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唐睿宗时期
唐睿宗时期

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初名李旭轮、李轮,唐朝第五位皇帝,唐高宗第八子,唐中宗同母弟。李旦早年历封殷王、冀王、相王、豫王,于嗣圣元年(684年)被立为皇帝,但仅是母亲武则天的傀儡。他在武周建立后,被降为皇嗣,后复封为相王,参与神龙政变。景云元年(710年),唐隆政变,李旦被再次拥立为皇帝。他宠信妹妹太平公主,致使公主干政,与太子李隆基争权。先天元年(712年),禅位于李隆基,退为太上皇。李旦前后两次登基,共在位八年余,但真正掌权仅有两年,称太上皇四年。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

朝代:唐朝

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人,祖籍陇西上邽,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查看全文

刘幽求

刘幽求

朝代:唐朝

刘幽求朝代:唐代刘幽求(655年-715年),冀州武强(今河北武强)人,唐朝宰相。刘幽求进士出身,武周时期官至朝邑尉。710年(景云元年),刘幽求辅佐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拥立唐睿宗,封尚书右丞,徐国公。后进拜侍中,获赐铁券。712年(先天元年),刘幽求谋诛太平公主,因事泄流放岭南。先天政变后,又被...查看全文

魏玄同

魏玄同

朝代:唐朝

魏玄同,定州鼓城人,魏征家族原籍后裔之一,魏玄同的巨鹿始祖为巨鹿太守魏歆,魏玄同曾被封为巨鹿县男。举进士,累转司列大夫。因与上官仪文章属和配流岭外。上元初赦还。工部尚书刘审礼荐玄同有时务之才...查看全文

张仁愿

张仁愿

朝代:唐朝

张仁愿(?-714年),原名仁亶,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临渭区)人,唐朝宰相、名将。张仁愿文武全才,曾任殿中侍御史,后任肃政台中丞,检校幽州都督,击退突厥默啜可汗的进犯,兼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唐中宗继位后,张仁愿被...查看全文

于志宁

于志宁

朝代:唐朝

于志宁(588年-665年),字仲谧,雍州高陵(今陕西高陵)人,唐朝宰相,北周太师于谨曾孙。于志宁原为隋朝冠氏县长,后投奔唐朝,担任渭北道行军元帅府记室、天策府从事中郎,位列秦王府十八学士。后任太子左庶子、太子...查看全文

刘知几

刘知几

朝代:唐朝

刘知几朝代:唐代刘知几(661年-721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举进士。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开始担任史官,撰起居注,历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骑常侍等职,兼修国史。长安三年与朱敬则等撰《唐书》八十卷,神龙(705年~707年)时...查看全文

高常侍

高常侍

朝代:唐朝

高常侍即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别名:高常侍,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查看全文

赵惠宗

赵惠宗

朝代:唐朝

赵惠宗,硖州人,通晓法箓;认为养育形体之道是伪道,颐养精神之道方为真道,强调修行应舍伪存真,并以此勉励道众及后世门人。天宝末,忽积薪自焚,坐火中,诵度人经。火既烬,其下草犹绿。得遗简,有诗二首。遗简诗(赵惠宗)生我于虚,置我于无。至精为神,元气为躯。散阳为明,合阴为符。形为灰土,神为仙居。众垢将毕,...查看全文

萧至忠

萧至忠

朝代:唐朝

萧至忠(?-713年),兰陵(今山东兰陵)人,唐朝宰相,秘书少监萧德言曾孙。萧至忠出身兰陵萧氏皇舅房,早年曾任畿尉,后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因依附武三思被擢升为御史中丞,改任吏部侍郎。景龙元年(707年),萧至忠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景龙三年(709年),升任侍中,依附于皇后韦氏。唐隆政...查看全文

张楚金

张楚金

朝代:唐朝

张楚金朝代:唐代张楚金,张道源族子,并州祁人也。少有志行,事亲以孝闻。初,与兄越石同预乡贡进士,州司将罢越石而荐楚金,辞曰:以顺则越石长,以才则楚金不如。固请俱退。时李勣为都督,叹曰:贡士本求才行,相推如此,何嫌双居也。乃俱荐擢第。,高宗时累迁刑部侍郎。仪凤年,有妖星见,楚金上疏,极言得失。高宗优纳...查看全文

