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黄姓历史名人,姓黄的名人

黄姓是现今中国大陆第七大姓氏、台湾岛第三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96位。「黄」源出黄姓源出有五:1、出自赢姓,为陆终的后裔。相传伯益为部落首领的时候,颛顼的曾孙陆终的后人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了黄国,公元前648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这一支黄氏,后成了黄氏族人的主要来源,史称黄氏正宗。均为河南黄氏。2、出自赢姓,为金天氏少昊裔孙台骀的后代。台骀在颛顼时受封于汾川,其裔孙在春秋时曾建立沈、姒、蓐、黄诸国,后黄国被晋国所灭,其后亦以国名为氏。这支 ...
黄得功

黄得功

朝代:明朝

黄得功(?-1645年),号虎山,明末开原卫人,其先自合肥徙。军中号黄闯子,官至太傅、左柱国,封靖国公。黄得功行伍出身,积功至副总兵,为京营名将。在于农民军的战争中,黄得功迫降五营兵,擒马武,杀王兴国,破张献忠,战功赫赫。崇祯末年,封靖南伯...查看全文

黄彦平

黄彦平

朝代:北宋

黄彦平,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黄廷璹

黄廷璹

朝代:北宋

黄廷璹,宋朝诗人。代表诗作《解连环》...查看全文

黄庶

黄庶

朝代:北宋

黄庶(1019~1058)宋代,字亚夫,一作亚父,晚号青社。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黄湜(茂谒)长子,黄庭坚父。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时年二十五(《伐檀集自序》)。其后历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同上书)。以其诗文及交游事迹考之,初幕长...查看全文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北宋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查看全文

黄庭佐

黄庭佐

朝代:北宋

黄庭佐,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黄庚

黄庚

朝代:北宋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为诗文”。以游幕和教馆为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查看全文

黄应武

黄应武

朝代:北宋

黄应武,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黄幡绰

黄幡绰

朝代:唐朝

黄幡绰,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黄帝

黄帝

朝代:远古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查看全文

黄师参

黄师参

朝代:北宋

黄师参,男,中国三山(今福州市)人,诗人。师参字子鲁,号鲁庵。师参字子鲁,号鲁庵,三山(今福州市)人。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官国子学正、南剑州添差通判。许应龙东涧集卷六有黄师参转一官制。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三二。...查看全文

黄巢

黄巢

朝代:唐朝

黄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侍翁,父为菊花连句,翁思索未至,随口应曰:‘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巢父...查看全文

黄崇嘏

黄崇嘏

朝代:五代

黄崇嘏,临邛(今四川邛崃)人,父亲曾在蜀中任使君,她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工诗善文,琴棋书画,无一不精。12岁父母亡故后,家境清寒,与老保姆相依为生。成年后常女扮男装,四处游历。公元888年,因故被诬为纵火人,写诗向知州周庠辩冤,得其赏识。获释...查看全文

黄峨

黄峨

朝代:明朝

黄峨(1498-1569),明代蜀中才女、文学家,字秀眉,四川遂宁人(今遂宁市安居区玉丰镇)。黄峨为明代文学家杨慎之妻,人称“黄安人”。能诗词,散曲尤有名。所作有《杨夫人乐府》,其中多与杨慎《陶情乐府》所收者相混,近人将两人之作合编为《杨升...查看全文

黄岩叟

黄岩叟

朝代:北宋

黄岩叟,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黄山隐

黄山隐

朝代:唐朝

黄山隐,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黄小配

黄小配

朝代:清朝

黄小配一般指黄世仲(1872~1913),番禺大桥乡(今属广州芳村区)人,别名黄小配。资产阶级革命家、宣传家、小说家。黄世仲于1905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过大量的革命实际工作,是著名的报人。曾在《天南新报》、《中国日报》、《世界公益报》、《香...查看全文

黄尊素

黄尊素

朝代:明朝

黄尊素(1584年-1626年),明末官员,“东林七君子”之一,与汪文言并为当时“东林党的两大智囊”,著名学者黄宗羲之父。初名则灿,后改尊素,字真长,号白安,余姚通德乡黄竹浦(今浙江省余姚市梁辉镇)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天启初擢御史,力陈时...查看全文

黄宰

黄宰

朝代:北宋

黄宰:词作家,具体生平不详,诗词以描写山水、花鸟为主,类似于唐代的田园派。全宋词收录其词五首《画锦堂》(牡丹)、《隔浦莲》(荷花)、《洞仙歌》、《孤鸾》、《东风第一枝》(探梅),其中以《隔浦莲》荷花最为出名。...查看全文

