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隋朝
梁师泰,《说唐全传》、《兴唐传》中的虚构人物,天下第十五条好汉,挂锤庄庄主,后成为李元霸的开路将。曾两锤将天下第十八条好汉,瓦岗五虎之一的单雄信震的两手酥麻,虎口震开。后在天昌关被伍天锡击杀。...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格谦,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隋末厌次(今山东省惠民县东南)人。自称燕王十二年,为王世充所败。613年(隋炀帝大业九年)起兵反隋,以豆子冈(今山东惠民县境)为根据地展开斗争,众至十余万人。自称燕王十二年,为王世充所败。他牺牲后,余部由高开道率领...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染干一般指启民可汗(?-609年),亦称突利可汗(其孙什钵苾亦号突利可汗),突厥族,姓阿史那氏,名染干,沙钵略可汗之子(一说莫何可汗之子),都蓝可汗之弟,东突厥可汗。...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林士弘(?―622年),饶州鄱阳(江西鄱阳)人,隋末南方农民起义军领袖。林士弘豪迈爽直,好武功,通谋略。大业十二年(616年),林士弘随同乡操师乞率众起义,任大将军,攻占豫章郡(今江西南昌)。操师乞战死,林士弘继领其众,大败隋军于鄱阳湖,杀...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杨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处道,弘农华阴(今属陕西华阴)人。北周隋朝权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他与杨坚(隋文帝)深相结纳。杨坚建国,以为御史大夫,后以行军元帅率水军东下攻...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杨玄感(?―613年),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司徒杨素长子,隋末最先起兵反隋炀帝杨广的贵族首领。仕隋官至礼部尚书,袭封楚国公。因隋炀帝猜忌大臣,使得杨玄感内心不安。于是开始策划谋反。大业九年春,炀帝第二次出征高句丽,命玄感在黎阳督粮。...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杨浩(?-618年),隋文帝杨坚之孙,隋炀帝杨广之侄,秦孝王杨俊长子,母王妃崔氏,隋朝皇帝。杨俊好声色,妻子崔氏因忿怒下毒将其谋杀。事后崔氏被处死,杨浩也因此受连坐,被取消世子资格,甚至不能为父亲主丧。至其伯父隋炀帝即位,才允许杨浩继承秦王...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杨昭(584年2月21日―606年8月30日),隋朝宗室,隋文帝杨坚之孙,隋炀帝杨广长子,母皇后萧氏(萧皇后)。开皇四年正月初五日(584年2月21日),杨昭出生于大兴宫。初封河南王,仁寿初年(601年)改封晋王。历任内史令、左卫大将军等职...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杨勇(?-604年),字睍地伐,隋文帝杨坚长子,隋炀帝杨广的同母兄,母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原本是隋文帝的太子,后来被废为庶人。杨广即位后,立即假拟隋文帝诏书,赐死杨勇。死后追封为房陵王。...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杨俊(571年-600年),小字阿祗,隋文帝杨坚第三子,隋炀帝杨广同母弟,母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开皇元年(581年),被封为秦王。起初,杨俊很有好名声,隋文帝曾下诏奖励他。其后他开始逐渐奢侈,违反制度,隋文帝对他大失所望。开皇十七年(597年...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杨侗(604年-619年),字仁谨,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次子,母小刘良娣。隋朝皇帝,在位一年。杨侗仪表漂亮,生性宽厚。初封越王,隋炀帝每次出巡,杨侗常留守东都洛阳。大业十三年(617年),隋炀帝巡幸江都,杨侗与段达、元文都、皇甫无逸...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杨义臣(?--617年),鲜卑族,代(今山西省代县,位繁峙县西南)人,隋朝将领。杨义臣本姓尉迟,后隋文帝赐其姓杨,袭父爵,拜陕州刺使。从炀帝征吐谷浑于覆袁川,又从炀帝征高句丽。613年(大业九年)率部镇压叛军,616年(大业十二年)败张金称...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杨丽华(561年-609年),北周宣帝宇文赟的皇后,隋文帝杨坚长女,后为皇太后。隋朝时封乐平公主。母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建德二年(573年),嫁给当时的太子宇文赟为太子妃。宣政元年(578年),宇文赟即位,被立为皇后。然而宇文赟荒淫无道,竟然...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来护儿(?-618年),字崇善,江都人,隋朝名将,东汉中郎将来歙之后。来护儿早年投奔隋军,参与平定陈朝,累功至上开府,后随杨素平定高智慧起义,升任大将军。隋炀帝继位后,来护儿进封右翊卫大将军、荣国公。大业八年(612年),隋军一征高句丽,来...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杜公瞻,生卒年不详,隋代文学家。中山曲阳(今河北保定一带)人。隋卫尉杜台卿侄子,官安阳令,曾奉敕编纂《编珠》,今存诗一首。...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杜伏威(?-624年),隋朝末期农民起义军领导者之一。齐州章丘人。