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朝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陆长源,[唐](?至七九九)字泳,吴(今江苏苏州)人,官至御史中丞,宣武司马,善书法,行书代表作《玄林禅师碑》。贞元中,长源为汝州刺史,以股仲容书流杯亭侍宴诗绝代之宝,乃为之造亭立碑,自记其事于碑阴。《唐书本传、欧阳文忠公集、书史会要》。...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陆贽(zhì,754年-805年),字敬舆。吴郡嘉兴(今浙江嘉兴)人,中唐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政论家,溧阳县令陆侃第九子,人称“陆九”。大历八年(773年)进士,中博学宏辞科。唐德宗即位,由监察御史召为翰林学士。建中四年(78...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陆贞洞,唐诗人。吴郡(今苏州)人。唐末进士。武宗会昌二年(842),有若耶溪女子题诗三乡驿,自伤身世,贞洞过此,题诗和之,文士和者多达十人。《全唐诗》录存其诗一首。...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陆象先(665年-736年),原名景初,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朝宰相,尚书左丞陆元方之子。陆象先早年历任扬州参军、洛阳县尉、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中书侍郎,并在太平公主的举荐下担任宰相。但他始终不肯依附太平公主,并拒绝参与政变密谋。先...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陆肱,[唐]大中九年(八五五)进士,咸通(八六o至八七三)中牧南康郡。陆肱工书,尝书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唐诗纪事、金石略》...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陆翱,唐诗人。字楚臣,吴县(今苏州)人。陆涓之孙,宰相陆希声父,翱少贫素,进士及第后,往游幕府,然终未受辟,无所成而卒。陆翱所作赋鹦鹉、早莺、柳絮、燕子等诗,当时即播于人口。南唐刘崇远谓其诗虽“不甚高,而才调宛丽”,“题品物类亦绮美”(《金...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陆禹臣,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僖宗时避乱入南岳隐居,遇道士授以仙术,后隐宜州北山。善言方外之理。相传后尸解而卒。《五代诗话》卷九引《庆远府志》载其事迹,并存诗2首。《全唐诗》仅存半首。《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赠吴生】...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陆畅(约公元820年前后在世)字达夫,吴郡吴县(今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末年前后在世。初居蜀,尝为蜀道易一诗以美韦皋。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登进士第。时皋已没,有与之不悦者,诋所进兵器皆镂“定秦”字。畅上言“定秦”乃匠名,...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陆瀍,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陆淳,即陆质(?-806年)字伯冲,后改名质(避宪宗讳)。吴郡(郡治今江苏吴县)人,唐经学家。授左拾遗,历信州、台州刺史。曾师事啖助、赵匡,传《春秋》学。以为《左传》长于叙事,但宣扬《春秋》“大义”,则不如《公羊传》和《榖梁传》。综合啖助、...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陆海,唐朝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陆敬,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高祖武德元年前后在世。初仕窦建德为国子祭酒。[公元六一八年在世](《两唐书志》作凌敬。此从全唐诗及唐诗纪事),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高祖武德元年前后在世。初仕窦建德为国子祭酒。李世民军武牢,建德军被迫不得...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陆扆(847-905),初名允迪,字群文,祥文,陆赞、陆贽族孙。原籍嘉兴,客居于陕西。唐光启二年(八八六)从僖宗幸南山,第进士,为巡官。累官至翰林学士、中书舍人。陆扆工属辞,文思敏捷。昭宗曾作赋,诏学士皆和,扆最先就,昭宗赞叹说:“贞元时陆...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陆德明(约550-630年),名元朗,以字行,苏州吴县人。唐代经学家,训诂学家,唐太宗十八学士之一。初受学于周弘正,善言玄理。南陈太建中,陈后主为太子,集名儒入讲承光殿,以弱冠与国子祭酒绿孝克抗辨,屡夺其说,举坐咨赏。起官始兴王国左常侍,迁...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陆弘休,字里不详。武宗、宣宗时任桂管从事。曾作诗题訾家洲。事迹见《桂林风土记》。《全唐诗》存诗1首【和訾家洲宴游】。...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陆希声,字鸿磬,自号君阳遁叟(一称君阳道人),唐代苏州府吴县人氏。