘忽无依,只有回到家乡才称心如意。
 

 

注释
词句注释
⑴都来:算来。几:若干、多少。
⑵三之二:三分之二。
⑶红嫣:红艳、浓丽的花朵。浑可事:都是愉快的事。浑,全。可事,可心的乐事。
⑷长安:指开封汴梁。
⑸争似:怎像。家山:家乡的山,指故乡。
⑹不枉:不要冤枉、不怪。
⑺是:正确。
【作品鉴赏】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长安买花”和“家山桃李”两种事物对比鲜明,表达了词人对故园的思念
这是一首以伤春、怀人、思归为内容的词作。全词的大意是:春日里,花红柳绿,本是最教人心悦神怡;可是在这样的季节里,东风吹起,词人却忍不住泪点垂滴。
此词上片写主人公独自赏春而伤怀。起笔突兀,先提出疑问:“一年春光算来能占几分?”接着自问自答:三分春色,早已过了三分之二,直接抒发伤春的感慨。词中以“绿暗红嫣”暗示春已到头,但这并不意味着再没有让人赏心悦目的事了,这样的时刻更应该好好把握,及时行乐。“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三句层层推进,穿过庭院,揭开帘幕,现出一个憔悴之人。可此人憔悴的原因,词人没有说明,把答案留到了下文。
下片抒情,侧重写乡思。过片两句中,“长安买花”和“家山桃李”两种事物对比鲜明,表达了词人对故园的思念,这是对上文的回答。接下来三句紧承上文,东风本是无辜的,行客之所以落泪只是因为思念家乡的缘故,可见乡愁之浓。最后一句是词人决心回家的宣言,思乡不已,梦乡不遇,最后决定唯有归去才是,反映了作者厌倦宦游,欲归乡的心情,把思乡的感情推向高潮。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以“惟有归来是”结尾,表示了作者唯有归返家乡最好
全词语言浑成,感情真挚,动人心魄。“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三句揭明伤春落泪乃在作者内心相思情切,连魂灵都日思夜梦“家山桃李”,虽说是空幻无据。春风吹泪,不过是郁于心而形于面而已。抒情真切,富人情味。最后以“惟有归来是”结尾,表示了作者唯有归返家乡最好,趁桃李芳华,享受团圆美满,以慰藉孤独、寂寞,流露出对仕途迁延的厌倦。换头两句运用的是比兴手法,“买花载酒”指结交名妓,“家山桃李”指家中娇妻。后半片主要是抒怀人、思归之情,婉转缠绵,与前半片入目景相融汇。全词触景生情,还必须思自近及远,以花为结构与情蕴之脉络,构思新巧,心理刻划深曲婉转。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幸福是自己给的”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可事。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
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猜您喜欢的诗文:
欧阳修的名句: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