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后主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
朝代:五代
花见羞(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妃子)一般指王淑妃(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妃子)(?-947年),王氏,邠州人,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宠妃,也是五代第一美女。 花见羞姓王,人们却叫她“花见羞”。花见羞...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詹琲,号凤山山人,人称年德居士,安溪县崇信里多卿乡(今祥华乡美西村人),约生于后汉乾祐三年(950年)。代陈洪进撰《献地表》纳土归宋,追封靖贞侯。父詹敦仁。詹琲生长于书香世家,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有文学修养,尤长于诗。宋王朝建立(960年)后,闽地漳、泉二郡仍为陈洪进所管领。陈洪进因形势所迫,...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李后主即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周世宗一般指后周世宗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祖父柴翁、父柴守礼是当地望族。柴荣从小在姑丈郭威家长大,因谨慎笃厚被...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刘旻(北汉开国君主)一般指刘崇(北汉开国君主)(895年-954年),又名刘旻,太原沙陀人,五代十国时期北汉开国君主,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弟。刘崇早年嗜赌无赖,后入伍为军卒,因刘知远的缘故,累升为河东马步军都指挥使。...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后周世宗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祖父柴翁、父柴守礼是当地望族。柴荣从小在姑丈郭威家长大,因谨慎笃厚被郭威收为养子,...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王延羲(?―944年),本名王延义,后改名王延羲、王曦(又作王羲),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闽太祖王审知少子,闽嗣主王延翰和闽太宗王延钧之弟,闽康宗王继鹏的叔叔,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君主,939年944年在位。王延羲于王...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延寿(公元904~975年),唐末五代时僧人。净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俗姓王,讳延寿,字冲元。浙江余杭人。年十六,曾献《齐天赋》于吴越王钱镠。后曾为余杭库吏,又迁华亭镇将,督纳军需。他因为自幼信佛,戒杀放生,文...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刘赟(yūn)(公元?~951年2月24日),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养子,未即位就被废黜后毒死,且葬处不明。刘承佑于公元950年11月被郭允明杀死后,群臣决定立刘知远子、前开封尹刘承勋为帝。这时,刘承勋正重病卧床不起,又改...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晋高祖一般指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即后晋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是为(后)晋高祖。年轻时朴实稳重,寡言笑,喜兵书,重李牧、周亚夫之行事,隶属李克用义子李嗣源帐下,时后梁朱温与李克用...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即后晋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是为(后)晋高祖。年轻时朴实稳重,寡言笑,喜兵书,重李牧、周亚夫之行事,隶属李克用义子李嗣源帐下,时后梁朱温与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即后晋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是为(后)晋高祖。年轻时朴实稳重,寡言笑,喜兵书,重李牧、周亚夫之行事,隶属李克用义子李嗣源帐下,时后梁朱温与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冯道(882年-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五代宰相。冯道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孟昶(chǎng)(919年―965年7月12日),初名孟仁赞,字保元,祖籍邢州龙岗(今河北邢台沙河孟石岗),生于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934年965年)。明德元年(934年),孟知祥去世...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周太祖(后周皇帝)一般指郭威(后周太祖)(904年-954年),字文仲,别名郭雀儿。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五代时期后周建立者(951年954年在位)。曾为后汉的邺都留守,后汉隐帝刘承祐“厌为大臣所制”,派人前...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董源(943-约962年),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进贤县)人,董源、李成、范宽史上并称北宋三大家,南唐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擅画山水,兼工人物、禽兽。...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南唐中主一般指李璟(南唐中主)(916-961年8月12日),初名景通,曾更名瑶,字伯玉。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李璟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后周太祖郭威(904年-954年),字文仲,别名郭雀儿。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五代时期后周建立者(951年954年在位)。曾为后汉的邺都留守,后汉隐帝刘承祐“厌为大臣所制”,派人前往邺都去谋杀郭威,从而...