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懿宗李漼(833年12月28日-873年8月15日)大和七年农历十一月十四日,生于籓邸,唐朝第十七位皇帝(除去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漼,唐宣宗长子。唐宣宗驾崩,被宦官迎立为帝,是为唐懿宗。在位14年,终年41岁。死后葬简陵,谥号昭圣恭惠孝皇帝。唐懿宗是唐朝倒数第四个皇帝,其即位后,虽然“器度沈厚,形貌瑰伟”“洞晓音律,犹如天纵”,但游宴无度、沉湎酒色,以致政治腐败,唐朝政局更加风雨飘摇,亦导致大中之治的成果消失。
朝代:唐朝
晋国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裴度出身河东裴氏的东眷裴氏,为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宪宗时累迁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陈陶[唐](约公元八四一年前后在世)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鄱阳剑浦人。(全唐诗作岭南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唐武宗会昌初前后在世。工诗,以平淡见称。屡举进士不第,遂隐居不仕,自称三教布衣。(公元八五三年左右)避乱入洪州西山。咸通中,(公元八六六年左右)严撰节度江西,尝往山中,每谈辄竟...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恭僖皇后,唐穆宗妃子(8世纪-845年),王氏,名不详,为唐朝唐穆宗妃、唐敬宗生母,后被追谥为皇后。王氏出身越州,父王绍卿,为婺州金华县令,母张氏。幼得侍帝东宫,生敬宗。长庆时,册为妃。敬宗立,825年被封为皇太...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裴休朝代:唐代裴休(791-864)唐朝一代名相。字公美,汉族,河内济源(今河南济源)人,祖籍河东闻喜(今山西运城闻喜)。官至吏部尚书,封河东县子,赠太尉。善文章,工书,以欧、柳为宗。寺刹多请其题额,河南鲁山亦多题铭。为晚唐著名书家,然存世书迹仅一件。泐潭形胜地,祖塔在云湄。浩劫有穷日,真风无坠时。...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唐宣宗李忱(chén)(810年-859年),汉族,唐朝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外)(846年859年在位),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穆宗李恒异母弟。初名李怡,长庆元年(821年),封光王。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死后,李忱为...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唐宣宗一般指李忱(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宣宗李忱(chén)(810年-859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外,846年859年在位),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初名李怡,长庆元年(821年),封光王。...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唐武宗一般指李炎(唐武宗)(公元814年7月1日―公元846年4月22日),本名李瀍,后改名炎。唐穆宗李恒第五子,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异母弟。初封颍王,累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公元840年正月,文宗病重...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唐武宗(公元814年7月1日―公元846年4月22日),本名李瀍,后改名炎。唐穆宗李恒第五子,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异母弟。初封颍王,累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公元840年正月,文宗病重,仇士良、鱼弘志矫...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太和公主(唐宪宗女太和公主)一般指定安公主(唐宪宗女定安公主),唐宪宗第十女,母不详。始封“太和公主”,归国后晋为“定安大长公主”。她是第三位、也是唐代最后一位和亲回纥(回鹘)的正牌公主。长庆元年(...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澄观(唐朝华严宗僧人)一般指澄观法师(佛教华严宗四祖)(738839年),字大休,俗姓夏侯。唐代高僧,被尊为华严宗四祖。俗姓夏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1岁从本州宝林寺霈禅师出家。757年(至德二年)从妙善寺常照...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柳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李听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贾耽(730年805年10月26日),字敦诗,沧州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曹魏太尉贾诩之后,唐代著名地理学家、宰相,历仕玄、肃、代、德、顺、宪六朝。天宝十载(751年),贾耽登明经第。乾元元年(758年),任临清尉,累擢汾州刺史...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施肩吾(公元780年-861年),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杭州府新城县招贤贤德乡(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洞桥镇贤德村)人毕业于武盛县(现桐庐县分水镇)他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是集诗人、道学家、台湾澎湖的第一位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传奇人物。施肩吾幼年家贫,好学的他不畏劳苦,每日上山识字...