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世祖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朝代:元朝
忽必烈(元朝创建者)一般指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术赤一般指孛儿只斤·术赤(历史人物),(约1178-1225),又译拙赤、珠齐、述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长子。蒙古汗国军事将领,追谥元穆宗道宁皇帝。成吉思汗微时,蔑里乞部人以报...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元世祖一般指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1251年,蒙哥任忽必烈为总...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廉希宪(1231年6月26日1280年12月12日),一名忻都,字善甫,号野云。畏兀儿族。大蒙古国至元初著名政治家,其祖上均为高昌世臣。父布鲁海牙,曾任燕南诸路廉访使,遂以官为姓,子孙皆姓廉。廉希宪幼魁伟,举止异凡...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拔都一般指孛儿只斤·拔都(1209年1256年),蒙古族,蒙古以及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成吉思汗之孙、术赤之嫡次子,母亲为弘吉剌部按陈那颜的女儿兀乞旭真可敦。1227年继父汗位,袭封地。1235年,奉大...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赛典赤·赡思丁(1211~1279年) ,元代塔吉克人(元朝统称)政治家。全名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al-Sayyid Shams al-Din‘Umar),今译“赛义德·舍姆斯丁&am...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史天泽(1202年1275年),字润甫,燕京永清(今属河北)人。大蒙古国及元朝初年名将。史天泽少善骑射。勇力过人。元太祖八年(1213年),随父史秉直归降木华黎。元太祖二十年(1225年),接替其兄史天倪都元帅职。不久...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旭烈兀一般指孛儿只斤·旭烈兀(1217年1265年2月8日),蒙古族,成吉思汗之孙、拖雷之子、忽必烈、蒙哥和阿里不哥的兄弟,四人同为拖雷正妻唆鲁合贴尼所生,旭烈兀是伊利汗国的建立者,西南亚的征服者,1258年灭阿拉伯帝国。...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察合台一般指孛儿只斤·察合台(蒙古语:čaγatai Цагадай),成吉思汗次子,又译察合带、察哈歹、茶合带等。成吉思汗正妻孛儿台所生第二子,察合台汗国的创建者。元朝建立后,元世祖追谥...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刘因(1249年1293年),字梦吉,号静修,元雄州容城(今河北徐水县)人,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刘因父祖皆为金朝人,故他自视为亡金遗血,元灭南宋,他屡作哀宋之文,思想感情与元蒙一直格格不入。至元十九年(1282年),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以母病辞官。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朝廷再...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张柔(1190―1268年),字德刚,金末元初时期中国中原地方武装首领之一,易州定兴(今河北定兴河内村)人。世代务农。元太祖八年(1213年)蒙古军南下中原,河北大乱。张柔聚集乡邻亲族数千家结寨自保,金当局任为定兴...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姚枢(1201年1278年)元初政治家、理学家。字公茂,号雪斋、敬斋。原籍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后迁洛阳(今河南洛阳)。少时学习勤奋。金朝末年,蒙古军破许州城,姚枢到燕京投靠杨惟中,被引荐北觐窝阔台汗。1235年...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元成宗一般指孛儿只斤·铁穆耳(1265年10月15日1307年2月10日),元朝的第二位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之孙、皇太子真金第三子。母徽仁裕圣皇后弘吉烈氏。至元三十年(1293年)封皇太孙,总兵镇守漠北。至...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铁穆耳一般指孛儿只斤·铁穆耳(1265年10月15日1307年2月10日),元朝的第二位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之孙、皇太子真金第三子。母徽仁裕圣皇后弘吉烈氏。至元三十年(1293年)封皇太孙,总兵镇守漠北。至...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史九散人朝代:元代史九散人,名樟,字敬先,号散仙,称为史九敬仙,又号史九散人。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人。宫武昌万户。或云史九敬先即大官僚史天泽第九子,元初永清(今属河北)人,历官顺天真定万户。喜庄、列之学,常麻衣草履,自称散仙。