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桓帝刘志(132年-167年),汉章帝刘炟曾孙,河间孝王刘开之孙,蠡吾侯刘翼之子,母匽明,东汉第十位皇帝。本初元年质帝崩,梁太后与兄大将军梁冀定策,迎立为帝,时年十五。太后临政。初由外戚梁冀掌握朝政。延熹二年与宦官单超等合谋诛灭梁氏,朝政于是由宦官专断。九年,朝中官员、太学生员与外戚联合反对宦官当权,他下诏逮捕李膺等二百余人,禁锢终身,史称“党锢之祸”。
朝代:东汉
瑗,字子玉,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东汉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学者。书法方面尤善草书,师法杜度,时称“崔杜”。撰有《草书势》,文见《晋书》卷三十六《卫恒传》。崔瑗的草书,后世评价很高。后来张芝取法崔...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张道陵(公元34年2月22日[1] 公元156年)。正一盟威道,即天师道创始人,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后世尊称为“老祖天师”,“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师"、高明上帝、张...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王符(约85年~约163年):字节信,汉族,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东汉政论家、文学家、进步思想家。一生未仕,隐居著述。他持以气为本的宇宙生成论,认为一切自然现象“莫不气之所为也”。在天人关系上,认为“...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马融(79年166年),字季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历任校书郎、郡功曹、议郎、大将军从事中郎及武都、南郡太守等职,后因得罪大将军梁冀而被剃发流放,途中...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梁冀(?-159年9月9日),字伯卓。安定乌氏(今甘肃泾川)人。东汉时期外戚、权臣。出身世家大族,大将军梁商之子、其妹为汉顺帝皇后。最初为黄门侍郎,历任侍中、虎贲中郎将、越骑校尉、步兵校尉,执金吾。永和元...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汉鲁恭王刘余之后,东汉末年名士,汉末群雄之一。他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为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出任北军中候。...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是孔子的第19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汉献帝即位后...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梁皇后(东汉桓帝皇后梁女莹)一般指梁女莹(?160年8月9日),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大将军梁商之女,大将军梁冀、顺烈皇后梁妠的妹妹,汉桓帝刘志第一任皇后。建和元年(147年),被立为皇后。梁女莹无才无德,长相...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冯绲(gǔn)(?―167年),字鸿卿(又作皇卿)。巴郡宕渠(今四川渠县)人。幽州刺史冯焕之子,东汉时期名将,历仕东汉顺、冲、质、桓四朝。早年因帮助父亲洗罪而闻名,历任郎中、郡诸曹史、广汉属国都尉、御史中丞等职...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邯郸淳(一作邯郸浮)(约132221),又名竺,字子叔(一作子淑),又字子礼(或作正礼),东汉时颍(yǐng)川阳翟(d)(今禹州市)人,三国魏书法家,官至给事中。因著有《笑林》三卷、《艺经》一卷而著名,被称为笑林始祖,与丁仪、丁廙(y)、杨修为曹植的四友。淳自小有才名,博学多艺,善写文章,又懂的苍...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卢植(139年192年),字子干。涿郡涿(今河北涿州)人。东汉末年经学家、将领。卢植性格刚毅,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等,为郑玄、管宁、华歆的同门师兄。曾先后担任九江、庐江太守,平定蛮族叛乱。后与马日磾、...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程昱(yù)(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今山东东阿)人,东汉后期至三国时期曹魏谋士、名臣。本名程立,因梦中在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初平三年(192年),被曹操征辟为寿张令,从...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许慎(约公元58年约公元147年,享年约89岁),姓许名慎,字树重,汉族,著名学者。汉帝国时期汝南郡召陵县(今属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许慎倾尽毕生精力,从事于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说文解字》是许慎一生最...