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朝
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召以为廷尉。吴公荐洛阳人贾谊,帝召以为博士。其事见于《史记》和《汉书》贾谊传,吴公与李斯同邑,说明他也是上蔡人,并曾学事李斯,当过李斯的学生。明代李本固《汝南遗事》:“汉河南守吴公墓在邵店东北隅。重...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唐代文学家。新安(今安徽黄山休宁)人。字仲材,号遂谷。生于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癸亥八月十三日,卒于明皇天宝八年(750年),与夫人朱氏合葬休宁石叶山(后改名凤凰山)。唐长安元年(701年)辛丑进士。累授晋阳尉。...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吴龙翰(1229-?)字式贤,号古梅,歙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中前后在世。师方岳,咸淳中贡于乡,以荐授编校国史院实录。咸淳四年(1268)十月与鲍云龙、宋复一等三人,自带干粮,费时三天,涉足丹崖,登上了黄山莲花峰峰顶,并写下《黄山...查看全文
朝代:近代
吴鼎昌(1884-1950),字达铨,笔名前溪,原籍浙江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1884年生于四川华阳县。清末秀才出,曾任民国后《大公报》总办,中交两行首脑,著名实业家。1938年至1945年任贵州省主席兼滇黔绥靖公署副主任。
朝代:唐朝
吴黔,《全唐诗》收《失题》诗1首,未列事迹。按吴黔为宋初太宗、真宗时山人,与诗僧惠崇为友。事迹见《圣宋九僧诗》收惠崇《赠吴黔山人》诗。《全唐诗》误作唐人收入。...查看全文
朝代:东晋
吴隐之(?-414),字处默,东晋濮阳鄄城人,生当东晋后期。曾任中书侍郎,左卫将军,广州刺史等职,官至度支尚书,著名廉吏。...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吴镒,[约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在世]字仲权临川人,吴曾从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初前后在世。隆兴(公元一一六四年左右)进士。知义章县及武冈军,均有惠政。累官司封郎中,极言罢归。镒著有云岩集。又工词,有敬斋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吴镇(1280-1354年),元代画家。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尝署梅道人。浙江嘉善人。早年在村塾教书,后从柳天骥研习“天人性命之学”,遂隐居,以卖卜为生。擅画山水、墨竹。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取马远、夏圭,干湿笔互用,尤擅带湿点苔。水墨苍莽,...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吴锡麟(1746-1818),字上麒,号竹泉,浙江嘉兴人。乾隆三十年(1765)举人,官遂安教谕,改广东盐大使。善墨菜,亦能画梅。有《自怡集》、《岭南诗钞》。...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吴锡麒(1746~1818)清代文学家。吴锡麒天姿超迈,吟咏至老不倦,能诗,尤工倚声,诗笔清淡秀丽,古体有时藻采丰赡,代表作如》《双忠祠》、《凤凰山怀古》、《观夜潮》、《读放翁集》等。在浙派诗人中,能继朱(彝尊)、杭(世骏)、厉(鹗)之后,...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吴道子(约公元680~759年),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又名道玄。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约生于公元680(永隆元年),卒于公元758(乾元元年)前后。少孤贫,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吴迥(?-869年)唐末庞勋起义军将领。籍贯、字号均不祥。庞勋攻占彭城(今江苏徐州)后,派他率领一部回攻泗州(今江苏泗洪东南),途中他击败唐朝援兵翟行约部,并攻克了南岸的据点都梁城(今江苏盱眙北),俘获了唐将李湘、郭厚本。唐将马举驰援泗州守...查看全文
朝代:南北朝
吴迈远(?-474)南朝宋诗人。曾被宋明帝刘召见,但未获赏识。宋末,桂阳王刘休范背叛朝廷。他曾为休范起草檄文,宋元徽二年。坐桂阳之乱诛死。代表作品有《长相思》、《长别离》等。...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吴趼人(1867-1910年),原名宝震,又名沃尧,清代谴责小说家,字小允,又字茧人,后改趼人。广东南海(佛山)人,号沃尧,出生于北京,因居佛山镇,在佛山度过青少年时代,自称我佛山人。以此为笔名,写了大量的小说、寓言和杂文,名声大噪,成为近...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吴越僧,唐代诗僧,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吴越人,即吴人,一般指母语为吴语的民族,是东亚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吴越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在民间称为“江浙方言”或“江南话”,学术上称为“吴语”、“吴方言”,而徽语则被认为是吴语的一个分支或是与吴语有高度的亲缘性。吴语则是拥有国际独立语言代码世界...查看全文
朝代:战国
吴起(前440年-前381年),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县,一说山东省曹县东北)人。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查看全文
朝代:明朝
