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陈姓历史名人,姓陈的名人

陈姓是中国众多姓氏中,按人口计算居全国第五大的姓。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陈姓为现代中国第五大姓。 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陈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陈姓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香港、澳门及台湾都是第一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10位。「陈」源出一;出自「妫」姓。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后,找到帝舜的后代胡公满「妫」姓。封胡于陈国,今河南淮阳县。并将其女嫁给他,伺 ...
陈吊眼

陈吊眼

朝代:元朝

陈吊眼(1250~1282年)一作陈钓眼,即陈大举。云霄民间多呼陈吊,因曾称号“镇闽开国大王”,亦称“陈吊王”。福建云霄南山保牛坑村(今属天窗坪,已淹没于杜塘水库)人。从小喜欢习武,与父文桂、叔桂龙、满安耕作于杜塘红溪坂。北宋末元初漳州(今...查看全文

陈合

陈合

朝代:北宋

陈合,字维善,号中山。福建长乐东隅人,贯岱边。淳佑四年(1244)甲辰进士。淳佑中,拜翰林学士、国子祭酒、工部尚书、同佥枢密院事,一时敕谕、制册皆出其手,侪辈咸服其能。后坐廖莹中事免官归里。官终宣奉大夫、资政殿学士。合为六平山开山初祖,尝启...查看全文

陈叔通

陈叔通

朝代:近代

陈叔通(1876年-1966年),名敬第,中国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浙江杭州人。清末翰林。甲午战争后留学日本,曾参加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后,任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曾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斗争。此后,长期担任上海商务印书馆董事、浙江兴业银行...查看全文

陈叔达

陈叔达

朝代:唐朝

陈叔达(?-635年),字子聪,吴兴(今浙江长兴)人,唐朝宰相,陈宣帝第十七子,陈后主异母弟。陈叔达出身于陈朝皇室,曾授侍中,封义阳王。陈亡入隋,历任内史舍人、绛郡通守,后归降唐高祖,担任丞相府主簿,封汉东郡公。唐朝建立后,陈叔达历任黄门侍...查看全文

陈友谅

陈友谅

朝代:元朝

陈友谅(1320年-1363年10月3日),湖北沔阳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1351年,徐寿辉起兵,建立天完政权,友谅投效其将领倪文俊麾下。1357年九月袭杀反徐寿辉的倪文俊,自称勤王,自称宣慰使,起兵攻...查看全文

陈友定

陈友定

朝代:元朝

陈友定(?-1368年),字国安,福清人。元末忠臣,与元人扩廓帖木儿、迭里弥实并称”闽三忠“。元朝至正年间,流寇四起,陈友定应诏加入元朝,因平贼有功,逐渐成为元朝将领,占据福建八个郡。朱元璋崛起后,陈友定多次与朱元璋交战,曾杀掉朱元璋部将胡...查看全文

陈友仁

陈友仁

朝代:近代

陈友仁(1875-1944),祖籍广东兴梅地区,出生于中美洲英属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1913年任交通部法律顾问、英文《京报》总编辑。1922年起任孙中山外事顾问、英文秘书。1926年被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委员,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19...查看全文

陈去病

陈去病

朝代:近代

陈去病(1874-1933),中国近代诗人,南社创始人之一。江苏吴江同里人。因读“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毅然易名“去病”。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宣传革命不遗余力。在推翻满清帝制的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的护法运动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查看全文

陈去疾

陈去疾

朝代:唐朝

陈去疾(约公元835年前后在世)字文医,[唐]侯官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末前后在世。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举进士及第。历官邕管副使。去疾所作诗,今存十三首。(见《全唐诗》)...查看全文

陈升之

陈升之

朝代:北宋

陈升之(1011-1079年)字旸叔,初名旭,北宋大臣。建州建阳(今福建省建阳市人。进士出身。历知封州、汉阳军、监察御史。1068年(神宗熙宁元年),任知枢密院事。后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因在变法机构名称上与王安石意见不合,称疾...查看全文

陈化成

陈化成

朝代:清朝

陈化成(1776年-1842年6月16日),字业章,号莲峰,汉族,福建同安县(今属厦门市)人。出身行伍,历任嘉庆间参将、道光间总兵,鸦片战争爆发时任任福建水师提督,后改任江南提督,在鸦片战争时期保卫吴淞,与英军力战,英勇牺牲殉国。清道光十年...查看全文