博学善属文,昭宗(八八八至九零四)时召为给事中,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太子太师罢。六世祖陆元方在武周时期,两度出任宰相。家世有书名,六世伯父柬之以草书高天下。五世祖陆象先为唐...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陆岩梦,生卒年不详。复州(今湖北天门)人。中晚唐间在世。曾在桂州筵上作《赠胡子女》诗,流传甚广。事迹见《云溪友议》卷中。《全唐诗》存诗1首【桂州筵上赠胡予女】。...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陆子,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陆复礼,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陆坚,河南洛阳人。善书,初为汝州参军,再迁通事舍人,以给事中兼学士。初名友悌,明皇嘉其刚正,更赐名。为中书舍人,以集贤学士供儗太厚,议白罢之。张说曰:“丽正乃天子礼乐之司,所费细而所益者大。陆生之言,盖未达耶。”帝知,遂薄坚。...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陆凭,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阿史那·社尔(604年-655年),唐初名将,突厥王族,处罗可汗次子。社尔原是东突厥拓设,设牙旗于漠北,统帅铁勒、薛延陀等部族,后被薛延陀击败,率部西迁,并趁西突厥内乱,夺取其近半国土,自称都布可汗,但后来又被薛延陀击败,只得逃奔高昌国。贞...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阴行先,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代表作《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阴妃(?-?年),唐太宗李世民四妃之一,正一品。封号可能是德妃或淑妃。名、字不详,生卒年不详,疑陪葬昭陵。617年,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幼子李智云为阴世师所害,年十四。阴世师、骨仪又令京兆郡访李渊之五庙茔域所在并发掘,与李唐可谓国仇家恨。李...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阡能,唐末成都西部农民起义军首领。或作千能、忏能。安仁(今四川大邑东南)人。原为邛州(治今邛崃)衙吏,因公事误期,惧刑出逃,聚众起义,月余得众万余人。转战于邛、雅(治今雅安西)二州间,连克城邑。蜀中农民纷纷响应,州县不能制。唐中和二年(88...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阙特勤(古突厥拼音:Quētèqín,语,拉丁转写:Kultegin;684年或685年-731年或732年)为后东突厥创立者骨咄禄之子,唐时东突厥毗伽可汗之弟。东突厥阿史那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默啜时,曾出征黠戛...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阎防,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阎立本(约601年-673年),唐代政治家,大画家,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人。阎立本擅长工艺,多巧思,工篆隶书,对绘画、建筑都很擅长,隋朝官至朝散大夫、将作少监。兄阎立德亦长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父子三人并以工艺、绘画闻名于世。高...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阎立德(约596年-656年),名让,字立德,以字行。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建筑家、工艺美术家、画家,北周武帝宇文邕外孙。出身于工程世家,唐武德至贞观年间任尚衣奉御、将作少匠、将作大匠、工部尚书等。曾受命营造唐高祖山陵,督造翠微、玉...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阎济美,登进士第。累历台省,有长者之誉。自婺州刺史为福建观察使,复为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所至以简淡为理,两地之人,常赋之外,不知其他。入拜右散骑常侍。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使,入为秘书监。以年及悬车,上表乞骸骨,以工部尚书致仕。后以恩...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阎朝隐,字友倩,赵州栾城人。连中进士、孝弟廉让科。性滑稽,属辞奇诡,为武后所赏。累迁给事中,预修《三教珠英》。圣历中,转麟台少监,坐附张易之徙岭外。景龙时,还为著作郎。先天中,除秘书少监,后贬通州别驾。诗十三首。...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阎敬爱,一作阎敬受。生卒年不详。郡望荥阳(今属河南)。历官御史。曾作诗题濠州高塘馆。...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阎德隐,字里不详。玄宗开元间在世。《全唐诗》收诗2首。《初唐诗纪》卷五九云《薛王花烛行》曾入李康成《玉台后集》。作品欣赏【薛王花烛行】...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阎宽,唐朝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阎伯理,《黄鹤楼记》作者,唐代人。一作“闫伯珵(chéng)”,生平不详。...