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李璟(916-961年8月12日),初名景通,曾更名为瑶,字伯玉。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李璟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楚、闽二国。他在位时,南唐疆土最大。不过李璟奢侈无度,导致政治腐败,国力下降。李璟好读书,多才艺。常与宠臣...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周娥皇(936年-965年),南唐司徒周宗长女,十九岁时,入宫为妃,得到后主李煜恩宠。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册封周娥皇为国后。乾德二年(964年),周娥皇因病逝于瑶光殿,时年二十九岁,谥昭惠,葬于懿陵,史称大周后。周...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李守贞(?949年),五代时后晋大臣。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位洛阳市东北、黄河北岸)人。初为本郡牙将,后晋高祖石敬塘即位,拜客省使,升宣徽使。出帝石重贵时,杨光远叛乱,以平叛为名,导契丹入侵平乱,而他则以义成军节...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王峻(902年-953年),字秀峰,相州人。父王丰,官乐营使。 王峻善歌唱,镇州节度使张筠很欣赏他的才能,后归赵岩。赵岩被杀,王峻投靠后唐三司使张延朗。不久,张延朗被杀,王峻归刘知远。刘知远称帝后,拜王峻为客将...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周行逢(916年―962年),朗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出生于农家。五代时期曾任武平节度使。应募为楚主马希萼部静江军卒,与王进逵、潘叔嗣、张文表等人结为“十兄弟”,在十人中最有计谋。行逢积功成为的军校,后...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杨溥(900年938年12月23日),南吴太祖杨行密四子,南吴烈祖杨渥、南吴高祖杨隆演之弟,五代十国时期南吴君主。920年(武义二年)杨隆演去世,杨溥为徐温所迎继吴王位,921年,改元顺义。927年(顺义七年),即皇帝位,改元...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幸夤逊,五代后蜀臣。一作幸寅逊,又作辛夤逊。夔州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人,一作成都人。仕五代后蜀。初为茂州录事参军。时后主酷好击毬驰骋,左右多不敢谏,夤逊上疏劝谏之。迁新都令,历司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出知武信军府,加史馆修撰,改给事中、翰林学士,加工部侍郎,判吏部三铨事,领简州刺史。后蜀亡,降...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徐昌图(约公元965年前后在世)莆田市城厢区延寿人,一作莆阳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约宋太祖乾德年中前后在世。徐寅曾孙,与兄徐昌嗣并有才名。五代末以明经及第,初仕闽陈洪进(仙游人,时任清源军节度使)归宋,陈遣其奉《纳地表》入宋进贡。太祖留之汴京,命为国子博士,迁殿中丞。昌图好作词,风格隽美,为五代词...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后周恭帝柴宗训(953年9月14日―973年4月6日),后周世宗柴荣第四子,五代时期后周最后一位皇帝。广顺三年八月初四日(953年9月14日),出生于澶州府第。显德六年(959年)六月癸未日,制授特进左卫上将军,封梁王,食邑...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张遇贤(?-943年),博罗(广东)人。五代时南汉农民起义军领袖。初为小吏。出生在博罗一巫家,自称是第十六罗汉。公元942年,在循州(广东龙川)杀刺史刘传,被推为首领,称中天大国王(一作中天八国王),年号永乐。署...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刘承祐一般指刘承佑,后汉隐帝刘承祐(公元930年3月28日―公元951年1月2日),沙陀族,后汉最后一位皇帝,高祖刘知远和李皇后之子。公元948年―公元950年在位,后汉高祖乾祐元年(公元948年),刘知远死后,刘承祐即位...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和凝(898-955年),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梁贞明二年(916)进士。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杜重威(?-948年),因避后晋出帝讳,又名杜威,朔州(今山西省朔县)人,五代后晋大臣。晋高祖石敬瑭的妹婿,封舒州刺史。先后率军讨伐张从宾、范延光、安重荣,以功被拜为潞州节度使,加平章事,后升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后汉隐帝刘承祐(公元930年3月28日―公元951年1月2日),沙陀族,后汉最后一位皇帝,高祖刘知远和李皇后之子。公元948年―公元950年在位,后汉高祖乾祐元年(公元948年),刘知远死后,刘承祐即位,沿用后汉高祖年号乾...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邓洵美(?─?),字号不详。连州(今属广东省)人。五代后晋天福八年(943)癸卯科或五代后汉乾祐元年(948)戊申科王溥榜进士第三人。同榜有李昉、孟宾于等。及第后邓洵美任湖南节度使周行逢幕府巡官。他只是看重邓洵美的名气,一直都没有重用过他。李昉曾私下南来与洵美相会,同年好友数年不见,感慨万千。两人相...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韩煕载(902-970年)五代十国时南唐官吏。字叔言,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后唐同光进士。父李光嗣,为平卢军节度副使,被后唐明宗所杀,他逃奔江南。及李昪即位,授秘书郎。李璟即位,迁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魏仁浦(911969年)字道济,卫州汲(今河南卫辉市)人。五代后周至北宋初年宰相。历官后晋小吏、后周枢密都承旨、中书侍郎、平章事,居高位而不念私怨,宋初,进位右仆射,从征太原中途病死。他为人清静俭朴、宽容...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钱佐(928年947年),原名钱弘佐,字元佑(一作字祐),吴越文穆王钱元瓘第六子,母许氏,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君主,941年―947年在位。天福六年(941年),钱元瓘去世,钱佐继位。钱佐温和谦恭,喜好读书,礼贤下士,勤理政务。曾...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孔谦(?