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名篇名句

至于几处不用“的”字而用“底”字的缘故,则和译《苦闷的象征》相同,现在就将那《引言》里关于这字的说明,照钞在下面:——“……凡形容词与名词相连成一名词者,其间用‘底’字,例如socialbeing为社

【名句】:“至于几处不用“的”字而用“底”字的缘故,则和译《苦闷的象征》相同,现在就将那《引言》里关于这字的说明,照钞在下面:——“……凡形容词与名词相连成一名词者,其间用‘底’字,例如socialbeing为社”出自鲁迅的文集《文序跋集》中的《《出了象牙之塔》〔1〕

【简介】:  《出了象牙之塔》〔1〕   后记〔2〕   我将厨川白村氏的《苦闷的象征》译成印出,迄今恰已一年;他的略历,已说在那书的《引言》里,现在也别无要说的事。我那时又从《出了象牙之塔》里...【查看原文

鲁迅名句精选

因此时此地不同,而其人其事各异,求其所以尽孝之心则一也。
但对于这一个题目的文章,教我做起来,实在近于先前的在考场里“对空策”。
《孟子·离娄》有如下的话:“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
故骈文入神的饶汉祥一死,日本人也不禁为之慨叹,而“狂徒”又须挨骂了。
靖康之后,金虏侵凌中国,露居异俗,凡所经过,尽皆焚燹。
刘邦除秦苛暴,“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然而这种议论还是不会完结的。
不知道倘要做长留世上的文字,要充长留世上的文学家,是描写香汗好呢,还是描写臭汗好?这
但蒲力汗诺夫是当回忆在彼得堡的劳动运动之际,就发生了关于农村的疑惑的,由原书而精
他们都是“民族主义文学运动”的发起人。

作者介绍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
鲁迅文集推荐:
《 文序跋集 》目录: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