吴贞毓,字元声,一字长声。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宜城镇(今江苏宜兴宜城镇)人。永历九年(公元1655年)三月,贞毓等18人为孙可望所杀害。...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吴象之,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吴西逸(约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后在世)名、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仁宗延祐末前后在世,工散曲。现存小令四十七首,他的作品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其散曲《自况》云:“万倾烟霞归路,一川花草香车,利名场上我情疏。蓝田堪种玉,鲁海可操觚,东风供睡足。”可从中...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查看全文
朝代:近代
吴虞(1872-1949),原名姬传、永宽,字又陵,亦署幼陵,号黎明老人四川新繁(今成都市新都区)龙桥乡人。近代思想家,学者。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任四川《醒群报》主笔,鼓吹新学。1910年任成都府立中学国文教员,不久到北京大学任教,并在《新...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吴藻,清(一七九九―一八六二)女。字苹香,自号玉岑子,仁和(今杭州)。人。幼而好学,长则肆力于词,又精绘事,自绘饮酒读骚图,又题饮酒读骚图曲。著有《花帘词》一卷、《香南雪北词》一卷、《饮酒读骚图曲》(又名《乔影》)、《花帘书屋诗》等。...查看全文
朝代:近代
吴蕴初(1891-1953),近代化工专家,著名的化工实业家,我国氯碱工业的创始人。在我国创办了第一个味精厂、氯碱厂、耐酸陶器厂和生产合成氨与硝酸的工厂。他大力支持学会活动,资助清寒优秀学生上大学培养...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吴莱(1297-1340),元代学者。字立夫,本名来凤,门人私谥渊颖先生。元朝集贤殿大学士吴直方长子。浦阳(今浙江浦江)人。延祐间举进士不第,在礼部谋职,与礼官不合,退而归里,隐居松山,深研经史,宋濂曾从其学。所作散文,于当时的社会危机有所...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吴英秀,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吴芮(约公元前241年公元前201年),是秦汉交替时期的百越领袖,江西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杰出人物。南昌城赣江岸边的滕王阁第四楼,有一幅巨大的江西历史文化名人壁画。在这些杰出人物中,鄱阳县人吴芮...查看全文
朝代:明朝
吴良(1323年-1381年),初名国兴,定远(今安徽定远)人,明初名将。吴良早年随朱元璋起兵,为帐前先锋,累功至指挥使,镇守江阴。他在江阴十年,抵御张士诚,成为朱元璋的东南屏障,使其无东顾之忧。洪武三年(1370年),吴良担任都督同知,封...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吴舜选,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吴翌凤(1742~1819)清著名藏书家。字伊仲,号枚庵、一作眉庵,别号古欢堂主人,初名凤鸣,祖籍安徽休宁,侨居吴郡槐树街(今苏州),藏书家吴铨后裔。诸生。家贫而笃好典籍,无力购置,往往借书阅览。三十三年至五十二年(1768年~1787)寓...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吴编修,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吴绮(1619~1694)清代词人。字园次,一字丰南,号绮园,又号听翁。江都(今江苏扬州)人。顺治十一年(1645)贡生、荐授弘文院中书舍人,升兵部主事、武选司员外郎。又任湖州知府,以多风力,尚风节,饶风雅,时人称之为"三风太守&...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吴筠,唐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字贞节。一作正节。性高鲠,少举儒子业,进士落第后隐居南阳倚帝山。天宝初召至京师,请隶人道门。后入嵩山,师承冯齐整而受正一之法[1]。与当时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玄宗多次征召,应对皆名教世务,并以微言讽帝,...查看全文
朝代:近代
吴稚晖(1865-1953),联合国“世界百年文化学术伟人”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出生在江苏武进的雪堰桥一带。1902年加入上海爱国学社,曾参与《苏报》工作。1905年在法国参加中国...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吴秘,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近代
吴禄贞(1880年3月6日-1911年11月7日),字绶卿,汉族,湖北省云梦县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1896年怀着为国雪耻的志愿,毅然投军。与孙武、傅慈祥等志同道合的爱国青年成为挚友。1898年,被推荐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陆军...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吴礼之,约公元一一九八年前后在世,字子和,钱塘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中前后在世。工词。尝有王生陶女月夜共沉西湖,礼之作霜天晓角吊之。礼之有顺受老人词五卷,《花庵词选》传于世。...查看全文
朝代:近代
吴眺,即吴稚晖(1865-1953),联合国“世界百年文化学术伟人”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出生在江苏武进的雪堰桥一带。1902年加入上海爱国学社,曾参与《苏报》工作。1905年在法国...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吴益,字叔谦,宪圣皇后弟也。建炎末,以恩补官,累迁干办御辇院、带御器械。帝与后皆喜翰墨,故益、盖兄弟师法,亦有书名。后受册推恩,益加成州团练使。帝为置皇后宅大小学教授,以王纟兹为之。纟兹明经,善训导,益折节事之。益娶秦桧长孙女,又与王继先交...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吴申,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南宋