自幼家贫,惯于偷盗,与辅公祏是刎颈之交。辅公祏常从姑家里偷羊送给杜伏威吃。因盗案案发,官府追捕,两人落草为寇,时年十六。大业九年(613年),与辅公祏率众起义。后转战到淮南,...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李轨(?―619年),字处则,甘肃武威人。河西著名豪望,为人机智多谋,能言善辩,又能赈济贫穷,被乡里称道。隋大业末年被任为武威郡鹰扬府司马。隋唐年代甘肃河西地区割据者,曾称帝,后兵败于唐朝。...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李春,隋代造桥匠师。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士。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595~605)建造赵州桥(安济桥)。唐中书令张嘉贞著《安济桥铭》中记有:“赵州蛟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但赵州桥存世1500多年,堪称中国建筑史上...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李德林(530-590),字公辅,博陵安平人。生于魏废帝中兴元年,死于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小时候有神童之称。十六岁的时候已经就孝闻天下了。齐天保八年,举秀才,射策上第,授殿中将军,谢病归。乾明初,徵入议曹。皇建初,授丞相府行参军。太宁初,除奉...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李子通(?―622年),东海丞县(今山东枣庄南)人,隋末江淮地区农民起义军领袖。最初参加长白山(今章丘东北)左才相部起义军,因待人宽厚,人多归附。后遭左才相猜忌,于是率众南渡淮水与杜伏威合兵。不久又与杜伏威决裂,进据海陵(今江苏泰州),自称...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李元霸,古典小说《说唐》,以及评书《兴唐传》《瓦岗英雄》《隋唐演义传》中人物。天下第一条好汉,隋唐十八好汉之首,传说为金翅大鹏鸟转世。面如病鬼,骨瘦如柴,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力,无人能敌。使一对铁锤,四百斤一个,共重八百斤。坐骑为“万里云”,日...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朱燮(?-613)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曾出家为道士。通经史,习兵法,隋宋任昆山县博士613年(隋炀帝人业九年),率数十学生起义。以“民苦役者,赴之为归”他与晋陵(今江苏省常州市)义军领袖管崇共推刘元进为主,进据吴郡...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朱宽,中原帝国朝廷官员通往东南亚群岛的第一人。隋炀帝时的将领,。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他奉隋炀帝之命,与何蛮同赴流求(众说纷纭,一说台湾,一说今日的琉球群岛,一说泛指广泛的东南亚海国)。第二年,流求向隋帝国称臣,隋炀帝又命他前往流求,...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智顗(公元538年农历2月16日-公元597年农历8月3日),中国佛教天台宗四祖,也是实际的创始者。俗姓陈,字德安。隋代荆州华容(今湖北公安县)人,祖籍颖川(河南许昌)。世称智者大师、天台大师。七岁即好往伽蓝,诸僧口授普门品一遍,即诵持之。...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智永和尚(生卒不详),南朝人,本名王法极,字智永,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书圣王羲之七世孙,第五子王徽之后代,号“永禅师”。智永善书,书有家法。将王羲之作为传家之宝的《兰亭序》,带到云门寺保存。云门寺(原名永欣寺)有书阁,智永禅师居阁上临...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明余庆(约公元588年前后在世)字不详,隋代平原鬲(今山东平原北)人,明克让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陈末隋初间前后在世。善为诗,仕隋官至司门郎。大业十四年(618),越王杨侗称帝,为国子祭酒,今存诗二首。
朝代:隋朝
操师乞(?―616年),江西鄱阳人,隋末农民起义领袖。大业十二年(616年)与同乡林士弘率众起义,攻克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自称元兴王,年号始兴(一说天成)。后中流矢而死。所部归林士弘率领。...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摄图一般指沙钵略可汗(?―587年),亦称伊利俱卢设莫贺始波罗可汗,阿史那氏,名摄图,伊利可汗阿史那土门之孙,乙息记可汗阿史那科罗(一说阿逸可汗)之子,木杆可汗阿史那俟斤和佗钵可汗的侄子,突厥汗国第六任可汗,581年―587年在位。佗钵可汗...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慧偘(524-605),隋高僧。俗姓汤,晋陵曲阿(今丹阳)人。住蒋州大归善寺。《续高僧传》有其小传,传末云:“以大业元年(605)终于蒋州大归善寺,春秋八十有二”。《全唐诗》收录其《听独杵捣衣》等诗二首。终其一生,并未入唐,《全唐诗》误作唐...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徐圆朗(?―623年),兖州(治今山东兖州)人,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大业十三年(617年),起兵反隋,攻占东平(今山东鄂城东),分兵略地,有众二万余人。后附李密。李密败,降王世充。王世充败,降唐。武德四年(621年),窦建德牺牲后,他与窦建...