陈凤仪

陈凤仪

朝代:北宋

陈凤仪(?~?)北宋成都乐妓。与张安道(方平)同时,为其所宠爱。陈凤仪作歌《一络索》赠送他。今存词1首。作品辑如《全宋词》...查看全文

陈凝

陈凝

朝代:唐朝

陈凝,生平无考。《全唐诗》收诗1首,出自《文苑英华》卷三三〇。...查看全文

陈其美

陈其美

朝代:近代

陈其美(1878-1916),字英士,号无为,浙江湖州吴兴五昌里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同盟会元老、青帮代表人物,于辛亥革命初期与黄兴同为孙中山的左右股肱。弟陈其采,字蔼士。兄陈其业,字勤士(陈果夫、陈立夫的父亲)。陈其美与蒋介石关系密...查看全文

陈克

陈克

朝代:北宋

陈克,(1081-1137年)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子高,自号赤城居士。临海(今属浙江)人。...查看全文

陈克明

陈克明

朝代:元朝

陈克明,江西临川县人,元代散曲家。约生于公元一三○○年,卒于一三七五年之后。由元入明。著有《环籁小稿》、《一笑集》等。(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九畹芳兰”。陈克明散曲《临川八咏》作品得到较多评价,如元明曲学大家柯丹丘、周德清、王世贞...查看全文

陈光

陈光

朝代:五代

陈光,唐末诗人。《直斋书录解题》著录《陈光集》一卷,顾櫰三《补五代史艺文志》著录《陈光诗》一卷,今均已佚。《全唐诗》卷七二七录存其诗一首,《全唐诗补遗》五又补录其诗二首。此外,《全唐诗补编·续拾》卷三六亦补收其诗四首。...查看全文

陈光甫

陈光甫

朝代:近代

陈光甫,中国银行家。原名辉祖,后易名辉德,字光甫,以字行世。江苏镇江人。1909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同年回国。1899年任职于汉口海关邮政局。1904年随湖北省参加圣路易博览会代表团赴美,会后留美攻读。1909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商学...查看全文

陈元龙

陈元龙

朝代:清朝

陈元龙(1652-1736)字广陵,号乾斋,浙江海宁人,清朝大臣。康熙二十四年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直南书房。五十七年,擢工部尚书。六十年,调礼部。...查看全文

陈元裕

陈元裕

朝代:唐朝

陈元裕,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陈元初

陈元初

朝代:唐朝

陈元初,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陈元光

陈元光

朝代:唐朝

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唐朝光州人(今河南省潢川、固始一带),祖籍河东道,漳州首任刺史。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闽戍地,长达四十二年;治闽...查看全文

陈允平

陈允平

朝代:南宋

陈允平,南宋末年、元朝初年词人。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出身官宦世家。其生卒年不详,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查看全文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南宋

陈傅良(1137-1203年),字君举,号止斋,人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青年时曾以教书为业,在温瑞一带小有名气,后于乾道八年中进士,官至宝谟阁侍制,卒谥文节。陈傅良...查看全文

陈偕

陈偕

朝代:北宋

陈偕是北宋时江苏高邮人,即著名诗人秦观(少游)的同乡。《全宋词》收有陈偕的词三首,其中《八声甘州》一首、《满庭芳》二首,主编唐圭璋先生在作者小传中说“陈偕,号月镜。《词综补遗》(清陶梁辑,道光刊本)卷五以为即见于《淮海集》之广陵人陈偕,偕仍...查看全文

陈作新

陈作新

朝代:近代

陈作新,人名,同名人士有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字振民,安徽青阳人,同治九年(1870)生;辛亥革命烈士,原名辅廷,字敬臣,绰号梦天。原籍安徽青阳,其父陈肇元因在湖南经商,落籍浏阳永安。下面分别详细介绍。...查看全文

陈余

陈余

朝代:秦朝

陈余(秦末义军领袖之一)一般指陈馀(?-前204年),一作陈余,大梁(今河南开封)人。魏国名士,性格高傲,与张耳为刎颈之交,大泽乡起义之后,同投奔陈胜,后跟随武臣占据赵地,武臣自立为赵王后,出任大将军,武臣被部将李良杀死,与张耳立赵歇为赵王...查看全文

陈伯平

陈伯平

朝代:清朝

陈伯平(1882-1907),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原名师礼,改名渊,字墨峰。别号白萍生、光复子。浙江绍兴平水人,出生于福州。先后入福建武备学堂、绍兴大通师范学堂就读,并赴日本,学习巡警课程,1906年回国,协助秋瑾组办《中国女报》,1907...查看全文

