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赵匡义(939年-997年),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后,赵光义登基为帝。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赵光义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997年),赵光义去世,庙号太宗。
朝代:北宋
杨延德即杨春,字延德,杨家将小说、戏曲及民间传说中人物;金刀老令公杨业的第五子,故称“杨五郎”。官封宣威将军、殿前司马、步军都指挥使。金沙滩一战中只剩下自己单独应战,最后寡不敌众,削发假装僧人...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种世衡(985年―1045年),字仲平,洛阳人,大儒种放之侄,北宋将领、种家军开山人,官至东染院使、环庆路兵马钤。种世衡为总领西北军务的范仲淹一手提拔。招抚羌人,筑城安边,并巧施离间计,除去西夏皇帝李元昊的...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刘筠(公元971年- 公元1031年)字子仪,大名(今属河北)人。宋真宗咸平元年(公元998年)进士。初授馆陶县县尉,后为翰林学士承旨、权判都省。又以龙图阁直学士再知庐州。死后谥文恭。文与杨亿齐名,当时号称“杨...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张咏朝代:北宋张咏(9461015),字复之,号乖崖,谥号忠定,宋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人。亦称张忠定、张乖崖,太平兴国年间进士。累擢枢密直学士,真宗时官至礼部尚书,诗文俱佳,是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尤以治蜀著称。他的文集被命名为《张乖崖集》。...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魏野朝代:北宋魏野(960~1019),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北宋诗人。他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诗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但诗风清淡朴实,并没有艰涩苦瘦的不足。他一生清贫,却又不随波逐流,为后人称道。代表诗作有《寻隐者不遇》等。...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元德皇后李氏,又成元德李皇后(943年-977年)宋太宗妃嫔,真定人,乾州防御使李英之女。元德皇后李夫人(943年997年12月),陇西郡夫人、追封贤妃、皇太后,生汉恭宪王赵元佐、滕国公主、宋真宗赵恒。中文名元德...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毛珝,字元白,号吾竹,三衢(令浙江衢州)人。有诗名于端平年间,著有《吾竹小稿》一卷,李龚为之作序,比之为唐诗人沈千运,约略可知其人生平风貌。事见宋李龚《吾竹小稿序》。诗选【甲午江行】...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清豁朝代:宋代清豁(?-976),生年不详,宋初福建漳州保福院僧。俗姓张,泉州(今属福建省)人。他博学能文,精通佛典,以高行受知于武宁军节度使陈洪进,以名上宋太祖,赐号曰性空禅师。...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滕宗谅(990年-1047年),字子京,河南洛阳人,北宋官员,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为世人所知,岳阳楼的双公祠中有范仲淹与滕子京的雕像(右)。在岳州做过太守。他做太守时,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王禹傅朝代:北宋王禹僻(9541001),字元之,进士出身,北宋文学家,济州巨野(今巨野县城内王街)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成武县主簿,长洲知县,迁大理评事,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章怀皇后(968年-989年),潘氏,宋真宗赵恒第一任妻子,大名人,北宋名将、忠武军节度潘美之八女。另一说为潘美五子惟熙之女,为惟熙娶秦王女所生。中文名潘氏别 名莒国夫人,庄怀皇后,章怀皇后国 籍北宋民...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章惠皇后(984~1036年),杨氏,益州郫县人。宋真宗的皇后,宋仁宗的养母。祖父杨瑫,父杨知俨,弟杨知信,隶禁军,为天武副指挥使。本 名不详别 称庄惠皇后字 号章惠皇后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出生地益...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蒨桃朝代:北宋蒨桃,约生活于宋太祖建隆至宋真宗乾兴(960~1022)年间。北宋名相寇准的侍妾,淑灵能诗,以《呈寇公》诗闻名...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聂冠卿,(9881042)字长孺,歙州新安(今安徽省歙县)人。嗜学好古,手不释卷;尤工诗。...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