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张须陀(565年-616年12月1日),字果,弘农阌乡(今河南灵宝)人,墓志铭称其为南阳西鄂人,隋朝大将。仁寿四年(604年),隋炀帝继位,并州总管、汉王杨谅因不满其兄即位,遂于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起兵反隋炀帝。张须陀又随并州道行军总管杨...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张金称(?-617)隋末清河鄃县(今山东省夏津县,位高唐县西北)人。隋末山东农民起义首领,后被镇压。体貌壮伟、勇猛任侠。611年(炀帝杨广大业七年)率众起义,后发展至几万人。后于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位南宫县东南)击毙隋军将领冯孝慈。616...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常达,陕人也。初仕隋为鹰扬郎将,数从高祖征伐,甚蒙亲待。及义兵起,达在霍邑,从宋老生来拒战。老生败,达惧,自匿不出。高祖谓达已死,令人阅尸求之。及达奉见,高祖大悦,以为统军。武德初,拜陇州刺史。时薛举屡攻之,不能克,乃遣其将仵士政以数百人伪...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左天成,曾力抗西魏五虎上将的车轮大战,面不改色,后被裴元庆锤震崖下。最后死在雄阔海的枪下。《兴唐传》人物,为汜水关总兵大将,面如鸡血,形态魁梧,一口金背砍山刀所向无敌,人称“金刀将”。西魏大军攻打五关,杀到汜水关前,左天成迎战,一日接连战败...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巢元方,隋代医家。大业中(公元605年-616年)任太医博士、太医令。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奉诏主持编撰《诸病源候论》五十卷,分67门,1720论,是中国第一部专论疾病病因和证候的专书。...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展子虔(约545-618年),隋代绘画大师,汉族,渤海(今山东惠民)人。历经东魏、北齐、北周、隋朝,到隋代为隋文帝所召,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等职。他是唯一有画迹可考的隋代著名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他擅画佛道、人物、鞍马、车舆、...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尹式(暂且不知~604)隋代河间(现属河北)人。博学能诗,少有令问。...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尚师徒是《说唐全传》中虚拟人物,天下第十条好汉,武艺高强。是临潼关总兵,人称“四宝大将“。《说唐演义全传》、《兴唐传》等小说的人物,大隋虎牢关总兵,人称“四宝大将”,隋唐十八条好汉中排名第十。文武兼修,为人忠肝义胆,有隋朝第一儒将之称。尚师...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射匮可汗(?-618年),西突厥汗国可汗的称号。西突厥可汗,达头可汗之孙、都六之子。603年,达头可汗败于隋朝,投奔吐谷浑,泥厥处罗可汗占据西突厥之地,之后射匮可汗反击。大业七年(611年)十二月,泥厥处罗可汗朝见隋炀帝,被扣留,射匮可汗重...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定彦平,评书中人物,曹州(今山东菏泽市)麒麟村人,著名的双枪老将,武功高强。定彦平是罗成的义父,但是被干儿子偷学单枪破双枪之法来对付自己,结局不详(不同评书有不同结局)。兵器:绿沉四尖枪,六沉四尖枪,重160斤座骑:银点花斑豹。...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宇文述(?-616年),字伯通,本姓破野头,鲜卑族,代郡武川人,隋朝著名将领。北周末年,累封濮阳郡公,以军功拜上柱国,封为褒国公。隋朝开皇初年,拜右卫大将军。平陈之役,任行军总管,率兵三万从六合渡江。晋王杨广镇守扬州,拉拢宇文述附己,奏为寿...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宇文成都,古典小说《说唐全传》,以及评书《兴唐传》、《瓦岗英雄》、《隋唐英雄传》中人物。大隋天宝大将,天下第二条好汉,隋唐十八好汉中排名第二。为大隋丞相宇文化及之子,隋文帝封为镇殿大将军,号天宝大将,御赐“天下第一横勇无敌”金牌。身长一丈,...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宇文恺(555年~612年),中国隋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工程专家。字安乐,京兆长安人。出身于武将功臣世家,自幼博览群书,精熟历代典章制度和多种工艺技能。官至工部尚书。...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宇文化及(?-公元619年),隋末叛军首领。祖上是匈奴人,姓破野头。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北周上柱国宇文盛之孙,右卫大将军宇文述长子,杨广为晋王时,宇文述曾参与策划拥立杨广为太子,炀帝即位后为了感谢宇文述的拥戴之功,特将自己的大女儿...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孟让,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齐郡(今山东省济南市)人。613年(隋炀帝杨广大业九年)起义,曾一度与王薄联合,占有长白山(今山东省邹平县南,位淄博市西,北别于东北长白山)。因隋将张须陀、周法尚进逼,遂转战于江淮地区。...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孟海公(?