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战国
鲁穆公(前410―前377年在位),本名姬显,战国初期鲁国国君,《史记索隐》作不衍,是鲁国第二十九任君主。他为鲁元公儿子,在位33年。他注重礼贤下士,曾隆重礼拜孔伋(子思),咨以国事;容许墨翟在鲁授徒传道,组织学派,便鲁国一度出现安定局面。...查看全文
朝代:西周
姬鲜一般指管叔(?―公元前1039年),姬姓,名鲜,周文王姬昌与太姒所生第三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周初三监之一,周朝诸侯国管国(今河南郑州)国君。因受封管国,故称管叔或管叔鲜。周武王灭商建周后,将管叔鲜封于管地,建立管国,与蔡叔度、霍叔处协...查看全文
朝代:西周
姬靖一般指姬静,周宣王(?-前783年),姬姓,名静,一作靖,周厉王姬胡之子,西周第十一代君主,前828年-前783年在位。周宣王继位后,政治上任用召穆公、尹吉甫、仲山甫、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韩侯、显父、仍叔、张仲一帮贤臣辅佐朝政;军事...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姬重耳一般指晋文公(前671年或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晋文公初为...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姬辟疆是春秋时卫国国君。后改名毁,前659-前635年在位。初因避内乱,出奔于齐。卫懿公九年(前660年),狄攻灭卫,齐桓公发兵来救,筑楚丘城(今河南滑县东),以遗民五千人立为卫君。他轻赋平罪,身自劳苦,力图恢复大业。至晚年,有革车三百乘,...查看全文
朝代:西周
姬虞一般指唐叔虞,亦称叔虞、太叔,姬姓,名虞,字子于,因封在唐国,史称唐叔虞。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同母弟,母王后邑姜(齐太公吕尚之女),周朝诸侯国晋国始祖。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继位,由叔虞的叔父周公旦摄政。周公旦灭亡唐国后,...查看全文
朝代:战国
姬职一般指燕昭王(战国时燕国国君),燕昭襄王(前335年-前279年),本名姬平,春秋战国时燕国第39任君主。燕王哙之子,史称燕昭襄王,简称昭王或襄王。燕王哙以及子之先后死去后,燕人共立太子平为王。公元前312年至公元前279年在位,太子平...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姬称一般指晋武公(前754年-前677年),又称曲沃武公,姬姓,名称,晋穆侯曾孙,曲沃桓叔之孙,曲沃庄伯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公元前716年,继父位成为曲沃的国君,在吞并晋国前称曲沃武公。公元前678年,杀死晋侯缗,吞并晋国,并以珍宝贿赂...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姬申生,春秋时晋献公太子,秦穆夫人长兄,以孝行见著。后被骊姬被逼自杀。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是他的异母兄。...查看全文
朝代:西周
姬旦(历史人物)一般指周公(中国商末周初儒学奠基人),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查看全文
朝代:西周
姬度一般指蔡叔,姬姓,名度,世称蔡叔度,周文王姬昌与太姒所生第五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周初三监之一,蔡国始封君,蔡姓始祖。周武王灭商后,封于蔡(今河南上蔡)。周成王时,蔡叔度与其兄管叔鲜挟持商纣王之子武庚叛乱,不久便被周公旦平定。蔡叔度被流...查看全文
朝代:西周
姬封即康叔,生卒年不详,姬姓,名封,又称卫康叔、康叔封,周文王姬昌与正妻太姒所生第九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因获封畿内之地康国(今河南禹州西北),故称康叔或康叔封。周成王即位后,发生三监之乱,康叔参与平定叛乱,因功改封于殷商故都朝歌(今河南淇...查看全文
朝代:西周
姬宫涅一般指姬宫湦(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前795年―前771年),姬姓,名宫湦(音shēng,一作宫生),周宣王姬静之子,母姜后,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前781年―前771年在位。前782年,周宣王去世,姬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前771年,犬...查看全文
朝代:西周
姬奭,生卒年不详,姬姓,名奭,又称召公(一作邵公)、召伯、召康公、召公奭,西周宗室、大臣,与周武王、周公旦同辈。姬奭辅佐周武王灭商后,受封于蓟(今北京),建立臣属西周的诸侯国燕国(北燕)。但他派长子姬克管理燕国,自己仍留在镐京(今陕西长安)...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姬夫差,又称吴王夫差,春秋吴国末代国君,阖庐之子,前495年─前473年在位。前494年在夫椒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今浙江绍兴),使越屈服。此后,又在艾陵(今山东泰安)打败齐国。前482年,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大会诸侯,与晋争霸,适逢晋室...查看全文