此外,据清张大复《寒山堂曲谱》,宋元南戏《东墙记》题名九山书会捷讥史九敬先...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金履祥(1232年1303年),字吉父,号次农,自号桐阳叔子,兰溪(今浙江省兰溪市桐山后金村)人。宋、元之际的学者。为浙东学派、金华学派的中坚,“北山四先生”之一,学者尊称为仁山先生。金履祥,先祖原姓刘,因避讳...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邓牧(12461306),宋末元初道家学者。字牧心,号文行,又号九锁山人,世称文行先生,中国南宋末年至元朝前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年十余岁,读《庄》、《列》,悟文法,下笔多仿古作。及壮,视名利薄之,遍游方外,历览名山。逢寓止,辄杜门危坐,昼夜唯一食。可见邓牧少年时,喜读《庄子》、《列子》等先秦道家...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拖雷一般指孛儿只斤·拖雷(历史人物)(Tului,蒙古语意为镜子,11931232年),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第四子(幼子),尊号“也可那颜”(大官人)。成吉思汗生前分封诸子,拖雷留在父母身边,继承父亲在斡...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阿合马(阿拉伯语:أحمد فناكتي‎、Ahmad Fanākatī,?1282年),人,元世祖忽必烈时的近臣之一,出生于费纳喀忒(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官至宰相。早年生平不详,只知他是察必皇后的父亲按陈那颜的...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长春真人一般指丘处机(1148年1227年),字通密,道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属山东省)人,道教主流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丘处机为南宋、金朝、蒙古帝国统治者以及广大...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陈吊眼(1250~1282年) 一作陈钓眼,即陈大举。云霄民间多呼陈吊,因曾称号“镇闽开国大王”,亦称“陈吊王”。福建云霄南山保牛坑村(今属天窗坪,已淹没于杜塘水库)人。从小喜欢习武,与父文桂、叔桂龙、满...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木华黎(Muqali,1170年1223年),又作木合里、摩和赉、穆呼哩等,大蒙古国成吉思汗铁木真手下骁将、开国功臣,孔温窟洼第五子。生于阿难水东,早年被父亲送给铁木真做“梯己奴隶”。木华黎以沉毅多智、雄勇...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伯颜(1236年1295年1月11日),蒙古八邻部人。元朝大将。曾祖述律哥图、祖阿刺从成吉思汗征战有功,封为八邻部左千户及断事官。伯颜少长于伊利汗国。至元初年,受伊儿汗旭烈兀命奉使入朝,受元世祖忽必烈赏...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王旭(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字景初,东平(今属山东)人。以文章知名于时,与同郡王构、永年王磐并称三王。早年家贫,靠教书为生。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受砀山县令礼遇,被请到县学主持讲席。足迹遍及南北,但一生未入仕,依靠他人资助为生。主要活动于至元到大德年间。有《兰轩集》二十卷,...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高智耀,字显达。元初官吏。河西(今甘肃省西部之地)人。西夏进士,夏亡后隐居贺兰山(位宁夏西,其脉东北行经阿拉善部界尽于黄河西岸)。西夏进士,力主请用儒士,力陈儒术有利于治国,请免儒者之徭役及释放为奴的...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许衡(1209年5月8日1281年3月23日),字仲平,号鲁斋,世称“鲁斋先生”。怀庆路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李封村)人。金末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自幼勤读好学,之后为避战乱,常来往于河、洛之间,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与姚枢及窦默相讲习。...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郝经(12231275年),元初名儒。字伯常,祖籍泽州陵川(今山西陵川),生于许州临颖城皋镇(今河南许昌)。幼遭金末兵乱。金亡后迁居河北,家贫好学,被守帅张柔、贾辅延为宾客,教育诸子,得读两家藏书。曾从学赵复,研习程...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王鹗(1190-1273年),字百一,曹州东明(今山东省东明县,位菏泽县西)人。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状元,授翰林应奉,任职于归德(今河南省商丘县,位今商丘市南)、汝阳(今河南省汝阳县,位临汝县西)等地。累迁尚书省郎中。金...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朱清(1236~1306年)字澄叔,崇明姚沙人。原系杨氏家奴,因不堪其虐待,杀其主而避迹海上。与张瑄结伙贩私盐,后沦为海盗。因此熟悉南北海道诸岛门户。后受宋朝廷招安。