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高僧怎么也会来到这里?在这秋风飒飒的季节我与您相逢。阴雨撂荒了您深院的菊花,严霜欺倒了半池莲影。遭到放逐又岂能违背心性?身居荒野也未能放弃禅宗。今夜与您相逢共宿,陇上的明月也向我们现出圆圆的光影。
注释
①杖锡(xī):手持锡仗。锡仗,菩萨头陀十八物之一,上有四股十二环,表示四谛十二姻缘之义。比丘向人乞食,到门口,便震动锡杖上的小环作声,以让人知道。
②飒(sà)然:形容风吹时沙沙作响。
③宁:岂能。
④虚空:荒野无人之处。赞公土室在山野。
⑤陇(lǒng)月:洁白明亮的月亮。
【作品鉴赏】
《宿赞公房》杜甫对京中大云寺主赞公身虽迁谪但心为之不动的描写,道出禅精佛理
这首诗以“杖锡何来此”发问开始,但又故意不作回答。这是因为政治斗争竟然连累到了出家人,杜甫痛心疾首之余,不愿再回顾往事。二、三、四句接着写秋风、院菊、池莲,都是赞公禅房所见。这些描写不仅借物写人,侧面写出赞公作为释门隐者清静淡泊的生活与性格,还运用“飒然"、“雨荒”、“霜倒”等词语,象征着赞公平白受屈被贬的不幸遭遇。
五、六两句从“放逐”起首,推崇赞公不为放逐移节的情操。“放逐宁违性”说赞公被放逐到深山老林,而那里恰好是赞公喜爱的地方。“虚空不离禅”说宠辱无非虚空,等荣辱,齐贵贱,正是禅门的宗旨。在安慰、赞扬赞公的过程中包含着对眨谪、放逐的蔑视。
《宿赞公房》杜甫对仗工整,用字精准,以“荒”“倒”二字道出如今的冷落身世
最后两句写夜,点明题目中的“宿”字。二人本来交情很好,后来同案遭贬,如今又在边地相逢,自是非常难得。“陇月”句,不仅是写景,更重要的是以月圆象征两位老友的团圆。
这篇诗作的前三联极富禅趣。在凡胎俗人眼中,身遭贬谪,处境凄凉,当会黯然神伤。然而对禅家佛人来说,一切万法,一切烦恼,都是主观的,因此都是空幻不实的,通过勤修苦练参禅悟道,体悟了这种万物皆空的微妙智慧,即可开悟解脱,最终达到没有执著、没有牵挂、没有悲欢,坦荡磊落、广大自在的心境。诗篇中僧人赞公不以自身的遭贬境遇的凄凉而悲伤,对事态变迁来之不拒,处之淡然,可谓了悟了禅定般若之境,体悟了万物皆空的智慧。
【名家点评】
王春红:《禅诗精选》:颔联对仗工整,用字精准,以“荒”“倒”二字道出如今的冷落身世。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话未道尽”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出身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exit();?>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猜您喜欢的诗文:
-
[杜甫]
-
[杜甫]
-
[杜甫]
-
[杜甫]
-
[杜甫]
-
[杜甫]
-
[杜甫]
-
[杜甫]
-
[杜甫]
-
[杜甫]
杜甫的名句:
-
[杜甫]
-
[杜甫]
-
[杜甫]
-
[杜甫]
-
[杜甫]
-
[杜甫]
-
[杜甫]
-
[杜甫]
-
[杜甫]
-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