崔莺莺

崔莺莺

朝代:唐朝

崔莺莺,小说、戏剧中的人物,生于河北博陵,最早出现于唐代元稹的小说《莺莺传》,《莺莺传》描写的是张生对崔氏始乱终弃的故事,文章的最后说崔氏小名莺莺,元稹的《莺莺传》为后代西厢故事之祖,金代董解元在《莺莺传》基础上作《西厢记诸宫调》,把张生对莺莺始乱终弃的事改编成张崔二人自由恋爱的故事,元代王实甫又在...查看全文

颜令宾

颜令宾

朝代:唐朝

颜令宾是唐代名妓,不但能奏乐唱歌,吟诗作画,而且熟知古今名人轶事,谈吐风雅多趣,气质又特别高贵娴雅,她一出场总能带来满室春风,使每位客人都兴致勃勃。颜令宾待客对达官显贵并不十分热衷,但对文人雅士却非常礼遇,因此有许多文人名士朋友,彼此诗文酬唱,常能与他们通宵达旦地品诗清谈。当时长安的文人都以能参加颜...查看全文

张谔

张谔

朝代:唐朝

张谔朝代:唐代张谔,唐人。中宗景龙中登进士第。历任陈王掾。玄宗开元中,从岐王李范游,赋诗相娱。后贬山茌丞。工诗,颇为时所称(《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年里贯均未详。景龙二年(708)登进士第,开元中官至太祝。岐王李范好学工书,雅爱文士,博与间朝隐、刘庭埼、郑繇等皆游其门,篇题唱和。时玄宗禁诸王与...查看全文

孙过庭

孙过庭

朝代:唐朝

孙过庭(646~691年),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名虔礼,以字行。吴郡富阳(今浙江富阳)人,一作陈留(今河南开封)人。曾任右卫胄参军、率府录事参军。胸怀大志,博雅好古。擅楷书、行书,尤长于草书,取法王羲之、王献...查看全文

李龟年

李龟年

朝代:唐朝

李龟年,唐时乐工,李龟年善歌,还擅吹筚篥,擅奏羯鼓,也长于作曲等。和李彭年、李鹤年兄弟创作的《渭川曲》特别受到唐玄宗的赏识。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到江南,每遇良辰美景便演唱几曲,常令听者泫然而泣。...查看全文

高适

高适

朝代:唐朝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查看全文

杜审言

杜审言

朝代:唐朝

杜审言(约645-约708),字必简,出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官修文馆直学士。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查看全文

李元嘉

李元嘉

朝代:唐朝

李元嘉朝代:唐代李元嘉(618-688年)唐高祖第十一子,母为宇文昭仪,唐太宗李世民异母弟,李唐宗室、画家,妃为房玄龄之女。武德四年,封为宋王,徙封徐王。贞观六年,赐实封七百户,授潞州刺史。九年,授右领军大将军。十年,改封韩王,授潞州都督。二十三年,加实封满千户。修身洁己,内外如一,当代诸王莫能及者...查看全文

郑昈

郑昈

朝代:唐朝

郑昈朝代:唐代郑昈,字景辉,连江人。天顺间,以贡为叙州通判。性廉介,义不入人一钱。同事有绘《一堂和气图》者,其人墨,昈手裂之当道右。富民诬人以戍,昈力白其冤。满九载,罢归,名其室曰:释锄。暇则泼墨自遣。其子以故宅湫隘,不可以宾,隔巷构三楹,方上梁,见彩帛悬焉,问何从来,对曰:往叙州归时,百姓奔送者昈...查看全文

苏颋

苏颋

朝代:唐朝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尚书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查看全文

李贞

李贞

朝代:唐朝

李贞(627年-688年10月12日),唐太宗第八子,母燕德妃。官至太子太傅,被先后封为汉王、原王、越王。武则天当政时,李贞因起兵失败而饮毒自尽。开元五年(716年),唐玄宗将李贞、李冲重新改葬,追谥号为敬。曾任徐...查看全文