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温庭筠(约812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天山西省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行言朝代:唐代李行言(生卒、籍贯不详)。唐宣宗在位期间(846859),曾任泾阳县(治今泾阳县)令。有一次,宣宗李忱外出打猎,途中遇到一位砍柴的樵夫,宣宗问是哪个县人,答说:泾阳县人。又问:县令是谁?答说:叫李行言。再问:为官怎么样?答说:李县令脾气固执,禀性耿直,有几十个盗贼躲藏在一个军官家中,...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杜光庭(850933),字圣宾,号东瀛子,缙云人。唐懿宗时,考进士未中,后到天台山入道。僖宗时,如为供奉麟德殿文章应制。随僖宗入蜀,后来追随前蜀王建,官至户部侍郎。赐号传真天师。晚年辞官隐居四川青城山。一生著作颇多,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青城...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郑注(?835年),绛州翼城(今山西省翼城县,位于绛县东北)人,唐代大臣。本姓鱼,冒姓郑氏,时称“鱼郑”。为人诡谲狡险,处世微贱,以医术游江湖,得宠于襄阳节度使李愬,又转识王守澄。太和八年(834年)九月,唐文宗身患风疾...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王智兴朝代:唐代王智兴(758年-836年),字匡谏,怀州温县(今属河南)人,左武卫将军王靖曾孙,右金吾卫将军王瑰之孙,太子詹事王缙之子,唐朝官员、将领。王智兴少时以骁勇果敢著称,初任徐州亲兵。建中二年(781年),淄青节度使李纳谋叛,进攻徐州。王智兴受命进京求援,使徐州之围得以解除,从此成为徐州独...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易重朝代:唐代易重,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字鼎臣。生卒年不详。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乙丑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七人。复试落第七人。考官:左谏议大夫陈商。这是继卢肇之后宜春在三年之内所出的第二位状元,一时传为佳话。易重后官至大理寺评事。该科榜发时张濆为状元,易重名列第二,进士及第二十七人。名...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康成训,唐朝将领。字敬辞。灵州(宁夏宁武西南)人。宣宗时,为天德军防御史,升义武节度使。公元864年,南诏来攻。他作为岭南西道节度使至邕州,率各道兵击南诏。甫诏兵为六万,他遣六道兵共万人拒之,缺乏准...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王德妃,唐文宗李忱妃嫔之一。德妃王氏生庄恪太子李永。后王德妃失宠,母子先后因杨贤妃的诬告而死。王氏早年的事迹已不可考,只知道她在820年代生下唐文宗的长子李永。大和四年(830年)春正月戊子,李永...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群玉朝代:唐代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同昌公主一般指卫国文懿公主(849年-869年),唐懿宗长女,母郭淑妃。初封同昌公主,下嫁韦保衡。公主自幼被父亲视为掌上明珠,宠溺无比。咸通九年出嫁,礼仪甚盛,倾宫中珍玩以为资送,府第窗户皆饰以杂宝,井栏药臼...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令狐楚(766或768~837)令狐绹之父,唐代文学家、政治家、诗人。汉族,字壳士。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先世居敦煌(今属甘肃),初唐名臣令狐德棻后代。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登进士第。唐宪宗时,擢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出为华州刺史,拜河阳怀节度使。后为皇甫镈推荐,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入为...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刘沧为公元8...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储嗣宗朝代:唐代储嗣宗,唐诗人。储光羲曾孙。润州延陵(今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登进士第,曾任校书郎。到过北方边塞,有《随边使过五原》诗,与顾非熊、顾陶友善。崇仰王维,受王维、储光羲影响,善写山林幽景,多发尘外之思,缺乏社会内容。元辛文房谓其为诗苦思梦索,所谓逐句留心...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高铢朝代:唐代高铢,元和六年登进士第。穆宗即位,入朝为监察御史,累迁员外郎、吏部郎中。太和五年,拜给事中。七年,为外官监考使。八年十月,文宗用国子助教李仲言为侍讲,铢率谏官伏阁论曰:仲言素行纤邪,若听用,必乱国经。上令中使宣谕曰:朕要仲言讲书,非有听用也。是岁,先旱后水,京师谷价腾踊;彗星为变,举选...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仇士良(781年843年),字匡美,循州兴宁(今广东兴宁)人,唐朝宦官。宪宗、文宗时任内外五坊使,后升左神策军中尉兼左街功德使。甘露事变后,加特进、右骁卫大将军。他乘皇帝昏庸、朋党相争之机,玩弄权术,稳步高升...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白敏中朝代:唐代白敏中(792年-861年),字用晦,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祖籍太原,唐朝宰相,刑部尚书白居易从弟。白敏中进士及第,早年曾入李听幕府,后历任大理评事、殿中侍御史、户部员外郎、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唐宣宗继位后,白敏中以兵部侍郎加同平章事头衔成为宰相,后改任中书侍郎兼刑部尚...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王式,唐末将领。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祖恕,官扬州,遂居扬州。