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后梁太祖时期
后梁太祖时期

后梁太祖朱温(852年-912年),汉族。五代梁朝第一位皇帝,又名朱全忠、朱晃,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县)人,幼年随其父朱诚学习五经。咸通十一年(870年)他参加了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先后攻陷洛阳、长安等地,大大动摇了唐王朝的统治地位。中和二年(882年)他归附唐军,与李克用等联合镇压义军。因他镇压义军有功,唐僖宗赐名全忠,任河南中行营招讨副使,次年拜汴州刺史出武军节度使,继而又进封梁王。他以河南为中心,极力扩大势力,逐渐推异,藩镇成了唐末最大的割居势力。天复元年(901年)他率军进入关中,控制了

黄巢

黄巢

朝代:唐朝

黄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侍翁,父为菊花连句,翁思索未至,随口应曰: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巢父怪,欲击巢。乃翁曰:孙能诗,但未知轻重,可令再赋一篇。巢应之曰: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查看全文

唐庄宗

唐庄宗

朝代:五代

唐庄宗一般指李存勖(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开国皇帝),后唐庄宗李存勖(xù,一作“勗”)(885年-926年),小字亚子,代北沙陀人,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代时期后唐开国皇帝,晋王李克用之子。唐光启元年正月(885年12月...查看全文

李澣

李澣

朝代:唐朝

李澣,[约公元九四o年前后在世](全唐诗作瀚)字不详,京兆万年人,李涛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辽穆宗应历末。与兄涛俱有才望。后唐天成中(公元九二八年左右)进士。(辽诗话云:澣登科,在和凝榜下。按凝登进士,在梁贞明二年。此从全唐诗)仕晋为中书舍人。入辽授翰林学士,历工部侍郎,累迁礼部尚书、宣政殿学士。兄...查看全文

李存勖

李存勖

朝代:五代

后唐庄宗李存勖(xù,一作“勗”)(885年-926年),小字亚子,代北沙陀人,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代时期后唐开国皇帝,晋王李克用之子。唐光启元年正月(885年12月)生于晋阳宫,天佑五年(908年)继晋国王位,之后经过...查看全文

李存孝

李存孝

朝代:五代

李存孝(858―894年),代州飞狐(今山西灵丘)人,本姓安,名敬思,沙陀族。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将,武艺非凡,勇猛过人。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将。李存孝是晋王李克用麾下一员...查看全文

裴休

裴休

朝代:唐朝

裴休朝代:唐代裴休(791-864)唐朝一代名相。字公美,汉族,河内济源(今河南济源)人,祖籍河东闻喜(今山西运城闻喜)。官至吏部尚书,封河东县子,赠太尉。善文章,工书,以欧、柳为宗。寺刹多请其题额,河南鲁山亦多题铭。为晚唐著名书家,然存世书迹仅一件。泐潭形胜地,祖塔在云湄。浩劫有穷日,真风无坠时。...查看全文

熊皦

熊皦

朝代:唐朝

熊皦(一作皎)九华山人,因系九华山(在今安徽青阳县)人,故号九华山人。远不忘君,志在忧国的熊皦生平:后唐青泰二年(935年)进士。后晋中市初,曾为廷州剌史刘景岩从事。熊皦为人多智,忠于朝廷。他发现刘景岩跋扈难制、野心勃勃,就劝其离开边地,奏请内调。当刘景岩派他入朝时,他又乘机向朝廷奏言:景岩不宜在边...查看全文

韦庄

韦庄

朝代:五代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时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时,召韦庄为判官,奉使入蜀...查看全文

李茂贞

李茂贞

朝代:五代

李茂贞(856年-924年),原名宋文通,字正臣,深州博野(今河北蠡县)人。唐末至五代时期藩镇、军阀,官至凤翔、陇右节度使,封岐王。初入镇州博野军,以军功升任队长,之后所属军队击败了黄巢的部将尚让,宋文通以军功迁...查看全文

朱友圭

朱友圭

朝代:五代

后梁庶人朱友圭,小字遥喜。他是后梁太祖朱温的一个小儿子。他的母亲的姓氏已经失去记载,她本来是亳州(今安徽亳州)的一个军妓。唐末僖宗光启年间(公元885年至888年),朱温在亳州作战期间,召见并宠幸了朱友...查看全文