霍小玉

霍小玉

朝代:唐朝

霍小玉,唐代传奇小说《霍小玉传》女主角。霍小玉的母亲郑净持本是唐玄宗时霍王爷家的歌舞妓,因容貌秀美被霍王爷纳为侍妾。就在郑净持身怀六甲之时,“安史之乱”爆发,霍王爷战死,王府家人作鸟兽散。...查看全文

苏世长

苏世长

朝代:唐朝

苏世长,父苏振,北周封为建威县侯。11岁时,上书北周武帝,武帝惊异,特召见他。世袭父爵。入隋,为长安令,大业未年为都水少监。唐开国,历任陕州长史,天策府军谘祭洒。苏世长机辩博学,敢于直言,多次劝说太祖李渊...查看全文

李重茂

李重茂

朝代:唐朝

李重茂(695年-714年),即唐殇帝,又称“唐少帝”,唐中宗李显第四子,生母不详。圣历三年(700),封北海王,后进封温王。景龙四年(710),唐中宗被毒死后,为韦后所立,而形同傀儡,实权均属韦后。同年,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诛...查看全文

李章

李章

朝代:唐朝

李章,男,河北人,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飞,一作飞卿,恐误。排行十八。其先中山(今河北定州)人。德宗贞元时登进士第,曾在东平李师古幕。文宗大和末,为成都少尹。事迹散见《本事诗》,《唐诗纪事》卷五九,《太平广记》卷三四〇、卷三四一,《登科记考》卷二七。章武性聪明,博学好古,工文学,有名于时。《全唐...查看全文

韦丹

韦丹

朝代:唐朝

韦丹朝代:唐代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州县十官,卖以取赀。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还为容州刺史。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刘辟反,议者欲...查看全文

王德真

王德真

朝代:唐朝

王德真朝代:唐代王德真,雍州(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岳州刺史王武宣之子。永隆元年(680年),唐高宗任命王德真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与裴炎、崔知温同时为相。同年九月,王德真被罢去宰相,改任相王府长史。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去世,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光宅元年(684年),武则天废...查看全文

高弁

高弁

朝代:唐朝

高弁朝代:唐代高弁,字公仪,濮州雷泽人。弱冠,徒步从种放学于终南山,又学古文于柳开,与张景齐名。至道中,以文谒王禹偁,禹偁奇之。举进士,累官侍御史。谏修玉清昭应宫,降知广济军。寻以户部判官试开封府进士,私发糊名,夺二官。稍复知单州、邢州、盐铁判官。河决澶州,请弛堤防,纵水所之,可省民力,且以扼契丹南...查看全文

细奴逻

细奴逻

朝代:唐朝

细奴逻,南诏王,父舍龙,原居住于哀牢(今云南省保山县),为了躲避仇人,迁居到蒙舍诏(今云南省巍山县境内的个部落)。公元649年,细奴逻称南诏王,以巍山(今云南巍山县境内)为首府。公元653年,细奴逻敬服唐朝的高度文...查看全文

明崇俨

明崇俨

朝代:唐朝

明崇俨,洛州偃师人,唐高宗时期的政治人物,其祖先是平原士族,世代在南朝为官,南朝梁国子祭酒明山宾五世孙。父亲明恪,豫州刺史。其人容貌俊秀,风姿神异,出身士族,却精通巫术、相术和医术。年少时,父明恪任安...查看全文

苏良嗣

苏良嗣

朝代:唐朝

苏良嗣(606年-690年),雍州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朝宰相,巴州刺史苏世长之子。苏良嗣出身于武功苏氏,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周王府司马、洛州长史、冀州刺史、荆州长史、雍州长史、工部尚书。武则天临朝,苏良嗣...查看全文