宋亡后,朱降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运管军...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少与许谦同师金履祥,与柳贯、吴莱、许谦往来密切。又与黄溍、柳贯、吴莱等往来倡和。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赵复(生卒年不详),字仁甫。元德安(今湖北安陆)人,世称“江汉先生”。元军攻宋时在故乡被俘,为姚枢所发现,偕至燕京(今北京市)建太极书院讲学其中。选取二程、朱熹等遗书八千余卷,广为传播,从此北方始知朱、程...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窦默(11961280年),古代医家名。初名杰,字汉卿,后改名,字子声,元初理学家,金针灸医家。他的“流注八穴”、“补泻在于手指”、“莫如用针”、“气至沉紧”等针灸学说,对后世针灸医家颇有影响,对针灸学的发展...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郑光祖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即公元1264年),字德辉,汉族,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郑光祖从小就受到戏剧艺术的熏陶,青年时期置身于杂剧活动,享有盛誉。但他的主要活动在...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阿老瓦丁,回族,西域木发里人也。至元八年(一二六八)世祖遗使徵炮匠於宗王阿不哥,王以阿老瓦丁、亦思马因应诏。二人举家驰驿至京师,给以官舍,首造大炮,竖於五门前。帝命试之,各赐衣段。善造炮(投石机)。...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王文统,元初政治家。字以道。金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人。金朝末年举经义进士。为学不局限于儒家﹐喜读权术﹑谋略之书。金亡前后,王文统以所学权谋之术游说诸侯,后投奔益都行省李璮,被留为幕僚。中统元年...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吴仁卿,名弘道,号克斋。至顺元年(一三三○)前以府判致仕,他还担任过知县。金台蒲阴(今河北安国市)人。曹本、《说集》本、孟本《录鬼簿》均作名仁卿、字弘道,唯天一阁本《录鬼簿》作名弘道。孙楷第《元曲家考略》据元人许善胜大德五年(一三○一)《史州启札》序,作仁卿名弘道,遂成定论。邵曾祺《元明北杂剧总目考...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黄华(?~1284年),元初福建农民起义首领。宋末元初政和(今福建省政和县,位建瓯县东北)人。1278年(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曾号召盐民并联合建安(今福建省建頣县,位南平市东北)括苍(今浙江省丽水县,位青田县西北)等地...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杨镇龙,元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首领。宁海(今浙江省宁海县,位嘉兴市南)人。1289年(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六年)春,以白莲教号召率众起义,以玉山(今江西省玉山县,位浙江省江山县西)为根据地,攻占海宁,建大兴国,国号大兴...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许夫人(1252年1282年),姓陈名淑桢,福建莆田人、闽广招抚使、参知政事陈文龙之女,因嫁给许汉青为妻,故俗称“许夫人”。元初畲民起义女英雄,福建农民起义军女首领。1278年(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联合建宁(今...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阿里不哥一般指孛儿只斤·阿里不哥(蒙古文Аригбөх,拉丁文Ariq Böke,约1219年―1266年),又译阿里布哥,蒙古贵族。元睿宗拖雷第七子,元宪宗蒙哥及元世祖忽必烈之弟。蒙哥在位时,阿里不哥...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董文炳(1217-1278) 元初大臣。藁城(今河北省藁城县,位石家庄市东)人。字彦明,为元初大臣。有子董德馨。父董俊降为左都副元帅,守藁城,后董俊战死于围汴(今河南省开封市)之战役。父死后,他袭为藁城令。1253...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黄公望(1269-1354),元代画家。本姓陆,名坚,汉族,江浙行省常熟县人。后过继永嘉府(今浙江温州市)平阳县(今划归苍南县)黄氏为子,居虞山小山,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中年当过中台察院椽吏,后皈...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镇海即田镇海(1169年-1251年),畏兀儿人,走遍天下的大富商,成吉思汗功臣之一。原名沙吾提,中原名称是镇海,俗姓田,经商于漠北。寄居克烈部,因此称为克烈人,正史说他是景教徒,也有人说他是穆斯林。成吉思汗被王...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窝阔台一般指孛儿只斤·窝阔台(公元1186年公元1241年12月11日),蒙古帝国大汗,史称“窝阔台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公元1225年受封于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建...