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和
朝代:三国孙和(224年-253年),字子孝,三国时期吴国皇太子、南阳王,吴大帝孙权第三子,母王夫人(大懿皇后)。会稽王孙亮、景帝孙休的异母兄,吴末帝孙皓生父。史载“帝尤爱幸”,是孙权最宠爱的儿子。
赤乌五年(242年),原太子孙登去世后被立为太子,但不久在南鲁党争事件接连被鲁王孙霸和全公主诬陷后失势,赤乌十三年(250年),孙和的太子之位被废黜,后改封南阳王。建兴二年(253)年,因有传言诸葛恪要迎立孙和为帝,权臣孙峻收缴王玺绶并赐死。孙和长子孙皓即位后于元兴元年(264年)九月,追谥父孙和为文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