任翻

任翻

朝代:唐朝

任翻,唐末诗人。也叫任蕃,或任藩,江南人。出身贫寒,步行到京师去考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于是放浪江湖,吟诗弹琴自娱。于是就有了游巾子山一段,题诗于壁云: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正所谓人以文传,文以人传。这篇《宿巾子山禅寺》一诗,由于描写细腻,动静得宜。不胫而走,...查看全文

拾得

拾得

朝代:唐朝

拾得,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于唐代贞观年间...查看全文

陆希声

陆希声

朝代:唐朝

陆希声朝代:唐代陆希声,字鸿磬,自号君阳遁叟(一称君阳道人),唐代苏州府吴县人氏。博学善属文,昭宗(八八八至九零四)时召为给事中,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太子太师罢。六世祖陆元方在武周时期,两度出任宰相。家世有书名,六世伯父柬之以草书高天下。五世祖陆象先为唐睿宗时宰相,爵位兖国公。其高祖父陆景融曾任工...查看全文

崔日用

崔日用

朝代:唐朝

崔日用,唐朝大臣,诗人。进士出身,为芮城尉。先是攀附武三思,后附唐玄宗。在诛除太平公主前,玄宗跟崔日用讨论,日用说:太平公主谋逆有期,陛下往在宫府(太子),欲有讨捕,犹是子道臣道,须用谋用力。今既光临大宝,但须下一制,谁敢不从?并建议先定北军,七月初四,玄宗完全按照崔日用的计划行事。遂诛太平公主。史...查看全文

冥吏

冥吏

朝代:唐朝

冥吏,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冥吏,阴间的官吏。宋苏轼《仇池笔记陈昱被冥吏误追》:有人自孔掷一物,至地化为人,乃其亡姊也。携其手,自孔中出。曰:冥吏追汝,使我先。见吏在旁,昏黑如夜。明沈德符《野获编鬼怪穆象元判冥》:少时为诸生,被召为冥吏,每以夜分入幽府决事。...查看全文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

朝代:唐朝

太平公主(约665年-713年8月1日),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也是安定思公主的妹妹,生平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权倾一时。史书没有记载太平公主的名字 ,现有人根据...查看全文

卢怀慎

卢怀慎

朝代:唐朝

卢怀慎朝代:唐代卢怀慎(?-716年),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人,唐朝宰相。卢怀慎出身于范阳卢氏北祖第三房,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侍御史、右御史台中丞、兵部侍郎、黄门侍郎,封渔阳县伯。他虽居高位,但为官清廉。唐玄宗继位后,任命卢怀慎为宰相,初授同中书门下三品,后升黄门监(即侍中),并兼...查看全文

张众甫

张众甫

朝代:唐朝

张众甫朝代:唐代张众甫,[唐](约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子初,清河人。(唐才子传云:京口人。此从全唐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元年前后在世。官河南寿安县尉。罢秩乔居云阳。后拜监察御史,为淮甯军从事。(唐才子传云:隐居不务进取,与皇甫御史友善,时官亦有徵辟者,守死善道,卒不就,与此似为截然二人。...查看全文

崔兴宗

崔兴宗

朝代:唐朝

崔兴宗朝代:唐代崔兴宗,生卒年不详,博陵(今河北定州)人。唐诗人。为王孟诗派作者之一。早年隐居终南山,与王维、卢象、裴迪等游览赋诗,琴酒自娱。曾任右补阙,官终饶州长史。《全唐诗》录存他的《酬王维卢象见过林亭》、《留别王维》、《青雀歌》等诗5首。《留别王维》中写道:驻马欲分襟,清寒御沟上。前山景气佳,...查看全文

禄东赞

禄东赞

朝代:唐朝

禄东赞即噶东赞宇松一般指噶尔·东赞(藏语拼音:ga tong zain yü sung,威利:mgar stong btsan yul srung,?-667年),汉文史籍中以禄东赞、论东赞、大论东赞的名字出现,但以禄东赞一名为汉族人民所...查看全文