初以门荫为太子正字,累迁殿中侍御史。因通过郑注求见宦官王守澄,被弹劾,出为江陵少尹。宣宗时迁晋州刺史,救灾颇多全活。大中十二年(858),任...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崔铉(生卒年不详),字台硕,博州(今山东聊城)人,唐朝宰相,义成军节度使崔元略之子。崔铉出身于博陵崔氏大房,进士及第,早年曾历任荆南掌书记、左拾遗、知制诰、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等职。会昌三年(843年),崔铉以中书侍郎之职拜相,因与李德裕不睦,被罢为陕虢观察使。大中三年(849年),再次拜相,大中...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裴淑,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继妻。约生活于唐顺宗永贞至文宗太和(805~835)年间。字柔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出身士族,有才思,工于诗。稹官迁会稽(今浙江省绍兴),赋诗相慰淑《初除浙东,妻有阻色,因以四韵晓之》:嫁时五月归巴地,今日双旌上越州。兴庆首行千命妇,会稽旁带六诸侯。海楼翡翠闲相逐,镜水鸳...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张巡(708年757年11月24日),字巡,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新唐书》本传载为邓州南阳)。唐玄宗开元末年,张巡中进士,历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县令、真源县令。安史之乱时,起兵守雍丘,抵抗叛军。至德二载(757...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唐懿宗一般指李漼(833年12月28日-873年8月15日)大和七年农历十一月十四日,生于籓邸,唐朝第十七位皇帝(除去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漼,唐宣宗长子。唐宣宗驾崩,被宦官迎立为帝,是为唐懿宗。...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唐懿宗李漼(833年12月28日-873年8月15日)大和七年农历十一月十四日,生于籓邸,唐朝第十七位皇帝(除去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漼,唐宣宗长子。唐宣宗驾崩,被宦官迎立为帝,是为唐懿宗。在位14...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郑颢朝代:唐代郑颢,字奉正,唐朝的荥阳(今河南郑州境内)人。后落籍河清(今河南孟津)生年不详,卒于大中十四年(公元860年)。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郑颢在京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考中状元。郑颢为唐宪宗宰相郑絪之孙。登第后任右拾遗,诏授银青光禄大夫。宣宗三年(公元849年)充翰林学士。宣宗为...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晚唐诗人、名将、军事家。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其一生辉煌之起点为866年率军收复交趾,破蛮兵20余万。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期间正值黄巢大起义,高骈多次重创起义军。被唐僖宗任命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后中黄巢缓兵之计,大将张璘阵亡。高骈由此不敢再...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朱景玄,唐朝武宗会昌(841-846)时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元和初应进士举,曾任咨议,历翰林学士,官至太子谕德。诗一卷,今存十五首。编撰有〈唐朝名画录〉。〈唐朝名画录〉是一部以分品列传体编写的断代画史,开创历代画史编写的先河,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编者以神、妙、能、逸四品品评诸家,其中神、妙、...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林嵩朝代:唐代林嵩,字降神(一作降臣,又字雄飞),长溪赤岸(今霞浦县松港街道赤岸村)人。约生于唐宣宗(李忱大中二年(848年)。自幼天资聪颖,好学有大志,懿宗李漼的咸通(860873年)中,在灵山(今福鼎市太姥山西脉,后名草堂山)筑草堂(茅屋)刻苦自学。僖宗李儇乾符二年(875年),历尽艰险赴长安(...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聂夷中[唐](约公元八七一年前后在世),字坦之,唐末诗人,其籍贯有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两种历史记载。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七零年前后在世。咸通十二年(871)登第,官华阴尉。到任时,除琴书外,身无余物。其诗语言朴实,辞浅意哀。不少诗作对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进行了深...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王弘立(?-869年) ,唐末庞勋起义军将领。庞勋攻占徐州(今江苏省徐州市)及其周围郡县,他随庞勋部将刘行及驻军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位蚌埠市东南)。时庞勋派兵进攻水路要道泗州(今安徽省泗县,位固镇县...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崔胤(853904年),唐清河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人,字昌遐,一说字垂休。右仆射崔从之孙,工部侍郎崔慎由之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进士及第,多次升迁后官拜御史中丞。景福二年(893年),官拜宰相。与朱温相结,想要靠朱...