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阁罗凤(712年―779年),又作觉乐凤,南诏第五代王,公元748年-779年在位,其父皮逻阁在中国唐王朝扶持下统一六诏,受唐朝封为云南王。748年皮逻阁死,阁罗凤继位,袭封。其为皮逻阁养子,皮逻阁死后,与二弟于诚节争位,胜,将诚节流放。在...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闾丘晓,生年不详,卒年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年),籍贯失考,中唐官员。史载“晓素愎戾,驭下少恩,好独任己。”公元756年,杀害诗人王昌龄。公元757年,睢阳张巡告急,河南节度使张镐传檄闾丘晓引兵出救,闾丘晓畏敌不进,导致睢阳被安禄山属下...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闾丘均,字不详,益州成都人。生卒年均不详,唐中宗景龙三年在世。以文章著称。景龙中,(公元七o八年左右)为安乐公主所荐,起家拜太常博士。主败,坐贬为循州司仓。卒于官。均著有文集三十卷,(新唐书志作二十卷,旧唐书本传作十卷。此从旧唐书志)行于世...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闽后陈氏名金凤,闽嗣主王廷钧之后。词二首。代表作《乐游曲》。...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长须国驸马,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长林公主是唐代宗李豫女,本名李氏。据《新唐书列传第八》记载公主下嫁卫尉少卿沈明。唐德宗贞元二年具册礼,唐德宗不御正殿,不设礼乐,这一实例后成为公主出嫁时的典范。...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长广公主(?-648年),陇西成纪人,唐高祖李渊第五女,生母不详。始封桂阳公主。隋朝时期嫁给赵慈景,唐武德初又改嫁杨师道。...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长屋,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长安中鬼,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长宁公主,唐中宗韦后长女,先后嫁杨慎交、苏彦伯二人。颇受宠爱。后世也称"宁长公主"。圣历年间,她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等设立府卫,十步一人,加以骑兵巡逻,僭肖宫省。神龙年间进封公主,开府,设置属官,不设长史官,待遇等同亲王...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长孙铸,天宝十二年登进士第。诗一首《送萧颖士赴东府,得离字》...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长孙翱,唐代诗人,著《宫词》一首。...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长孙皇后一般指文德皇后(长孙皇后),文德皇后长孙氏(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小字观音婢,河南洛阳,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母亲高氏为汉族,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13岁嫁李世民,武德末年,她竭力...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长孙正隐,高宗时人。诗二首。...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高氏为汉族(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长孙无忌出身于河南长孙氏,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后又结为姻亲。唐高祖...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长孙冲,河南洛阳人,唐朝驸马,长孙无忌之子。贞观七年(633年),时任宗正少卿的长孙冲娶唐太宗嫡长女,他的表妹长乐公主李丽质。...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长孙佐辅,唐,(约公元七九四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朔方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德宗贞元中前后在世。累举进士不第,放荡不羁。弟公辅为吉州刺史,遂往依之。后终不仕。佐辅有诗集号古调集,《全唐诗》存其诗17首。...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长孙佐转妻,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长乐公主(唐太宗女长乐公主李丽质)一般指李丽质(621年-643年),名丽质,唐太宗嫡长女。因长孙皇后所生,唐太宗特别钟爱。贞观二年(628年),诏封长乐郡公主。贞观五年(一说贞观六年),唐太宗开始为长乐公主筹备嫁妆,诏令有司为其准备的嫁妆...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铁铫,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钱珝(xǔ许),字瑞文,吴兴(今浙江吴兴县)人。《江行无题一百首》,是他赴抚州司马任途中所作。
朝代:唐朝
钱戭,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