韦承庆

韦承庆

朝代:唐朝

韦承庆(639705)字延休,唐代河内郡阳武县(今河南原阳)人。性谨畏,事继母笃孝。第进士。累迁凤阁舍人,在朝屡进谠言。转天官侍郎,凡三掌选,铨授平允。长安中,(公元703年左右)拜凤阁侍郎,同平章事。张易之诛,承庆以素附离,流岭表。岁余,以秘书员外少监召,兼修国史,封扶阳县子。迁黄门郎,未拜卒,谥...查看全文

孔颖达

孔颖达

朝代:唐朝

孔颖达系孔子嫡孙,其编订《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的家法师说等门户之见,于众学中择优而定一尊,广采以备博览,从而结束了自西汉以来的各种纷争;他摒弃南学与北学的地域偏见,兼容百氏,融合南北,将西汉以...查看全文

陆敬

陆敬

朝代:唐朝

陆敬朝代:唐代陆敬,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高祖武德元年前后在世。初仕窦建德为国子祭酒。[公元六一八年在世](《两唐书志》作凌敬。此从全唐诗及唐诗纪事),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高祖武德元年前后在世。初仕窦建德为国子祭酒。李世民军武牢,建德军被迫不得进。敬说建德取怀州,腧太行,入上党,趋河口,骇...查看全文

田游岩

田游岩

朝代:唐朝

田游岩朝代:唐代田游岩[唐](约公元六七o年前后在世)字不详,京兆三原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高宗咸亨初前后在世。有文才。永徽时,(公元六五三年前后)补太学生。罢归,遍游山水。后入箕山,筑室许由庙东,自号许由东邻。(公元六七九年)高宗游嵩山,亲至其门。游岩山衣田冠出拜,帝令左右扶止之。敕乘傅赴都,授崇...查看全文

武承嗣

武承嗣

朝代:唐朝

武承嗣(649年698年),字奉先,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武则天侄。历官秘书监,袭周国公。光宅元年(684年),授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垂拱元年(685年),同凤阁鸾台三品。月余后罢。载初元年(689年),授纳言。天授元...查看全文

王孝杰

王孝杰

朝代:唐朝

王孝杰(?-公元697年),京兆新丰(今陕西潼关东北)人,唐朝名将。少年时便从军入伍,四处征战。屡立战功。武则天执政后,累迁右鹰扬卫将军。公元692年,任武威道总管,与阿史那忠节讨吐蕃,收复龟兹、焉耆、于阗、疏勒...查看全文

姚月华

姚月华

朝代:唐朝

姚月华,唐朝时期的才女,生卒年不详。曾随父寓扬子江时,与邻舟一书生杨达诗词唱和。今所存诗六首,亦因此而作。相传她因梦月落妆台,觉而大悟,聪明过人,读书过目成诵,不久即能作文赋诗,是不可多得的才女。笔札之暇,时及丹青。花卉翎毛,世所鲜及。然聊复自娱,人不可得而见。尝为杨达画芙蓉匹鸟,约略浓淡,生态逼真...查看全文

朱可名

朱可名

朝代:唐朝

朱可名朝代:唐代朱可名,生卒年不详。越州(今浙江绍兴)人。武宗会昌中登进士第,官终长安县令。张为《诗人主客图》曾标举其诗,并列其为广大教化主之及门者。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六。《全唐诗》存诗1首。《应举日寄兄弟》(唐朱可名)五言律诗,押先韵,废刈镜湖田,上书紫阁前。愁人久委地,诗道未闻天。不是烧金手...查看全文

徐灵府

徐灵府

朝代:唐朝

徐灵府,号默希子,钱塘(今浙江杭州)天目山人。道士,通儒学,无意于名利。居天台山云盖峰虎头岩石室中10余年,日以修炼自乐。武宗会昌初,诏浙东观察使召之,乃献诗自陈,终不赴。后绝粒而卒,年82岁。事迹见《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〇、《三洞群仙录》卷六。著作今存《通玄真经注》12卷,收入《正统道藏》;《天...查看全文

吴越人

吴越人

朝代:唐朝

吴越人,即吴人,一般指母语为吴语的民族,是东亚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吴越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在民间称为江浙方言或江南话,学术上称为吴语、吴方言,而徽语则被认为是吴语的一个分支或是与吴语有高度的亲缘性。吴语则是拥有国际独立语言代码世界第八大语言。另有同名医学家,著有《医话》、《临证验录》。...查看全文

