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名篇名句

三、理欲之辨,这更是学佛不成转而学儒者的话,也是宋儒戒慎恐惧由动转入静的大原因,释迦来心理学,所以他们也来心理学,而作为天理人欲之辨,一心求人欲净尽,天理流行,仿佛人欲就是人生苦海万劫不复的孽障,欲求

【名句】:“三、理欲之辨,这更是学佛不成转而学儒者的话,也是宋儒戒慎恐惧由动转入静的大原因,释迦来心理学,所以他们也来心理学,而作为天理人欲之辨,一心求人欲净尽,天理流行,仿佛人欲就是人生苦海万劫不复的孽障,欲求”出自林语堂的文集《林语堂自传》中的《四、论东西思想法之不同

【简介】: (一)中西思想法之不同 少时读《亚里斯多德》,使我不胜惊异的,就是读来不像古代人的文章,其思想、用字、造句,完全与现代西洋文相同,使人疑心所读的不是二千多年前古代希腊哲学家所写的,而是...【查看原文

林语堂名句精选

(Birminghanm)。
(KingSolomon)——他是智慧的象征但对他的儿子却一筹莫展——孔子——他回答一个宾
(安东尼(Anthony)却是完全忘掉帝国的。
(如有偏重外国历史文学及忽略本国文及国学常识等。
(三)不许读书因为在课室看书,有犯校规,例所不许,倘是一人自晨至晚上课,则等于自晨至至晚
(四)书读不好因为处处受注册部干涉,毛孔骨节,皆不爽快。
(我们说:“学乖了。
(徐志摩在克拉克大学念银行学(一说念社会学),在剑桥大学学经济学。
(一)所读非书,学校专读教科书,而教科书并不是真正的书。
“爱之杯”是一大杯,盛一种薄酒,传饮之时,也有许多规矩,犯了也要受罚。

作者介绍

林语堂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
林语堂文集推荐:
《 林语堂自传 》目录: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