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名篇名句

若较胜之作,描写时亦刻深,讥刺之切,或逾锋刃,而《西游补》之外,每似集中于一人或一家,则又疑私怀怨毒,乃逞恶言,非于世事有不平,因抽毫而抨击矣。

【名句】:“若较胜之作,描写时亦刻深,讥刺之切,或逾锋刃,而《西游补》之外,每似集中于一人或一家,则又疑私怀怨毒,乃逞恶言,非于世事有不平,因抽毫而抨击矣。”出自鲁迅的文集《中国小说史略》中的《第二十三篇清之讽刺小说

【简介】:  第二十三篇清之讽刺小说   寓讥弹于稗史者,晋唐已有,而明为盛,尤在人情小说中。然此类小说,大抵设一庸人,极形其陋劣之态,借以衬托俊士,显其才华,故往往大不近情,其用才比于“打诨”。   ...【查看原文

鲁迅名句精选

阿Q此后倒得意了许多年。
大约旧本也差不多,而招我反感的便是诈跌。
大革命与文学有什么影响呢?大约可以分开三个时候来说:大革命之前,所有的文学,大抵是对
中国社会没有改变,所以没有怀旧的哀词,也没有崭新的进行曲,只在苏俄却已产生了这两种
还有一层,我凡有东西发表,无论讲义,演说,是必须自己看过的。
这种变迁的径路,说起来太烦,姑且略掉罢,我希望自己将来或者会发表。
因为奴才都叹气,虽无大害,主人看了究竟不舒服。
这莫明其妙的根源,我以为在于检查的人员。
这一期特别少,共只两条。
这么一来,他利用的时候便至少总得费点力,先须加说明。

作者介绍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
鲁迅文集推荐:
《 中国小说史略 》目录: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