吴璘(1102-1167年),字唐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宋朝著名军事将领,吴玠弟。智勇双全,与兄长吴玠一起成为著名的抗金大将。在南宋抗金斗争中,誓死保卫秦陇,屏障巴蜀,立下了汗马功劳,封为新安郡王。乾道三年病逝,宋孝宗追赠其太师,...查看全文
朝代:南宋
吴琚(约公元1189年前后在世)南宋书法家,字居父,号云壑,汴京(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末前后在世。主要活动于孝宗、光宗和宁宗三朝。太宁郡王、卫王吴益之子,宋高宗吴皇后之侄。性寡嗜,日临古帖以自娱。习吏事。乾道九年(11...查看全文
朝代:南宋
吴玠(1093年-1139年),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省静宁)人,北宋抗金名将。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功。后领兵抗金,和尚原之战中,大败金兵兀术部,破川陕路金兵进攻。因功官至四川宣抚使。由于长期鞍马之劳,病卒于防地仙人关,享年47岁,...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吴王阖庐一般指吴王阖闾即姬光(?―公元前496年),一作阖庐,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吴王诸樊之子(《左传》、《世本》作吴王余眛之子),春秋末期吴国君主,公元前514年―公元前496年在位。公元前515年,吴王阖闾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夺取吴国...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吴王夫差即姬夫差一般指夫差(春秋时期吴国君主),(约前528年-前473年),姬姓,吴氏,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阖闾之子,前495年─前473年在位。前494年于夫椒之战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今浙江绍兴),使越屈服。此后,又于艾陵之战打败齐国...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吴王僚即姬僚(?-前515年),姬姓,吴氏,名僚,号州于,吴王夷昧之子,春秋时期吴国第23任君主,前526年─前515年在位。公元前527年,吴王夷昧去世,吴王僚继位。公元前515年,吴王僚被其堂兄弟公子光的刺客专诸刺杀。...查看全文
朝代:近代
吴玉章(1878年12月30日-1966年12月12日),原名永珊,字树人,四川荣县人,吴玉章历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讨袁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而成为跨世纪的革命老人,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一起被尊称为“延...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吴煦,字晓帆,号春池,晚号荔影,别号秦望山民或秦望山樵,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1845年以捐纳历署江苏荆溪、震泽、金坛、嘉定等县知县1953年8月小刀会占领上海县城及附近各县后,入江苏按察使吉尔杭阿军中办文案,参与勾结英、美、法等国镇压上...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吴烛,生平无考。《全唐诗》收其《铜雀妓》诗1首,出《乐府诗集》卷三一。...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吴激(1090~1142)宋、金时期的作家、书画家。字彦高,自号东山散人,建州(今福建建瓯)人。北宋宰相吴栻之子,书画家米芾之婿,善诗文书画,所作词风格清婉,多家园故国之思,与蔡松年齐名,时称“吴蔡体”,并被元好问推为“国朝第一作手”。...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吴澄(1249年-1333年),字幼清,晚字伯清,抚州崇仁凤岗咸口(今属江西省乐安县鳌溪镇咸口村)人。元代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宋末中试乡贡。宋亡后隐居家乡,潜心著述,学界称其为“草庐”先生。元武宗至大元年(13...查看全文
朝代:南宋
吴潜(公元1195年-公元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吴渊(1190-1257年)字道父,号退庵。吴柔胜第三子,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约生于宋光宗绍熙初,卒于理宗宝祐五年,年约六十八岁左右。嘉定七年中进士,调建德主簿。丞相史弥远在馆中留他,将授以开化尉,他谢道:“甫得一官,何敢躁进。”弥远就...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吴清妻,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吴淑虎,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吴淑真,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吴淑姬,[约公元一一八五年前后在世]失其本名,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前后在世。父为秀才。家贫,貌美,慧而能诗词。为富家子年据,或投郡诉其奸淫,时王十朋为太守,(按十朋为湖州守,在乾道中)判处徒刑。郡僚相与诣理院观之,乃具酒...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吴淇,字蕊仙,别字佛眉,江南长洲人。乃方伯挺庵公之孙女,孝廉康侯公女也。世居姑苏之花岸。蕊仙生而颖悟,五岁时辄过目成诵。父母见其慧性过人,为延师教读。髫龄而工诗,及笄而能文章,益昼夜攻苦不辍。父母见其善病,屡止之,不得也。尤精于绘事,一时女...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吴涵虚,字含灵,江西(今江西省)人。五代时道士。《全唐诗》存诗1首。...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