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雪花纷纷扬扬洒满了高高的楼台,苔藓泛着青色映照着楼台的栏杆。
台阶四周长满药草显得空旷幽静,雪光返照梧桐树上景色凄冷清寒。
吟哦清词丽句可以疗治人的疾病,你我分别之际携手登楼暂时同欢。
飘坠的树叶伴和着金磬一同呜响,饥饿的乌鸦哀叫着集于塔顶露盘。
你在京城定会回忆这伊水的分别,我在这里也会西望灞水将你思念。
你以前曾经在尚书省里当过郎官,凭着旧日根基青云直上又有何难?
注释
1.裴(péi)迪:盛唐山水田园诗人。早年隐居终甫山。与李颀友善,后为尚书省郎。
2.云华:雪花。
3.钩栏:即勾栏,楼台的栏杆。
4.苔(tái)色:苔藓泛着青色。
5.上:由低处到高处。此处意指,苔色映照着。
6.药草:可以入药的草本植物。
7.空:空寂。[2]
8.返照:反射,照射。
9.清吟:清丽的诗歌。吟:吟诗。
10.和:应和,跟着唱。
11.金磬(qìng):佛寺中敲击以集僧的钵形铜乐器。
12.乌:乌鸦。
13.露盘:宝塔顶上的轮盖。
14.伊流:即伊河,洛河支流,在今河南西部,源出伏牛山北麓,东北流经偃师县入洛河。
15.灞(bà)水:灞河,在陕西中部,源出秦岭北麓,经西安市东,过灞桥北流入渭河。
16.含香署(shǔ):即尚书省。古时书郎含鸡舌香奏事,故名。
17.云霄:。
【作品鉴赏】
《圣善阁送裴迪入京》是李颀一首情景交融,意境完美,感人至深的送别诗
诗的前二句“云华满高阁,苔色上钩栏”以落笔写景:雪花自天而降,铺满楼阁,青苔从地而生,爬上栏杆。“满”、“上”两个动词,妥贴传神,使景物具有了人的性格。
第三、四句“药草空阶静,梧桐返照寒”,描绘出一幅寂静冷清的送别画面:诗人将雪满高楼,苔上栏杆,阶生药草,寒照梧桐等几组景物剪接在一起。此诗第三句顺承第二句,着一“静”字,渲染出环境的孤寂。第四句遥应起句,用一“寒”字,烘托出送别气氛的凄凉,寄寓了诗人“寂寞而伤神”的心绪。
《圣善阁送裴迪入京》是一首情景交融,意境完美,感人至深的送别诗
第五、六句“清吟可愈疾,携手暂同欢”以写人手法,描绘出一幅清吟治人疾病、分别之际登楼同欢的景致。主客携手登楼,吟诗同欢,欢情与悲景相互映照。但分别在即,相聚不长,“欢”前着一“暂”字,“欢”不成欢,似欢实悲。
第七、八句从视觉和听觉丽个角度写景抒情。落叶离枝,乌集露盘,象征着朋友的离走,喻写出朋友旅途的劳苦。金磬长鸣,饥鸟哀叫,又似乎传达出他们不平静的心情。
最后二句用交错手法,写双方别情似水,深长不断,一东一西,相互忆念。并安慰朋友,此去定会遂青云之志,不要为离别悲伤。
此诗是一首情景交融,意境完美,感人至深的送别诗。全诗情景相生,悲欢相照,动静相间,婉蓄深折。笔触所及,广阔而悠远,飘然而来,忽然而去,情景交融之间,还是透露出一点点失落、苦闷的离别气息。
【名家评论 】
清代王尧衢《唐诗合解笺注》:前解只言阁,绝不露送友意。中言裴之在阁,而后以送入京为合。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念念卟忘”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李颀(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唐代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唐代诗人。开元十三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李颀擅长七言歌行,诗以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