-926年) 五代时后唐大臣。魏州(今山东省临清市、另说河北省魏县)人。初为吏,书算,后唐庄宗李存勋以魏博任度支使,后任租庸副使、租庸使。他善于聚敛钱财。李氏与朱梁长年用兵,他在筹措军需用品中...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刘晟(920年958年9月18日),原名刘洪熙,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皇帝,南汉高祖刘龑第四子,南汉殇帝刘玢之弟。光天二年(943年),刘晟杀兄刘玢自立,改元应乾。刘晟继位后,诛杀大臣、兄弟,数年之间,刘家被他诛杀殆尽。又任...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高继冲(公元943973年12月11日),字成和(一作字赞平),五代十国末期南平国君主。为高保融之长子,高保勗之侄。高保勗病死后继位(其叔高保勗于公元962年11月病死,他于同月继位)。建隆四年(963年),宋军假道南平,趁机...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刘承钧一般指刘钧(北汉睿宗)(926年-968年8月23日),原名刘承钧,沙陀族人,后来定居并州晋阳,北汉世祖刘旻次子,五代十国时期北汉第二任君主,954年968年在位。乾祐七年(954年),刘旻去世,刘钧为辽国册封为帝。天会...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唐末五代时人,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一作南阳(今属河南)人。年十四,登进士第。已而入蜀,从王建,官翰林学士承旨,进文思殿大学士,拜司徒,蜀亡,随王衍降唐。未几,复事孟氏,与欧阳烔等五人以小词为孟昶所赏。《花间集》称毛司徒,著有《前蜀纪事》《茶谱》,词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国维辑《毛司徒词》一卷。...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刘钧(926年-968年8月23日),原名刘承钧,沙陀族人,后来定居并州晋阳,北汉世祖刘旻次子,五代十国时期北汉第二任君主,954年968年在位。乾祐七年(954年),刘旻去世,刘钧为辽国册封为帝。天会十二年(968年),刘钧去世,谥...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安重荣,五代时朔州(今属山西省)人,任后晋成德军节度使,石敬瑭降契丹,自称儿皇帝,重荣以此为辱,遂起兵声讨石敬瑭,次年因战败而身亡。其子安德裕从小被其部下秦习所收养,喜好读书,博贯文史,精《礼》、《传》,后...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李筠(?960年),初名荣,避周世宗柴荣名讳,改名筠,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五代时后周大将,官拜昭义节度使,驻守泽、潞、沁,为一方重镇。赵匡胤篡周建宋后,遣使慰谕。李筠并不买账,反而当着御使的面在郭戚画像前涕...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慕容彦超(?-952年),曾冒姓阎,号阎昆仑,沙陀族,后汉大将,刘知远同母异父弟。初事后唐明宗李嗣源,为军校,累迁至刺史。后任镇宁军节度使,徙镇泰宁,因智诈而为郭威所忌。郭威起兵后,败逃兖州。后周广顺二年,联络南...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刘坦(?─?),字号、籍贯不详。后周世宗显德五年(958)戊午科状元。曾为淮扬李重进书记,嗜酒。李曾经命令酒库管理人员:只要刘坦有客,无论需要多少酒,一律供给。没想到管酒库的官吏非常吝啬,每次领酒都很难。刘坦一气之下,大书一绝于官厅墙上。...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王延政(?―951年),人称十三郎,原籍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闽太祖王审知之子,闽嗣主王延翰、闽太宗王延钧、闽康宗王延羲的弟弟,五代十国时期闽国末代君主。在位三年称恭懿王,国亡被俘,后事不明。中文名王延政...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钟谟,字仲益。南唐政治人物。祖籍会稽(今绍兴)人,后徙崇安(今属福建),最后侨居金陵(今南京)。南唐李璟时为翰林学士,进礼部侍郎,判尚书省,坐事被贬耀州司马。著作皆佚,《全唐诗》收遗诗三首。...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扈载,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人。字仲熙。生于五代后梁龙德二年(922),卒于五代后周显德四年(957)。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状元。授职校书郎,值史馆。后迁监察御史。...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花蕊夫人,五代十国女诗人、后蜀后主孟昶妃子,姓徐(一说姓费),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得幸蜀主孟昶,封慧妃,赐号花蕊夫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代表作《述国亡诗》。...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毛熙震,约公元九四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蜀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后晋高祖天福中前后在世。曾为后蜀秘书监。熙震善为词,今存二十九首,(见《唐五代词》)辞多华丽。 本 名毛熙震字 号不详所处时代后晋...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李花开,五代后汉时伶人。隐帝乾祐二年(949)作诗咏陈州夫子庙之破败,陈州防御使李榖遂出俸以修之。事迹见《五代史补》卷五。《全唐诗》存诗1首【孔庙口号】。...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李归唐,生平无考。《全五代诗》卷六四作楚人,未详所据。《全唐诗》收《失鹭鸶》诗一首,出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卷四三。中文名李归唐民 族汉职 业诗人代表作品《失鹭鸶》...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江为,约公元950年前后在世,字以善,五代时建州人,其先宋州考城人,文蔚之子,避乱家建阳。...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李弘臬(?-951),唐末五代十国时南楚国官员、学士,官至尚书左仆射,御史大夫,上柱国。...查看全文
朝代:五代
孙鲂(940年前后在世),字伯鱼,江西乐安(全唐诗作南昌)人,为五代南唐著名诗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