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元太宗一般指孛儿只斤·窝阔台(公元1186年公元1241年12月11日),蒙古帝国大汗,史称“窝阔台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公元1225年受封于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建...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也速该一般指孛儿只斤·也速该(1134~1170年),蒙古族乞颜部军事首领。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之父,出征后在一次与塔塔尔部落的战争中俘虏塔塔尔部的首领铁木真兀格,此时恰逢妻子诃额仑生...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蒙哥(蒙古帝国大汗)一般指孛儿只斤·蒙哥(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蒙古帝国大汗,史称“蒙哥汗”。1251年7月1日至1259年8月11日在位。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拖雷长子,其四弟即元世祖忽必烈...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朱震亨(1281~1358年),字彦修,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人。金元四大家中,朱震亨所出最晚。他先习儒学,后改医道,在研习《素问》、《难经》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访求名医,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第子罗知悌,成为融诸...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赵岩朝代:元代赵岩,字鲁瞻,号秋巘。长沙(今属湖南省)人,寓居溧阳(今属江苏省)。生卒年不详。宋代丞相赵葵后代。早年遭遇鲁王(雕阿不刺,弘吉刺氏贴木之子)诬谤而退居江南。赵岩长于诗,在太长公主前曾立赋八首七律,大受赞赏,得公主赏赐甚盛。而其出门即将金银器皿皆碎而为分,惠官中从者及寒士(元孔静斋《至正...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张可久(约1270~约1350),字小山(《录鬼簿》);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现存小令800余首,...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王冕(1287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有《竹斋集》3...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博尔术一般指阿儿剌·博尔术(11621226年?),蒙古名将、成吉思汗“四俊”开国元勋之首。原名孛儿楚。由于相助少年成吉思汗夺回被盗的爱马,成为其属下。最早加入蒙古军,为蒙古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张雨(1283~1350),元代诗文家、词曲家、书画家、茅山派道士。旧名张泽之,又名张嗣真;字伯雨,号贞居之,又号句曲外史。钱塘(浙江杭州)人。博学多闻,善谈名理。诗文、诗文、书法、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意。曾从虞集受学,诗才清丽。年二十弃家为道士,居茅山,道名嗣真,道号贞真子,又自号句曲外史。...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揭傒斯(1274~1344年)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人。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卢世荣,名懋,字世荣,以字行。大名人。阿合马专政期间,世荣以贿赂进用,为江西榷茶运使,后以罪废。阿合马死后,元廷之臣讳言财利事,均不能符合世祖的财政需求。于是,总制院使桑哥“荐卢世荣有才术,谓能救钞法...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胡三省(1230年~1302年),字身之,宁海(今浙江宁海)人,中国宋元之际史学家。南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历任县令、府学教授等职。应贾似道召,从军至芜湖,屡有建言,贾似道专横不用。后隐居不仕。自宝佑四年(1256)开始专...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贯云石(1286~1324)元代散曲作家,著名诗人、散文作家。元朝畏兀儿人,精通汉文。字浮岑,号成斋,疏仙,酸斋。出身高昌回鹘畏吾人贵胄,祖父阿里海涯为元朝开国大将。原名小云石海涯,因父名贯只哥,即以贯为姓。自号酸斋。初因父荫袭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让爵于弟,北上从姚燧学。仁宗时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王实甫(约1260-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信苴日(?~1284) 元代云南大理土官。姓段氏,名实,也作段日。僰人(今白族)。大理国末主段兴智之弟(一作其子)。1253年(宪宗蒙哥三年)忽必烈统一大理,杀权臣高祥,以其兄段兴智主其国事,兴智令他治理国事,不久,兴智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