陈以壮

陈以壮

朝代:北宋

陈以壮,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陈从古

陈从古

朝代:北宋

陈从古(一一二二~一一八二),字希颜,一作晞颜,号敦复先生(《诚斋集》卷四四《压波堂赋》),镇江金坛(今犀江苏)人(同上书卷一二七《陈先生(维)墓志铭》)。维子。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富阳尉,改邵州教授,监行在左藏东库。擢司农...查看全文

陈人杰

陈人杰

朝代:南宋

陈人杰(1218-1243年),一作陈经国,字刚父,号龟峰,长乐(今福建福州)南宋词人,同时也是宋代词坛上最短命的词人,享年仅26岁。他现存词作31首,全用《沁园春》调,这是两宋词史上罕见的用调方式。...查看全文

陈亮

陈亮

朝代:北宋

陈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查看全文

陈京

陈京

朝代:唐朝

陈京,字庆复,陈宜都王叔明五世孙(注:依《宋史》陈兢传和《义门陈氏族谱》正之为六世孙,《唐表》漏缺高祖一代)。父兼,为右补阙、翰林学士。京善文辞,常衮称之,妻以兄子。擢进士第,迁累太常博士。...查看全文

陈亚

陈亚

朝代:北宋

陈亚(约公元1017年前后在世)字亚之,维扬(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真宗天禧初前后在世。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进士。尝为杭之于潜令,守越州、润州、湖州,仕至太常少卿。家有藏书数千卷,名画数十轴,为生平之所宝。晚年退居,有“华...查看全文

陈云

陈云

朝代:北宋

陈云,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陈九流

陈九流

朝代:唐朝

陈九流,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陈乘

陈乘

朝代:唐朝

陈乘,男,中国诗人...查看全文

陈中师

陈中师

朝代:唐朝

陈中师,男,汉族,诗人,代表作品《罗丛岩》。...查看全文

陈东

陈东

朝代:明朝

陈东,明朝海盗首领。初在日本萨摩岛主之兄弟部下任书记,后从王直为大头目。屡导倭寇骚扰沿海各地。1555年(世宗嘉靖三十四年)勾结肥前、筑后等地倭寇入侵攻掠南汇、金山、崇明、上海等地。次年,合徐海屯拓林(今上海市奉贤县东南)分掠淮阴、常州、镇...查看全文

陈东甫

陈东甫

朝代:北宋

陈东甫生平不详。吴兴(今属浙江)人。与谭宣子、乐雷发交友赠答。见《阳春白雪》卷六谭宣子《摸鱼儿》题序及乐雷发《雪矶丛稿》。存词三首。...查看全文

陈东

陈东

朝代:北宋

陈东(1086~1127年),字少阳,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出生于一个“自五世以来,以儒嗣其业”的家庭。陈东很早就有声名,洒脱不拘,不肯居于人下,不忧惧自己的贫寒低贱。蔡京、王黼当时用事专权,人们不敢指责,只有陈东无所隐讳忌讳。他参加宴...查看全文

陈与燊

陈与燊

朝代:清朝

陈与燊(1888-1911),福建闽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恨满清政府柔暗误国,投入报界,掌笔政,因持论不利于清廷被禁。1908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学习法律,并加入中国同盟会。1910年,盛宣怀借外资筑路以图私...查看全文

陈与义

陈与义

朝代:北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查看全文

陈上美

陈上美

朝代:唐朝

陈上美(约公元八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号、籍贯、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宣宗大中初前后在世。开成元年,(公元八三六年)举进士,以第二人及第。擅诗,常有佳制,为时人所称。元辛文房称其诗“骨格本峭,但少气耳。”(《唐才子传》卷七)原有集,已佚查看全文

陈三聘

陈三聘

朝代:南宋

陈三聘,宋代诗词家。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梦弼(或写作“?”),南宋吴郡(今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生平事迹无考。工词,有《和石湖词》一卷,入选《强村丛书》传于世。...查看全文

陈三立

陈三立

朝代:近代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查看全文

陈三枪

陈三枪

朝代:南宋

陈三枪(公元?-公元1234年),南宋赣州人,松梓山农民起义军领袖。南宋理宗(赵昀)时赣、闽、粤三省边界地区的农民起义军首领。理宗绍定初率众起义,据赣州(今江西省赣州市、松梓山,以“张魔王”(名已佚传)为领袖,附近农民纷纷参加。他活动于赣、...查看全文

陈之贤

陈之贤

朝代:北宋

朱{日/所}孙,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名人姓氏分类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 P
    Q
    R
    S
    T
    W
    X
    Y
    Z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