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家

明太祖

明太祖

朝代:明朝
 

明太祖一般指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原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鉴于元末的混乱,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惩治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北伐残元;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经过洪武朝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于应天,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葬明孝陵。
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

中文名
朱元璋
别    名
朱洪武、洪武帝、明太祖
国    籍
明朝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
出生日期
1328年(戊辰年)
逝世日期
1398年(戊寅年)06月24日(洪武三十一年)
职    业
皇帝、政治家、军事家
主要成就
推翻蒙元统治,恢复民族平等 
剿灭群雄,驱逐胡元,建立明朝
主要成就
重视农业生产与文化教育,开创洪武之治 
加强中央集权,确立一世一元制 
恢复朝贡体系,提出“不征之国”
代表作品
《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御制皇陵碑》、《周颠仙人传》、《与田兴书》
即位地点
应天(今南京)
在位时间
1368年1月23日—1398年6月24日
即位年龄
40岁
配    偶
马皇后
继承人
朱允炆(惠帝)
爵    位
吴王(1364年—1368年)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裙下之君”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