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汉桓帝一般指刘志(汉桓帝),汉桓帝刘志(132年167年),字意,汉章帝刘炟曾孙,河间孝王刘开之孙,蠡吾侯刘翼之子,母匽明,东汉第十位皇帝。本初元年质帝崩,梁太后与兄大将军梁冀定策,迎立为帝,时年十五。太后临政。初...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汉灵帝刘宏(157年,一作156年189年5月13日),生于冀州河间国(今河北深州)。汉章帝刘炟的玄孙。世袭解渎亭侯,父刘苌早逝,母董氏。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汉桓帝刘志逝世,刘宏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于建宁...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汉灵帝刘宏(157年,一作156年189年5月13日),生于冀州河间国(今河北深州)。汉章帝刘炟的玄孙。世袭解渎亭侯,父刘苌早逝,母董氏。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汉桓帝刘志逝世,刘宏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于建宁...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汉桓帝刘志(132年167年),字意汉章帝刘炟曾孙,河间孝王刘开之孙,蠡吾侯刘翼之子,母匽明,东汉第十位皇帝。本初元年质帝崩,梁太后与兄大将军梁冀定策,迎立为帝,时年十五。太后临政。初由外戚梁冀掌握朝政。延...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陈蕃(?-168年),字仲举。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北)人。东汉时期名臣,与窦武、刘淑合称“三君”。少年时便有大志,师从于胡广。被举为孝廉,历郎中、豫州别驾从事、议郎、乐安太守。因不应梁冀私情被降为修武县...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梁妠(106年150年4月6日),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大将军梁商之女,汉顺帝刘保的皇后。梁妠少时聪明贤惠,善做女工,精通经史。十三岁时入宫,被汉顺帝封为贵人。阳嘉元年(132年),被立为皇后。建康元年(144年),...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檀石槐(137年―181年),鲜卑部落首领。少时有勇有谋,被推举为部落首领。东汉末在高柳北弹汗山建立王庭,向南劫掠沿边各郡,北边抗拒丁零,东方击退夫余,西方进击乌孙,完全占据匈奴的故土,东西达一万四千余里,南...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荀悦(148~209),字仲豫,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史学家、政论家,思想家。荀淑之孙,荀俭之子。汉灵帝时期宦官专权,荀悦隐居不出。献帝时,应曹操之召,任黄门侍郎,累迁至秘书监、侍中。侍讲于献帝左右,日夕...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窦武(?168年),字游平。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时期外戚、学者,大司空窦融玄孙、定襄太守窦奉之子,与刘淑、陈蕃合称“三君”。年轻时以经术德行而著名,名显关西。延熹八年(165年),因长女窦妙被立为...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岑晊,字公孝,东汉末棘阳人。才高而有大志,五经六艺,无不洞贯,被南阳太守成瑨聘为功曹,不畏权势,不避豪强,当时人们说“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闲坐无事)。”意思是成瑨把公务都交给了岑晊办了,岑晊似...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黄琼(86年164年),字世英。江夏郡安陆县(今湖北安陆北)人。东汉时期名臣,尚书令黄香之子。因父亲关系任太子舍人、五府共同征辟,都不应。永建年间,被征拜为议郎,迁尚书仆射,进位尚书令。又出任魏郡太守。建...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窦妙(?―172年7月18日),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大将军窦武长女,汉桓帝刘志第三任皇后。延熹八年(165年),窦妙入宫,受封贵人。同年被立为皇后。窦妙虽贵为皇后,但很少受到汉桓帝的宠幸。永康元年(167年),汉桓...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杜密,字周甫,颍川阳城(今河南登封)人。东汉时期名臣。被司徒胡广征召任职,不久调任代郡太守。三次升迁后被调任太山太守、北海相。后来汉桓帝刘志征召杜密并任命他为尚书令,再调任河南尹,后转调为太仆。...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邓猛女(?165年),一作邓猛,南阳新野人,东汉开国功臣邓禹玄孙女,郎中邓香之女,和熹皇后邓绥的侄孙女,汉桓帝刘志第二任皇后。永兴年间,邓猛女入宫为采女,得到汉桓帝的宠幸。延熹二年(159年),汉桓帝立邓猛女为皇后...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李固(94年147年),字子坚。