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更名为吉林省博文职业技术学院后又连续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成教学院博文分院长春市博文中等职业技术学院
2008年,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和长春工业大学成人教学院博文分院
2010年,更名为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实践教学科研中心(长春市圣博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开发了整车构造、整车实验考核、综合电控
、电控发动机考核、底盘实训、汽车电器、汽车仿真软件、电工电子等8大系列及高级轿车电喷实验台、汽车电子多功能无级变速实验台、汽车电器实验台、发动机拆装维修实验台、汽车智能化故障诊断仪等100余项实训教学设备及配套设施,不仅满足了本院教学和实训需要,而且销往省内外多所大中专院校及国外,“学研产一体化”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有利平台。
研究机构学校有一个实践教学科研中心??长春市圣博科技有限公司,而且还有汽车机电实训中心、各专业实训室以及多个专业实验室。
学术交流2010年11月22日,韩国灵山大学国际交流处李景粲处长一行3人来我院考察交流。
2011年3月17日,韩国加耶大学来我院参观交流
2011年4月1日下午,韩国庆南情报大学崔成卿一行三人到我院参观访问,王忠诚院长向韩国庆南情报大学介绍了我院的基本情况。
我院与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为本科毕业生考研、继续深造等选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汽车工程系
汽车实训汽车工程系是重点建设院系之一,依托学院实践为主的办学
特色,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凝练专业内涵特色为育人理念,以市场需求开设专业,适时跟踪汽车前沿科技,及时更新维修技术,以实训(实验)为主开展教学。截止2013年为止,先后开设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服务技术与营销、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汽车整形技术等四个专业,形成汽车工程系现今“四轮驱动”型专业布局。
机电工程系
机电工程系实训中心机电工程系是学院特色系,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敬业爱岗、综合
素质 高的教师队伍,主要培养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够掌握数控技术、机床维护、数控编程、焊接技术、印刷技术等方面工作的“科技型、实用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人才。机电工程系下设三个部门:教研室、实训中心和学生工作办公室。其中教研室又划分为3个教研室:机械加工教研室、模具精密焊接教研室、机电专业基础教研室。
土木工程系
土木工程土木工程系截止2012年为止含有教职员工3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13人。拥有道路与桥梁工程、工程造
价、 建筑工程等三个教研室和一个系管综合实验室。 土木工程系遵循学院的建设思路,将学科建设作为土木系建设重中之重的工作。截止2013年为止土木工程系重点抓好建筑工程技术和道路与桥梁两个学科的建设工作,两专业皆为全日制统招专业。 土木工程系现有综合实验室一个,含结构、建材、力学实验室以及土力学、测量实验室。经过多年建设,综合实验室已初具规模。
管理系
管理系于2007年建立,办学层次涵盖本科、专科、中等职业教育,开设九个专业。我系拥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教学设备齐全,教学手段先进,教学管理完善,专业设置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状况:截止2012年为止有专业教师3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18人。其中,研究生学历6人。 专业设置: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会计电算化、酒店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等。
生物工程系
生物工程实训中心生物工程系建立于2010年,至建系以来,一直是在改革中求生存
、在创新中求发展,把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作为我系的中心工作。为此,我系十分注重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突出“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特色,培养医药食品卫生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文性、知识型人才。
数字艺术系
数字艺术系伴随着学院的发展,截止2012年已成立11年。现有高职三个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装潢艺术设计),继续教育统招五个专业(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广告设计与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室内设计)。拥有16个专业班级,在校生500人。自2000年成立以来,累计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12300余人,工作岗位遍布IT业各个方向,主要以广告设计师、装饰装潢设计师、网络工程师为主。
人文教育系