李忱

李忱

朝代:唐朝

唐宣宗李忱(chén)(810年-859年),汉族,唐朝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外)(846年859年在位),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穆宗李恒异母弟。初名李怡,长庆元年(821年),封光王。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死后,李忱为...查看全文

唐宣宗

唐宣宗

朝代:唐朝

唐宣宗一般指李忱(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宣宗李忱(chén)(810年-859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外,846年859年在位),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初名李怡,长庆元年(821年),封光王。...查看全文

陆扆

陆扆

朝代:唐朝

陆扆朝代:唐代陆扆(847905),初名允迪,字群文,祥文,陆赞、陆贽族孙。原籍嘉兴,客居于陕西。唐光启二年(八八六)从僖宗幸南山,第进士,为巡官。累官至翰林学士、中书舍人。陆扆工属辞,文思敏捷。昭宗曾作赋,诏学士皆和,扆最先就,昭宗赞叹说:贞元时陆贽、吴通玄兄弟善内廷文书,后无继者,今朕得之。乾宁...查看全文

崔颂

崔颂

朝代:唐朝

崔颂朝代:唐代崔颂(919968),字敦美,河南偃师人。父协,后唐门下侍郎、平章事。汉初,加朝散阶,副右散骑常侍张煦册钱俶为吴越王。梁末,协尝使两浙,至是,越人美之,赠贿甚厚。及还,值周祖入京师,为军士剽夺悉尽。世宗镇澶渊,择僚佐,颂与王朴、王敏中皆中其选,以颂为观察判官,赠金紫。世宗尹京,拜司封员...查看全文

朱全忠

朱全忠

朝代:五代

朱全忠即朱温(852年-912年),汉族。五代梁朝第一位皇帝,又名朱全忠、朱晃,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县)人,幼年随其父朱诚学习五经。咸通十一年(870年)他参加了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先后攻陷洛阳、长安等...查看全文

梁太祖

梁太祖

朝代:五代

梁太祖朱温(852年-912年),汉族。五代梁朝第一位皇帝,又名朱全忠、朱晃,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县)人,幼年随其父朱诚学习五经。咸通十一年(870年)他参加了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先后攻陷洛阳、长安等地...查看全文

柳公权

柳公权

朝代:唐朝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柳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李听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查看全文

朱温

朱温

朝代:五代

朱温(852年-912年),汉族。五代梁朝第一位皇帝,又名朱全忠、朱晃,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县)人,幼年随其父朱诚学习五经。咸通十一年(870年)他参加了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先后攻陷洛阳、长安等地,大大动...查看全文

杜荀鹤

杜荀鹤

朝代:唐朝

杜荀鹤(约846约906年),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 (按应作《五代...查看全文

施肩吾

施肩吾

朝代:唐朝

施肩吾(公元780年-861年),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杭州府新城县招贤贤德乡(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洞桥镇贤德村)人毕业于武盛县(现桐庐县分水镇)他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是集诗人、道学家、台湾澎湖的第一位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传奇人物。施肩吾幼年家贫,好学的他不畏劳苦,每日上山识字...查看全文

张果老

张果老

朝代:唐朝

张果老朝代:唐代张果老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八仙之中年龄最大的一位神仙,在中国民间有广泛影响,他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张果老(张果),本为邢州广宗的道人,他姓张名果,号通玄先生,其思想主要以《道德经》、《妙真经》、《黄庭经》、《参同契》为主,是唐朝有名的炼丹家,养生家,还是个哲学家。据记载,张果老是唐朝...查看全文

温庭筠

温庭筠

朝代:唐朝

温庭筠(约812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天山西省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查看全文

李行言

李行言

朝代:唐朝

李行言朝代:唐代李行言(生卒、籍贯不详)。唐宣宗在位期间(846859),曾任泾阳县(治今泾阳县)令。有一次,宣宗李忱外出打猎,途中遇到一位砍柴的樵夫,宣宗问是哪个县人,答说:泾阳县人。又问:县令是谁?答说:叫李行言。再问:为官怎么样?答说:李县令脾气固执,禀性耿直,有几十个盗贼躲藏在一个军官家中,...查看全文

阡能

阡能

朝代:唐朝

阡能,唐末成都西部农民起义军首领。或作千能、忏能。安仁(今四川大邑东南)人。原为邛州(治今邛崃)衙吏,因公事误期,惧刑出逃,聚众起义,月余得众万余人。转战于邛、雅(治今雅安西)二州间,连克城邑。蜀中农...查看全文