黄定

黄定

朝代:北宋

黄定(1133年--1186年),字泰之,号龙屿,出生于永福县(今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作品有《凤城词》1卷、《文集》2卷等。...查看全文

黄宗羲

黄宗羲

朝代:明朝

黄宗羲(1610.9.24-1695.8.12),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查看全文

黄宗汉

黄宗汉

朝代:清朝

黄宗汉,有清朝大臣黄宗汉,中国第一代文化企业家黄宗汉。福建晋江(今福建省晋江县,位泉州市南)人,字寿臣,宣宗道光间进士。1852年(文宗咸丰二年)任浙江巡抚,倡办海运漕米供应北京(今北京市)和接济“江南大营”军饷,加强浙江防务,并分兵至江苏...查看全文

黄孝迈

黄孝迈

朝代:南宋

黄孝迈(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德夫,号雪舟。有人说他“妙才超轶,词采溢出,天设神授,朋侪推独步,耆宿避三舍。酒酣耳热,倚声而作者,殆欲摩刘改之(过)、孙季蕃(惟信)之垒”,“其清丽,叔原(晏几道)、方回(贺铸)不能加其绵密。”有《雪舟长...查看全文

黄子行

黄子行

朝代:北宋

黄子行,号逢瓮,修月(今江西省)人,寓籍分宜。黄庭坚之诸孙。有逢瓮寐,今佚。...查看全文

黄子澄

黄子澄

朝代:明朝

黄子澄(公元1350年-公元1402年),明分宜(江西分宜)人,洪武进士,授修撰,侍读东宫,累迁太学东卿。建文帝即位,命兼翰林学士,与齐泰同参国政,向明惠帝(建文帝)建议削藩的主要人物之一。建文元年七月燕王举兵反,师名靖难,指黄子澄、齐泰为...查看全文

黄子功

黄子功

朝代:北宋

黄子功,男,是一名中国文学家。,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黄威

黄威

朝代:清朝

黄威,清代福建小刀会(又称匕首会)首领。福建同安(《位厦门市北(人又名黄位。1853年(文宗咸丰三年)5月,在福建海澄县(位厦门市西南现属镇起义,攻克漳州(今漳州市)、厦门(今厦门市),以天德为年号,发布文告,并自称“汉大明统兵大元帅”,后...查看全文

黄大舆

黄大舆

朝代:北宋

黄大舆,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黄大临

黄大临

朝代:北宋

黄大临,生卒年不详,宋代词人,字元明,号寅庵,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黄庭坚之兄,绍圣间为萍乡令。存词3首,风格清丽。...查看全文

黄图安

黄图安

朝代:清朝

黄图安(?~1659),字四维,奉天人。明末清初官员。山东承宣布政使司东昌府堂邑县(今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明崇祯十年(1637)中进士,授推官,历保定府推官、庐江知县,迁吏部主事、吏部员外郎。其后,改任易州道。清军入关,他率部归降,仍...查看全文

黄呈忠

黄呈忠

朝代:清朝

黄呈忠(1826-?),太平天国将领,戴王。清末广西人,参加太平军,后隶李世贤部,屡立战功。1866年2月,率部占漳浦(位漳州市南),5月漳浦失守,后不详。...查看全文

黄右曹

黄右曹

朝代:北宋

黄右曹,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黄叔达

黄叔达

朝代:北宋

黄叔达,字知命,分宁(今江西修水)人。黄庭坚弟。哲宗绍圣二年(一○九五)庭坚贬黔州,同年秋,叔达携家及山谷子自芜湖登舟,历尽坎坷,于三年五月抵黔南。元符三年归江南,卒于荆州途中。事见黄营《山谷年谱》(《山谷集》附)。...查看全文

黄华

黄华

朝代:元朝

黄华(?~1284年),元初福建农民起义首领。宋末元初政和(今福建省政和县,位建瓯县东北)人。1278年(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曾号召盐民并联合建安(今福建省建頣县,位南平市东北)括苍(今浙江省丽水县,位青田县西北)等地农民群众及畲族女英...查看全文

黄升

黄升

朝代:北宋

黄升(生卒年不详)字叔旸,号玉林,又号花庵词客,建安(今属福建建瓯)人。不事科举,性喜吟咏。以诗受知于游九功,与魏庆之相酬唱。著有《散花庵词》,编有《绝妙词选》二十卷,分上下两部份,上部为《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十卷;下部为《中兴以来绝妙词选...查看全文