朝代:西周
姬处一般指霍叔,生卒年不详,姬姓,名处,世称霍叔处,周文王姬昌与太姒所生第八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周初三监之一,周朝诸侯国霍国(今山西霍州)始封君,霍姓始祖。...查看全文
朝代:西周
姬友(春秋时期郑国首位国君)一般指郑桓公(?-前771年),姬姓,名友(受封前称王子友),周厉王姬胡少子,周宣王姬静异母弟,周朝诸侯国郑国第一任君主,前806年―前771年在位。前806年,受封郑地(今陕西华县东),建立郑国,伯爵,故称郑伯...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姬光(春秋吴国国君)一般指吴王阖闾(?―公元前496年),一作阖庐,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吴王诸樊之子(《左传》、《世本》作吴王余眛之子),春秋末期吴国君主,公元前514年―公元前496年在位。公元前515年,吴王阖闾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夺...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姬僚,春秋时期吴国国君,公元前526-前515年在位。一名州于。吴王余昧之子。余昧卒,按吴王寿梦遗命,兄终弟及,当立弟季札。季札让,逃去。乃立子僚。时余昧长兄诸樊之子公子光(一说余昧子)不服,乘吴伐楚失利,使专诸于宴享时藏剑于鱼以进,刺杀之...查看全文
朝代:战国
周赧王姬延(?-前256年),姬姓,名延,亦称王赧,周慎靓王之子,东周第25位君主,也是东周最后一位君主,公元前315-前256年在位,共59年。公元前256年,周赧王崩,宣告东周覆灭,周民东亡,秦取九鼎。后七年,秦昭襄王灭东周国。周赧王在...查看全文
朝代:西周
周穆王姬满(约前1054年-前949年),姬姓,名满。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位君主。在位55年,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周穆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富于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称“穆天子”。周穆王时作《吕刑》,是中国流传下来最早的法典。...查看全文
朝代:西周
周武王姬发(?―前1043年),姬姓,名发(西周时代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其正妻为邑姜[2],西周王朝开国君主,在位15年。姬发继承父亲遗志,于前1046年消灭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查看全文
朝代:西周
周文王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在位5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周文王在位期间,“...查看全文
朝代:西周
周成王姬诵(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姬姓,名诵,周武王姬发之子,母邑姜(齐太公吕尚之女),西周王朝第二位君主,在位21年。周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辅政,平定三监之乱。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编写礼乐,...查看全文
朝代:西周
周康王姬钊(?―公元前1057年),姬姓,名钊,周武王姬发之孙,周成王姬诵之子,西周第三位君主,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82年―公元前1057年。周成王临终前,担心太子姬钊不能胜任君位,于是命召公奭、毕公高率领诸侯辅佐太子姬钊登基。周康王即位后...查看全文
朝代:春秋
周平王姬宜臼(?―公元前718年),姬姓,名宜臼(一作宜咎),周幽王姬宫湦之子,母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东周第一任君主,公元前768年―公元前718年在位。西周末年,周幽王无道,于后宫得褒姒以后,生子伯服。不久,竟废申后及姬宜臼,以...查看全文
朝代:西周
周厉王姬胡(公元前904年―公元前829年),姬姓,名胡,周夷王姬燮之子,西周第十位君主,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79年-公元前843年。周厉王在位期间,任用荣夷公实行“专利”,即以国家名义垄断山林川泽,不准国人(指工商业者)依山泽而谋生,借以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