―621年),曹州济阴(济阴治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孟海镇孟海村人)人,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大业九年(613年),孟海公在周桥聚众起义,占有曹、戴两州(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牡丹区、成武县一带,),自称录事,拥有部众三万人。大业十四年...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孙宣雅,隋末渤海(今山东阳信县,位惠民县东北)人。农民起义军首领。613年(隋炀帝大业九年),起义于豆子冈(今山东省惠民县境)聚众十万余人,称“齐王”。先后会合王薄、郝孝德等起义部队,南攻章丘(今山东省章县,位济南市东),并与张金称、高士达...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孙安祖(?-611)隋末农民起义首领。隋末清河漳南(今山东德州市武城漳南镇)人。611年(隋炀帝大业七年),农村遭受水灾,妻子饿死,官府仍迫其服兵役,愤而击杀县令,逃匿窦建德家。因官府追捕甚急,建德乃助其起义,入高鸡泊(今河北省故城县西南)...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孙万寿(?~608)字仙期,一字遐年,隋信都武强(今河北武强西南)人。生年不详,约卒于隋炀帝大业四年前后七年中,年五十二岁。祖宝,魏散骑常侍。父灵晖,齐国子博士。万寿年十四,就阜城熊安生受五经,略通大义,兼博涉子史。善属文,美谈笑,博陵李德...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启民可汗即染干(?-609年),亦称突利可汗(其孙什钵苾亦号突利可汗),突厥族,姓阿史那氏,名染干,沙钵略可汗之子(一说莫何可汗之子),都蓝可汗之弟,东突厥可汗。...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吕让,生卒不详,河中府永乐县(今山西芮城)人,潭州刺史吕渭之(四)子,初为太子右庶子,后迁海州刺史。隋朝诗人,仅一首作品《和入京》传世。...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向海明(?-613),汉族,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向海明(?-613),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扶风(今陕西省凤翔县,位宝鸡市东北)人,属沙门(为梵语出家修道者之谓)。自称“弥勒”出世。613年(隋炀帝大业九年)率众起义,追随者众至数万人。后转战...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吉藏(549~623),中国隋、唐时僧人,三论宗创始人。祖籍安息。俗姓安。又称胡吉藏。祖世避仇移居南海(今广州),后迁金陵(今南京)。其名为真谛所取。7岁从法朗出家,有颖悟誉,具戒之后,声闻转高,19岁替法朗复讲经论。隋平定江南后,到会稽(...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史万岁(549年-600年11月20日),京兆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人),隋朝名将。长于骑射,好读兵书。15岁随父从军。北周武帝时,其父战死,以忠臣子授开府仪同三司,袭爵太平县公。北周末,随上柱国梁士彦攻讨相州总管尉迟迥,每战先登,因功拜上大将...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卢明月(?-617)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614年(隋炀帝杨广大业十年),十二月,率十数万人攻入祝阿县并带领起义军十余万人屯据在祝阿(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东北)。隋将张须陀大军与卢明月对峙十数日。张须陀开始撤退,...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单雄信(?-620年),曹州济阴(今山东菏泽市曹县西北)人。勇武过人,同郡与徐世勣关系友好,誓同生死。隋末与徐世勣一起加入翟让的瓦岗义军反隋。后翟让被杀,李密与王世充偃师之战时,单雄信归降王世充,徐世勣投奔李唐。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后,徐世勣...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刘黑闼(?-623年),贝州漳南县(今河北故城东北)人,隋末唐初割据势力。少时与窦建德为知己好友。隋末从郝孝德参加瓦岗军,李密败后,为王世充俘虏。后逃回河北,依附窦建德,封汉东郡公,以骁勇多谋著称。窦建德死后,刘黑闼召集窦建德旧部起兵,后自...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刘迦论(?-614),隋末肤施(今陕西省延安市)人。为隋末农民义军首领之一。614年,起兵反隋。据雕阴(今陕西省绥德县),自称皇王,年号大世。率部众十余万人,与嵇胡族义军刘鹞子部相呼应。后与隋将屈突通激战于上郡(今陕西省北部地区),战败牺牲...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刘焯(音:卓)字士元,信都昌亭(今河北冀县)人。公元544~公元610年。隋代天文学家。着力研习《九章算术》、《周髀》、《七曜历书》等;还著有《稽极》10卷,《历书》10卷。提出新法,编有《皇极历》,在历法中首次考虑太阳视差运动的不均匀性,...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刘炫,隋经学家。字光伯。河间景城(今河北献县东北)人。刘献之的三传弟子。开皇(581-600)中,奉敕修史。后与诸儒修定五礼,授旅骑尉。旋任太学博士。卒于隋末,门人谥为宣德先生。相信伪《尚书孔氏传》,并伪造《连山易》、《鲁史记》等;所提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