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赏析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原文翻译及赏析(苏轼)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本来春天是百花盛开,野草芳菲的季节,处处都有令人赏心悦目、欢情无限的景象。但好景不常。自然界的景物也和社会现象一样,在不断变化。这种美好的景色早就过去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此以来不知几度矣。
黄昏的时候,坐在小院怀念有人。可是,偏偏遇到伯劳鸟。
咫尺江山也分楚越界域,不能自由往来只能悬目相望,鱼雁互通。可是,望穿秋水却音信全无。及至五更,不仅美梦不成,反而梦中惊醒的却是刺耳的角声。这又怎么不另作客之人为之心碎呢?
 
 注释
①阑珊:衰败、将尽之意。
②鴂:鴂鸟又名伯劳鸟,古代认为是不祥之鸟。
③梅花:《梅花落》,笛曲名,这里语意双关,既代指角剩,也指晓月残白如梅之色。
【作品鉴赏】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苏轼所怀念的是关系比较密切而又常常为他所想念的人
先看看苏轼在上片的表述。本来春天百花盛开的美景苏东坡举目所见确实“春事阑珊芳草歇”。这是他对暮春景的概括。他在外作客,已非一年。“又”过清明。按习俗,清明节是祭扫先人茔墓的节日,但是他乡作客,先茔不在此地,无从祭扫。“落红处处,入耳之声,偏是鴂鸟啼鸣!这是他对暮春景色的具体描述,又是“春事阑珊”的形色补充。
词的下片,东坡继续表述他对亲友的思念之情。我们所处之地可以说是“咫尺江山”而已,但地分“楚”、“越”,界域森严,岂可自由往来?无奈天不作美,不如人愿。“角声吹落梅花月”,惨白如梅花的月亮,闻此正待出发的征人所吹走的进军号角,也为空躲避不及的落到山后去了。
东坡此词,入单纯把它看做怀人之作,调子似乎低沉一些。但情感真挚,婉转曲折,感人至深,但为了进一步领会它所含的真情实意,应从东坡的政治生涯与诗词创作的发展过程加以探索。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的伤痕、是你给的シ”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
【原文】蝶恋花(苏轼)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猜您喜欢的诗文:
苏轼的名句: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