郑畋

郑畋

朝代:唐朝

郑畋(tin)(825年-883年),字台文,荥阳人,唐朝宰相、诗人,桂管观察使郑亚之子。郑畋出身于荥阳郑氏,考中进士后在藩镇幕府为官。咸通五年(864年),郑畋进入朝廷,累官至户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后因错被贬为梧州刺史。唐僖宗即位后,郑畋被召回朝中担任兵部侍郎。乾符四年(877年),郑畋任门下侍...查看全文

刘崇龟

刘崇龟

朝代:唐朝

刘崇龟朝代:唐代刘崇龟[唐],字子长,滑州胙(今河南延津)人。咸通六年进士。曾任起居舍人,礼部、兵部二员外。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春,河东节度使郑从谠镇守太原,奏请刘崇龟为度支判官、校检吏部郎中、御史中丞,赐金紫。中和三年(883年)入朝为官,为兵部郎中,拜给事中。唐昭宗大顺年间(890年--8...查看全文

高季兴

高季兴

朝代:五代

高季兴(858年-929年),原名高季昌,字贻孙,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又称荆南)开国君主。高季兴早年曾为朱温义子朱友让的家奴,后被朱友让收为义子,成为朱温的亲随牙将。后因破凤翔救唐...查看全文

郭崇韬

郭崇韬

朝代:五代

郭崇韬(约865年-926年),字安时,代州雁门人。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宰相、名将、军事家、战略家。历仕两代三主,奇袭灭梁以某议佐命之臣功居第一,赐铁券,恕十死。及平巴蜀,宣畅军威几至极尽。一旦被谗,首领莫保。...查看全文

袁郊

袁郊

朝代:唐朝

袁郊朝代:唐代袁郊,字之仪,朗山人,滋之子也。咸通时,为祠部郎中。昭宗朝,为翰林学士。诗四首,皆为咏物诗,但其写法与同样以写咏物诗著称的罗隐有所不同,后者多直接从所咏物本身出发,结合一些有关的俗谚常理,反用其义,以达到引人深思的效果;而之仪的诗多结合神话历史故事,挖掘新意,给人以悠远奇幻的感觉,如《...查看全文

王建

王建

朝代:五代

王建(847年918年),字光图,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五代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于唐末加入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因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后被排挤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后不断发展势力,逐渐...查看全文

李嗣源

李嗣源

朝代:五代

后唐明宗李嗣源(867年-933年),代北沙陀人,生于应州金城(今山西应县),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原名邈吉烈,称帝后改名李亶。李嗣源是晋王李克用养子,以骁勇知名,后辅佐庄宗李存勖建立后唐。他在后唐灭...查看全文

李克用

李克用

朝代:五代

李克用(856年908年),神武川新城人。唐末将领、军阀,沙陀族人。别号“李鸦儿”(其军队主力亦称“鸦军”)。因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其父朱邪赤心,唐懿宗赐姓名李国昌,李克用早年随父出征,常冲锋陷阵,军中...查看全文

尚让

尚让

朝代:唐朝

尚让,生卒年不详,唐末农民战争领导人之一,后叛降唐。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尚让、王仙芝、让兄尚君长在长垣 (今河南长垣东北)发动起义。黄巢与王仙芝分军作战后,他随仙芝转战南方。五年二月,仙芝战死,他率...查看全文

裴皞

裴皞

朝代:唐朝

裴皞朝代:唐代裴皞,字司东,系出中眷裴氏,世居河东为望族。皞容止端秀,性卞急,刚直而无隐,少而好学,苦心文艺,虽遭乱离,手不释卷。唐光化三年,擢进士第,释褐授校书郎,历谏职。梁初,当路推其文学,迁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唐庄宗时,擢为礼部侍郎,后以语触当事,改太子宾客,旋授兵部尚书,以老致仕。天福初,起...查看全文

刘崇

刘崇

朝代:五代

刘崇(895年-954年),又名刘旻,太原沙陀人,五代十国时期北汉开国君主,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弟。刘崇早年嗜赌无赖,后入伍为军卒,因刘知远的缘故,累升为河东马步军都指挥使。后汉建立后,官至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查看全文

李昊

李昊

朝代:五代

李昊,五代时后蜀大臣。字穹佐。后蜀后主朝宰相。唐末兵乱,他为蜀将刘知俊所得。他前后仕蜀五十年,掌管财、政大权,妓妾无数,十分奢侈。在前蜀后主王衍时,他时为翰林学士,为前蜀写投降后唐的降表。在后蜀...查看全文

