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赏析

《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原文翻译及赏析(高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黄莺往来杨柳低垂,春风中送友使人伤感。
你将到千里之外我自然产生别怨,论交情我们已有十年。
汶水云开孤帆远去,梁山路道曲折匹马迟缓。
此地本可乘兴游赏,难留你使我更觉凄惨。
 
 注释
东平:郡名,今山东东平县。
卫县:今河南淇县。
李寀(cài):诗人朋友,曾作过卫县少府,这时已卸任。
黄鸟:黄莺。
论交:论说交谊。
汶(wèn)水:今名大汶水或大汶河,源出山东莱芜县北,古汶水流经东平县南,至梁山县东南入济水。
梁山:在今山东梁山县南,周约十公里。
迟:缓慢。
乘兴:乘着兴致。据《晋书·王徽之传》记载:王徽之居山阴,曾雪夜泛舟访戴逵(字安道)经宿方至,刚到门前,忽然返回,人问其故,他说:“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哉!”“凄其”见《诗经·邶风·绿衣》:“凄其以风”,“其”为语言助词,这里指心境凄凉。
益:越发,更加。
凄(qī)其:寒冷的样子。这里指情绪凄伤。
【作品鉴赏】
《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高适写景抒情;叙述现在的分别和追溯过去的结交;写送别双方的去向
此首七言律诗,首联“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愁”,诗人选取最能表现春天时令的“翩翩黄鸟”、低垂的杨柳、和煦的春风,勾勒一幅明丽的春景图。友人离别,凄楚可知,与知交分离在即,不能共同来享受这良辰美景,内心不能不倍感“悲”愁。而诗人却以明媚的春景来衬托这种内心的“悲愁”,更反衬出内心“愁”怨之深。情寓景,景异情,情景相对,富有艺术魅力。
三四句“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写友人此别离,将远去“千里”,日后难得相见,由“惊”而“怨”。这是“愁”的原因之一;以友情来说,与李寀并非一年半载短暂之谊,而是有“十年”交往的深厚感情。此次分手,各奔东西,相距千里,不可能不“悲”伤。这是原因之二。高适在《邯郸少年行》里有:“君不见即今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的;而他和李寀的交情,经过“十年”的考验,更显得纯洁无瑕,肝胆相照。在此临别之际,更觉珍贵,更值得回“忆”,同时也愈增添了离别的“悲”伤,将过去现在融于一联,突显出深厚交情和怨别愁怀。前四句中诗人运用反衬,以回顾曲折之妙笔,将临别之际内心的复杂感情描摹得深婉动人。
《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高适全诗首尾圆合,韵味溢于楮墨之间,对仗上彼有特点,抒发了客中离别的悲凄之情
前四句侧重于临别前的复杂心理描写,三联则转入分别后的形象刻画:“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云开日出,春光格外艳丽,但友人“远”去的一叶“孤帆”却飘然而逝,只剩下诗人匹马单骑,“绕梁山”而回返。一个“远”字,一个“迟”字,这两个字表象述意,十分精妙。所谓远者:表现了诗人目驰神往,极力眺望友人“孤帆”远去的神态,也曲折传达出此时此刻诗人内心的复杂心理活动:正因为山长水远,见面无由而产生的巨大怅惘和迷茫,从而在主观上产生一种遥远之感。而一个“迟”字,正是这种主观感受的形象写照。
尾联“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再回应前文,直抒内心的凄然之情。第一句,先宕开一笔,春光明媚,正可乘其兴致,畅叙情谊。而友人去意已定,“留君不住”,自是倍感“凄其”。用典而不着痕迹,借其一端发挥出深长的诗意,正是高诗“篇终接混茫”(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三十七长史参三十韵》)的本色。
此诗起句以景衬情,然后以“千里”、“十年”补足“悲”伤之由。继而写分别后的极度惆怅,最后再正面点出“凄其”之情。格调舒缓,语言流畅自然,使一腔“悲”“怨”之情如潺潺细流,曲折蜿蜒而出,凄楚缠绵,在以豪放著名的高适诗中确为别具一格之作。
【名家点评】
清代赵臣瑗《唐七言律诗笺注》卷一:春风和煦,黄鸟方相逐于柳荫深处,而人方送别。当此之时,即新知近地,且犹不可,况以十年之谊,而为千里之游乎?所以忽然而惊,猛然而忆,而卒至怅然而悲也。
明代顾磷《批点唐音》:此篇托时起兴,接句便见春景,乃以别旧而悲。下面情联切实而清婉,景联切实而典丽,且优柔有余意。如此制作森整,极可为法,学盛唐,此其门径也。
明代凌宏宪《唐诗广选》:纯以真语写真情,不假绘丽语为工。
明末文学评论家邢昉《唐风定》:结构大成,无熔炼之迹,而雄浑悲壮自在其中。
清代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远”字见去者之太疾,“迟”字见送者之不舍。
清代吴昌祺《删定唐诗解》:“怨别”即指此日,非追忆别家也。五、六一彼一此,不可并入少府。
清代刘邦彦《唐诗归折衷》:唐云:直而浅,步骤之便浅。
清代黄生《唐诗摘钞》:因是十年交情,故结处写得万难分手。
清代朱之荆《增订唐诗摘钞》:三、四二句一气倒叙,笔劲而醒。
清代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春风和煦,黄鸟方相逐于柳阴深处,而人方送别。当此之时,即新知近地且犹不可,况以十年之谊,而为千里之游乎?所以忽然而惊,猛然而忆,而卒至怅然而悲也。此四句(按指前四句)从未分手时言。于是而去者去矣,帆非远,我偏觉其远;归者归矣,马非迟,我偏欲其迟。此二句写一种恋恋不舍情事,逼真如画。
清代吴瑞荣《唐诗笺要》:离愁别怨,转似步步兴会。“论交”句是倒插法。诗家最难于起结,非重复即肤软,予于达夫二诗(《按指此诗与《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得起结之妙。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情不深而自远,景不丽而自佳,韵使之也。
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先写时景起,二三句正点,四句挽回,五六收同前(按指《夜别韦司士》诗后半)。常侍每工于发端,后半平常未奇也。高、岑二家,大概亦是尚兴象,而气势比东川加健拔。
清代王阊运《湘绮楼说诗》:脱手弹丸,明七子专慕此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携尓到末日”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高适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
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
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
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
猜您喜欢的诗文:
高适的名句: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