人文教育系成立于2008年,是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其前身是基础部,承担着全院的思政、语文、数学、英语和体育等公共课。经过3年的发展壮大,我系开设学前教育和商务英语专业,同时开办预科部,在校生700余人。本着将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相结合的教育目标,培养出大批既有专业素质又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工作岗位遍及幼师、外企和对外贸易等领域。
师资力量学院多年来锤炼了一支以博士生导师、教授、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师为主体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并聘请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国家“211”重点大学的教授和百余家战略合作企业的高级技术总监(工程师、高级技师)进入我院共同制订并实施教学计划。
学院专门成立了由学科带头人和“订单”企业人力资源总监、高级技术总监(工程师、高级技师)共同组成的创新教学改革领导小组,针对所设专业,实施阶段目标教学和量化管理,形成了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
教学建设学院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治学思想,坚持“以德治教、专家治校”的办学理念,秉承“厚德博学,尚能笃行”的校训,积极贯彻“基础理论够用,实践技能过硬,特色培养突出,素质教育为重”的教改思路,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的特色教学方式、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和企业岗位实习体验机制,以及“全程10段式”学生量化管理和服务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敬业意识和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在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广受欢迎,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6%以上,被吉林省主流媒体评为全省“最具教学特色的诚信学校”和“最具影响力学校”。
办学类型教学型全日制普通民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办学层次高水平应用技能型职业技术教育。
办学宗旨服务学生,服务社会。
办学理念以德治教,专家治校。
指导思想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以继续教育和短期培训为辅助,以技能培养主要特色,逐步完善优势专业,设施先进、专业突出、注重应用、特色明显的工科类高等职业学院。
校训厚德博学,尚能笃行。
学科专业 办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办学特色学历教育与技能培养相结合,长期教学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突出技术的实用性和前瞻性,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教改思路基础理论扎实,实用技能过硬,特色培养突出,素质教育为重。
培养模式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
培养目标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就业模式学院制定的《吉科就业护航指导规划及二级就业管理规程》,是引用国际先进职业教育就业指导理念和模式,由国内知名高校就业指导专家和“订单”企业高级人力资源总监与我院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共同完成,符合企业用人标准和人力资源需求。
校园精神校兴我兴,校荣我荣,齐心协力,共同发展。
核心价值观忠诚教育,热爱学生,感恩学校,回报社会。
发展目标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以中职教育和短期培训为辅助,以技能培养为特色,实现三年打造万人职业学院、五年创建省内品牌院校、八年实现职业教育示范院校的总体发展目标。
董事长:李连海;
院长兼党委书记:魏崴;
副院长:王忠诚;
常务副院长兼副书记 魏建明;
副院长 牟云胜;
副书记 冯春宁;
副院长 杨涛;
副院长 张胜林;
院长助理兼院长办公室主任:刘源锴;
院长助理兼就业处处长:赵宇;
院长助理兼学生处处长:王丹。
学院坐落于长春市二道经济开发区内,占地500余亩,校园环境优雅大
气,现投资数亿元建成的教学区、行政区、生活区、运动区、休闲区错落有致、布局合理。别具一格的景观设计,赏心悦目的园林风格,充分体现了长春这座北国春城的文化底蕴。院内绿树成荫,四季分明,凉亭、石雕点缀其中,令人心旷神怡,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院建有现代化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体育场和餐厅等设施,图书馆藏书达数十万册,另有电子图书阅览室;建有现代化大型计算机中心、语音实验室、电教中心、多媒体教学中心等教学设施,教学仪器设备总值数千万元;校园网,餐厅、民族食堂、超市、浴室、银行(自助取款机)等各类服务设施齐全。校内建有标准化运动场,各类体育运动、文娱活动设施齐全,充分满足师生文体活动需要。
历经数十年的积淀,学院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
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已经成为全校师生的准则和动力。我院重德育、重安全、重素质,并组建了文学社、创业者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国旗护卫队、书法协会、英语协会、艺术团、篮球队、足球队、乒乓球队等60余个学生社团,课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尤为突出的是大学生艺术团,他们一直活跃在校内外,并且在长春第六届大运会上获得优秀奖,在高校联盟演出也很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