汉中城固(今属陕西) 人。东汉中期名臣,司徒李郃之子。年轻时便博览古今、学识渊博,屡次不受辟命。后被大将军梁冀任命为从事中郎,后任荆州刺史、太山太守,成功平息两地的叛乱,之后...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梁女莹(?160年8月9日),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大将军梁商之女,大将军梁冀、顺烈皇后梁妠的妹妹,汉桓帝刘志第一任皇后。建和元年(147年),被立为皇后。梁女莹无才无德,长相平庸。只是倚仗兄、姐之势,专制内...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虞诩(?137年),字升卿,小字定安。陈国武平县(今鹿邑武平)人。东汉时期名将。最初被太尉张禹召为郎中,历任朝歌县长、怀县令,平定朝歌叛乱。任武都太守,以增灶计大破羌军,安定一郡,治理武都政绩卓然,深受爱戴。...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汉冲帝刘炳(143年145年2月15日),字明,汉顺帝刘保之子,母虞贵人,东汉第八位皇帝,144年八月145年正月在位。建康元年(144年)四月,刘炳被立为皇太子。八月,汉顺帝去世,年仅两岁的刘炳继位,是为汉冲帝,尊汉顺帝皇后...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左雄(?138年),字伯豪,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人。东汉时期官员。少有大志,聪明好学,知识渊博;品性笃厚,善助邻里,誉满郡县。于汉安帝时举孝廉,后为冀州刺史,任内严肃处事。后为虞诩举荐,入朝任尚书。他任尚书令时...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冯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人,幼有奇才,二十岁而博通群书。王莽时,不肯出仕。义军起,投更始帝部下;因后降刘秀,故不被重用,出为曲阳县令。在此期间,由于结交外戚,迁为司隶从事,然亦由此而得罪,免...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檀敷,字文有,山阳瑕丘人。东汉末年党锢名士领袖。与刘表、陈翔、范滂、孔昱、范康、张俭、岑晊并称“江夏八俊”。年轻时是儒生,被举荐为孝廉,被公府接连征召,都没有应征。汉灵帝刘宏时,太尉黄琼举他为...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左悺(?-165) 东汉宦官。河南平阴(今河南孟津东)人。桓帝时为小黄门使,因与单超、具瑗、徐璜、唐衡合谋诛外戚梁氏,任中常侍,封上蔡侯,为“五侯”之一。他和具瑗等骄横贪暴,兄弟亲戚都为州郡刺史、太...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单超(?-160),东汉专权朝政地首要宦官之一,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桓帝初为中常侍,与宦官徐璜、具瑗、唐衡共谋诛灭外戚梁冀兄弟,以功封新丰侯,为“五侯”之一,食邑二万户。后官拜车骑将军,不久卒。本 名单超...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孙程(?公元132年),东汉宦官,字稚卿,涿郡新城(今河北徐水县)人。安帝时为中黄门。安帝卒,他与中黄门王康等十八人首谋拥立济阴王称帝(即顺帝),诛灭外戚阎显,封浮阳侯,加官骑都尉。官至奉车都尉。卒后谥刚侯。中...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王延寿(约140-约165年),字文考,一字子山,南郡宜城(今湖北襄阳宜城)人,东汉辞赋家。文学家、楚辞学家王逸之子。曾周游鲁国,作《鲁灵光殿赋》,叙述汉代建筑及壁画等。后渡湘水溺死,年仅20余。原集失传。本...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范康,字仲真,东汉末名士,渤海人。与刘表 、陈翔、范滂、孔昱 、檀敷 、张俭、岑晊并称“江夏八俊”或“八及”。“及”者,言其能导人追宗者也。本 名范康字 号字仲真所处时代东汉出生地渤海...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汉顺帝刘保(115年144年9月20日),汉安帝刘祜之子,母宫人李氏,东汉第七位皇帝,125年144年在位。144年去世,时年三十岁,死后庙号敬宗(后除庙号),谥号孝顺皇帝,葬于宪陵(汉顺帝陵)。本 名刘保别 称汉顺帝所处...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汉质帝刘缵(138年146年7月26日),一名刘续,汉章帝刘炟玄孙,渤海孝王刘鸿之子,东汉第九位皇帝。145年即位,年号本初,在位时间1年,便被梁冀毒死,谥号孝质皇帝,葬于静陵。本 名刘缵别 称刘续、汉质帝所处...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范滂,(137年169年)字孟博,汝南征羌(今河南漯河市)人。初为清诏使,因揭发贪官污吏有功,升光禄勋主事。后被太尉黄琼举荐。经历两次党锢之祸后英勇就义,年仅三十三岁。本 名范滂字 号孟博所处时代东汉...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张纲,字文纪(108143年),东汉犍为郡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人。 张纲是汉留侯张良的后代(七世孙),父亲叫张皓,爷爷叫张胤。他还是蜀汉将军张翼的曾祖父。本 名张纲字 号文纪所处时代东汉民族族群...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