黄判院

黄判院

朝代:北宋

黄判院,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黄冠野夫

黄冠野夫

朝代:唐朝

黄冠野夫,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黄再兴

黄再兴

朝代:清朝

黄再兴(1816-1854),太平天国官员。广西桂平县人,初名天申,因避“天”字改名。少读书史,机警有谋,参加金田村起义,授二军前营左一东两司马。1851年(文宗咸丰元年)3月,升卒长,因所开功折叙事明析,被洪秀全派往诏书衙编纂诏书,次年1...查看全文

黄兴

黄兴

朝代:近代

黄兴(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汉族,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竞武,曾用名李有庆、张守正、冈本、今藏。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孙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高塘乡(今长...查看全文

黄公绍

黄公绍

朝代:北宋

黄公绍,宋元之际邵武(今属福建)人,字直翁。咸淳进士。入元不仕,隐居樵溪。著《古今韵会》、以《说文》为本,参考宋元以前字书、韵书,集字书训诂之大成,原书已佚,其同时人熊忠所编《古今韵会举要》中,略能见其大概。另有《在轩集》。查看全文

黄公望

黄公望

朝代:元朝

黄公望(1269-1354),元代画家。本姓陆,名坚,汉族,江浙行省常熟县人。后过继永嘉府(今浙江温州市)平阳县(今划归苍南县)黄氏为子,居虞山小山,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中年当过中台察院椽吏,后皈依"全真教...查看全文

黄公度

黄公度

朝代:南宋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查看全文

黄佐卿

黄佐卿

朝代:清朝

黄佐卿(1839-1902),名宗宪,归安(今湖州)人。早先为生丝出口经营商,先后在湖州、上海、苏州等地开设丝行。黄佐卿,名宗宪,归安(今湖州)人。早先为生丝出口经营商,先后在湖州、上海、苏州等地开设丝行。清光绪七年(1881),在上海北苏...查看全文

黄任

黄任

朝代:清朝

黄任(1683一1768)字于莘,又字莘田,因喜藏砚,自号十砚老人、十砚翁,清代著名诗人,藏砚家,永福(今福建永泰县)人。康熙四十一年举人,官广东四会知县,罢官归,船中所载惟砚石。归里后生活清苦。工诗,以轻清流丽为时人所称,七绝尤负盛名。著...查看全文

黄之隽

黄之隽

朝代:清朝

黄之隽(1668-1748年)江南华亭(今上海市奉贤区青村乡陶宅村)人,原籍安徽休宁。初名兆森,字若木、石牧、号吾堂,晚号石翁、老牧。康熙进士。53岁中举,后中进士。雍正元年(1723年)起,历任庶堂、翰林院编修、福建督学、右中允、左中允等...查看全文

黄之萌

黄之萌

朝代:近代

黄之萌(1888-1912),广东开平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同盟会成员,北京陆军测绘学堂毕业。1911年,加入京津同盟会暗杀部。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启用袁世凯,企图扑灭这场革命。袁世凯出山后,在清政府和革命党之间大玩两面手法。黄之萌与张...查看全文

黄中

黄中

朝代:南宋

黄中(1096-1180)宋邵武(今福建邵武)人,绍兴五年榜眼,除起居郎,累官兵部尚书,端明殿大学士,封江夏郡开国公。南宋著名主战派大臣。反对秦桧投降行径,上书陈十要道:用人而不自用,公议进退人员,察邪正,广言路,核事实,节使度,择监司,惩...查看全文

黄中辅

黄中辅

朝代:北宋

黄中辅(1110-1187)字槐卿,晚号细高居士。是抗金名将宗泽的外甥。义乌县城东隅金山岭顶人。祖父景圭,金吾卫上将军,居浦阳(今浦江)。父琳,迁居义乌。黄中辅赤诚爱国,忠奸分明,崇尚气节,不为苟合。时秦桧柄国,诬害忠良,粉饰太平,不思北进...查看全文

黄人杰

黄人杰

朝代:北宋

人杰,字叔万,生卒年均不详,南城(今属江西)人。宋朝诗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有《可轩曲林》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已佚。生平事迹亦无考。工词,著有可轩曲林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查看全文

名人姓氏分类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 P
    Q
    R
    S
    T
    W
    X
    Y
    Z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