梁震

梁震

朝代:五代

梁震,生卒年不详,邛州依政人。唐末五代时为荆南(后称南平)割据政权的头号智囊。大约在唐末时,梁震进士及第,后梁代唐后,梁震不愿为朱全忠效力,于是回归家乡,途经江陵时,荆南节度使高季兴爱其才华,强行把他留下,准备任命他为节度判官。因高季兴曾经为奴,因此梁震并不愿意作他的下属,极力推辞,但又怕惹来杀身之...查看全文

皮日休

皮日休

朝代:唐朝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查看全文

康成训

康成训

朝代:唐朝

康成训,唐朝将领。字敬辞。灵州(宁夏宁武西南)人。宣宗时,为天德军防御史,升义武节度使。公元864年,南诏来攻。他作为岭南西道节度使至邕州,率各道兵击南诏。甫诏兵为六万,他遣六道兵共万人拒之,缺乏准...查看全文

李群玉

李群玉

朝代:唐朝

李群玉朝代:唐代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查看全文

杨损

杨损

朝代:唐朝

杨损,字子默,以荫受官,为蓝田尉。三迁京兆府司录参军,入为殿中侍御史。家在新昌里,与宰相路岩第相接。岩以地狭,欲易损马厩广之,遣人致意。时损伯叔昆仲在朝者十余人,相与议曰:家门损益恃时相,何可拒之?损曰:非也。凡尺寸地,非吾等所有。先人旧业,安可以奉权臣?穷达,命也。岩不悦。会差制使鞫狱黔中,乃遣损...查看全文

段思平

段思平

朝代:五代

段思平(893年944年),即大理太祖,白族,大理喜睑(今喜洲)人,一说为剑川永旁人,大理国的缔造者、开国皇帝。段思平家族世代为南诏武将,父段保隆为南诏布燮。后晋天福二年(937年),任通海节度使,因受大义宁国主杨干...查看全文

刘沧

刘沧

朝代:唐朝

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刘沧为公元8...查看全文

储嗣宗

储嗣宗

朝代:唐朝

储嗣宗朝代:唐代储嗣宗,唐诗人。储光羲曾孙。润州延陵(今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登进士第,曾任校书郎。到过北方边塞,有《随边使过五原》诗,与顾非熊、顾陶友善。崇仰王维,受王维、储光羲影响,善写山林幽景,多发尘外之思,缺乏社会内容。元辛文房谓其为诗苦思梦索,所谓逐句留心...查看全文

杨夔

杨夔

朝代:唐朝

杨夔,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光化末(约公元900年)前后在世。唐文学家,自号弘农子,弘农(今河南灵宝)人。能诗,工赋善文,与杜荀鹤、康饼、张乔、郑谷等为诗友,以《冗书》驰名士大夫间。昭宗时与殷文圭、杜荀鹤、康軿、夏侯淑、王希羽等同为宣州节度田頵上客。时杨行密势威甚盛,夔知頵力不足以抗杨行密,著《...查看全文

张乔

张乔

朝代:唐朝

张乔(生卒年不详),池州(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张乔隐居九华山,池州人也。有高致,十年不窥园以苦学。诗句清雅,迥少其伦。当时东南多才子,如许棠、喻坦之、剧燕、吴罕、任涛、周繇、张蠙、郑谷、李栖远与乔,亦称十哲...查看全文

朱邪赤心

朱邪赤心

朝代:唐朝

朱邪赤心一般指李国昌(后唐献祖)(?-887年)本名朱邪赤心,字德兴,唐朝末年沙陀部首领,朱邪执宜之子,袭父职为阴山府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朔州刺史。大中年间,以战功迁蔚州刺史、云州守提使。咸通十年,任太...查看全文

王式

王式

朝代:唐朝

王式,唐末将领。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祖恕,官扬州,遂居扬州。初以门荫为太子正字,累迁殿中侍御史。因通过郑注求见宦官王守澄,被弹劾,出为江陵少尹。宣宗时迁晋州刺史,救灾颇多全活。大中十二年(858),任...查看全文