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马戴(799869),字虞臣,唐曲阳(今江苏省东海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据《唐诗三百首新注》记载,马戴,子虞臣,《唐才子传》作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并云:[早耽幽趣,既乡里当名山,秦儿一望,结茅堂玉女洗头盆下,轩窗甚僻。]意思是结茅屋於玉女峰下。武宗会昌进士。在太原幕府中因直言被贬龙阳尉,后逢赦...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殷尧藩(780855),浙江嘉兴人。唐朝诗人。唐元和九年(814)进士,历任永乐县令、福州从事,曾随李翱作过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绩。他和沈亚之、姚合、雍陶、许浑、马戴是诗友,跟白居易、李绅、刘禹...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绅(772846),汉族,字公垂,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曾孙。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今属江苏)惠山寺读书。唐代宰相、诗人。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谭峭(860或873年968或976年),男,字景升,唐末五代著名道家学者,从小爱好黄老诸子后长大成为道士。泉州府清源县(今属莆田市华亭)人。幼而聪慧,博闻强记。及长辞家出游,足迹遍及天下名山,后随嵩山道士十余年,得...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袁不约朝代:唐代袁不约[唐](约公元八三五年前后在世)字还朴,新登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末前后在世。长庆三年,(公元八二三年)登进士第。太和中,以平判入等调官。李固言在成都,辟为幕官,加检校侍郎。不约著有诗集一卷。生平事迹散见罗隐《东安镇新筑罗城记》、《云溪友议》卷中、《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训(?-835年),本名仲言,字子训,后改名训,字子垂,祖籍陇西,唐朝宰相,右仆射李逢吉从子。李训出身于陇西李氏姑臧房,进士及第,早年曾入河阳幕府,因罪流放象州,遇赦得还。后投奔郑注,得到大宦官王守澄的推荐,被引入...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唐彦谦朝代:唐代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省吏,shěnglㄕㄥˇㄌㄧˋ,指唐宋时在中央政府及三馆任职的官吏。新唐书裴坦传》:坦见休(裴休),重愧谢,休勃然曰:此令狐丞相之举,休何力?顾左右索肩舆亟出,省吏眙骇,以为唐兴无有此辱,人为坦羞之。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馆职常苦俸薄,而吏人食钱甚厚。周子充作正字时,尝戏曰:岂所谓省官不如省吏耶...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杨嗣复朝代:唐代杨嗣复(783848年),字继之或继子(《新唐书》为继文),穆宗时的户部尚书杨于陵次子,东汉太尉杨震之后(第五子杨奉一脉)与杨虞卿为族兄弟。八岁能文,主考官权德舆录为进士,二十岁登博学宏词科,受到宰相武元衡赏识,皆权德舆门生,情义相得,进退取舍,多与之同。累迁中书舍人。由户部侍郎擢尚...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贾岛(779~843年),字阆(读浪)仙,人称诗奴,又名瘦岛,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崔居俭(870939),清河人也。祖蠡、父荛皆为唐名臣。居俭美文辞,风骨清秀,少举进士。梁贞明中,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唐庄宗时,为刑部侍郎、太常卿。崔氏自后魏、隋、唐与卢、郑皆为甲族,吉凶之事,各著家礼。至其后世子孙,专以门望自高,为世所嫉。明宗崩,居俭以故事为礼仪使,居俭以祖讳蠡,辞不...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翱(772~844年),字习之,唐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人。是西凉王李暠的后代。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李翱是唐德宗贞元年间进士,曾历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考功员外郎、礼部郎中、中书舍人、桂州刺史...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裴铏xng,唐(约公元八六O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初前后在世。咸通中,(公元八六七年左右)为静海军节度使高骈掌书记,加侍御史内供奉。唐僖宗乾符五年(公元八七八年)以御史大夫为成都节度副使,作题《文翁石室诗》。裴铏著有《传奇》三卷,《新唐书艺文志》多记神仙恢谲之事。其中《聂隐娘...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徐凝,唐代诗人,浙江睦州分水人,生卒年均不详,与诤友张祐(792?-853?)年岁相当,与白居易、元稹同时而稍晚。元和间(806-820)有诗名。明人扬基《眉庵集》卷五长短句体赋诗云:李白雄豪妙绝诗,同与徐凝传不朽。徐诗102首,五七言绝句占了96首,其中五言绝句16首,七言绝句80首,七绝高手亦。...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大虔晃,大彝震之弟,唐代渤海国第十二代国王。在位期间857年至871年,大仁秀之孙,大新德之子,大彝震的弟弟。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二月,受唐册封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忽汗州都督、渤海国王。是...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杨凝式(873年-954年),字景度,号虚白,陕西华阴人,居洛阳。生于唐懿宗咸通十四年,卒于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年),享年八十二岁。唐昭宗时进士,官秘书郎,后历仕后梁、唐、晋、汉、周五代,官至太子太保,世称“杨少师...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