魏知古

魏知古

朝代:唐朝

魏知古朝代:唐代魏知古(647年-715年),深州陆泽人(今河北深州),唐朝宰相。魏知古进士及第,历任著作郎、凤阁舍人、卫尉少卿、吏部侍郎、晋州刺史、黄门侍郎、右散骑常侍。他上疏劝谏唐睿宗,反对修建道观,被拜为宰相,担任户部尚书、同平章事。唐玄宗继位后,魏知古又升任侍中,进封梁国公。开元二年(714...查看全文

李思训

李思训

朝代:唐朝

李思训(651-716年,一作648-713年),唐代杰出画家。字建睍,一作建景。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王李叔良之孙,原州都督府长史李孝斌之子,著名宰相李林甫的伯父。以战功闻名于时。曾任...查看全文

窥基

窥基

朝代:唐朝

窥基法师(632年-682年),唐代京兆长安人,俗姓尉迟,字洪道,又称灵基、乘基、大乘基、基师,或单称基,俗称慈恩大师、慈恩法师,其宗派则称唯识宗或慈恩宗。貌魁伟,禀性聪慧。十七岁出家,奉敕为玄奘弟子,入广福...查看全文

戴嵩

戴嵩

朝代:唐朝

戴嵩,生卒年不详,唐代画家。韩滉弟子,韩滉镇守浙西时,嵩为巡官。擅画田家、川原之景,画水牛尤为著名,后人谓得“野性筋骨之妙”。相传曾画饮水之牛,水中倒影,唇鼻相连,可见之观察之精微。弟戴峄,擅画水牛。...查看全文

魏元忠

魏元忠

朝代:唐朝

魏元忠(?-707年),原名真宰,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唐朝宰相。魏元忠历仕高宗、武后、中宗三朝,两次出任宰相,并兼具一定的军事才能,为贞观之治向开元盛世的顺利过渡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唐代众多的宰相中是...查看全文

贺兰敏月

贺兰敏月

朝代:唐朝

贺兰敏月一般指魏国夫人(唐高宗宠妾贺兰氏),魏国夫人贺兰氏(?-666年9月),名不详(一说敏月实乃杜撰)。父贺兰越石,母韩国夫人武顺,兄贺兰敏之。贺兰氏是武则天外甥女,唐高宗李治的宠妾。唐高宗朝,其母韩国夫人可...查看全文

徐月英

徐月英

朝代:唐朝

徐月英,晚唐(五代十国)江淮名妓,生卒年不详,工于诗,有诗集传于当时,今佚,现仅存七言绝句两首,外加断句一联。所谓断句即:枕前泪与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后被宋代女词人聂胜琼借去,凑成了一首《鹧鸪天》。《舌华录》中载有故事:徐月英,唐江淮间名娼也。有徐公子者,宠一营妓,死而焚之。月英送葬,谓徐曰:此...查看全文

郑繇

郑繇

朝代:唐朝

郑繇朝代:唐代郑繇,郑州荥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嗣圣元年登进士第。开元初累转右拾遗,迁监察御史。六至八年,为岐王长史。十七年,自陈州刺史转湖州刺史。十八年前后,迁博州刺史。其间曾任金部郎中。工五言诗,所作诗,当时以为绝唱。《全唐诗》卷一一○录其诗二首。《全唐文》卷三二八录其赋一篇。生平事迹散见...查看全文

杨收

杨收

朝代:唐朝

杨收朝代:唐代杨收,字藏之,同州冯翊人。收长六尺二寸,广颡深颐,疏眉秀目;寡言笑,方于事上,博闻强记。初,家寄涔阳,甚贫。收七岁丧父,居丧有如成人。而长孙夫人知书,亲自教授。十三,略通诸经义,善于文咏,吴人呼为神童。收以仲兄假未登第,久之不从乡赋。开成末,假擢第;是冬,收之长安,明年,一举登第,年才...查看全文

 160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历朝历代名人大全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