郭正一

郭正一

朝代:唐朝

郭正一朝代:唐代郭正一,字不详,定州鼓城人,郡望系出中山。(《旧唐书》作彭城人。从《新唐书》),生年不详,卒于唐睿宗永昌元年(补疑年录及历代名人年谱作生于周建德元年,卒于唐永徽四年,年八十二岁,不确。此从中国文学者生卒考及参《旧唐书》本传)少以文辞称。贞观时,由进士历弘文馆学士。永淳中,迁中书侍郎、...查看全文

罗隐

罗隐

朝代:唐朝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查看全文

杨渥

杨渥

朝代:五代

杨渥(886年908年6月9日),字奉天,南吴太祖杨行密长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吴君主,905年908年在位。杨行密在位时任牙内诸军使,杨行密晚年,被任命为宣州观察使。905年,杨行密去世时,虽对他不满意,但因其他的儿子年...查看全文

王仁裕

王仁裕

朝代:唐朝

王仁裕,生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秦州上邦(天水市秦城区)人的王仁裕(字德荤),正处于唐末这样一个大分裂的时代。公元905年的秦州,处于攻杀凤翔节度使李昌符、自己做了节度使并且自封为陇西郡王、歧王的李茂贞的天地,这时王仁裕二十六岁,为李茂贞属下秦州节度使李继祟幕僚秦州节度判官。也是从这个时...查看全文

刘仁瞻

刘仁瞻

朝代:五代

刘仁瞻一般指刘仁赡(900-957年),字守惠,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五代时期南唐大将。仕南唐,累官武昌节度使,徙清淮军节度使,镇寿州。周师入淮,仁赡坚守不下。会病甚,其副使孙羽以城降,世宗命舁至帐前,赐以玉带御马,拜...查看全文

萧遘

萧遘

朝代:唐朝

萧遘朝代:唐代萧遘(gu)(?-887年),字得圣,祖籍南兰陵(今江苏武进),唐朝宰相,中书侍郎萧置之子。萧遘出身于兰陵萧氏齐梁房,进士及第,历任校书郎、太原从事、右拾遗、起居舍人、播州司马、礼部员外郎、考功员外郎、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职。黄巢之乱时,萧遘随唐僖宗入蜀,被拜为宰相,担任中书...查看全文

杨行密

杨行密

朝代:五代

杨行密(852年―905年),字化源,原名行愍,庐州合肥(今安徽长丰)人,唐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奠基人。唐乾宁二年(895年),封弘农郡王。天复二年(902年),进封吴王。杨行密于江淮举起割据大旗,遏止朱温...查看全文

陈蓬

陈蓬

朝代:唐朝

陈蓬,唐僖宗乾符年间(874年---879年)驾船至霞浦,定居于霞浦县州洋乡后岐村。据《霞浦县志》记载:陈蓬,号白水仙。乾符(874年十一月至879年十二月)间,驾舟从海上来,家于后岐。尝题所居云:竹篱疏见浦,茅屋漏通星。又云:石头磊落高低结,竹户玲珑左右开。与林嵩有诗文之雅,后不知所之。嵩之孙秘书...查看全文

赵在礼

赵在礼

朝代:五代

赵在礼(882年-947年),字干臣,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五代时期将领。初事刘仁恭家族。后投李存勖,为效节指挥使。926年魏州兵变,被推为首领,自称兵马留后。旋与李嗣源合兵南下入洛阳。李嗣源即位,拜邺都留...查看全文

卢汝弼

卢汝弼

朝代:唐朝

卢汝弼,字子谐,范阳人。景福进士。今存诗八首。(《才调集》作卢弼),登进士第,以祠部员外郎、知制诰,从昭宗迁洛。后依李克用,克用表为节度副使。其诗语言精丽清婉,辞多悲气。诗八首,皆是佳作,尤以《秋夕寓居精舍书事》和《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两首为最善。《秋夕寓居精舍书事》写秋日乡思,依情取景所取...查看全文

王审知

王审知

朝代:五代

王审知(862年925年),字信通,又字详卿,唐淮南道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威武军节度使王潮之弟,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建立者。王审知初与兄王潮跟随王绪,后王潮废杀王绪,诸将便拥戴他为首领。公元897年(乾宁四年)王...查看全文

刘隐

刘隐

朝代:五代

刘隐(873年―911年),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封州(今广东新兴县)刺史刘谦长子,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岭南藩镇,南汉政权奠基人。刘谦死后代任封州刺史。天祐元年(904年),授任清海节度使,据有田林(今广西田林)、彬县(今湖...查看全文

 371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历朝历代名人大全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