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名篇名句

我常常要“挑剔”文字是确的,至于“挑剔风潮”这一种连字面都不通的阴谋,我至今还不知道是怎样的做法。

【名句】:“我常常要“挑剔”文字是确的,至于“挑剔风潮”这一种连字面都不通的阴谋,我至今还不知道是怎样的做法。”出自鲁迅的文集《华盖集》中的《我的“籍”和“系”

【简介】:  虽然因为我劝过人少——或者竟不——读中国书,曾蒙一位不相识的青年先生赐信要我搬出中国去,(2)但是我终于没有走。而且我究竟是中国人,读过中国书的,因此也颇知道些处世的妙法。譬如,假使要掉文...【查看原文

鲁迅名句精选

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
我有一种设想,以为无论讨赤军,讨革军,倘捕到敌党的有智识的如学生之类,一定特别加刑,甚
见一九二七年七月八日广州《国民新闻》七月二十一日明令施行,一些报纸也大肆鼓吹,称
结末是包围脱离法。
刊物的暂时要碰钉子,也不但遇到检查员,我恐怕便是读书的青年,也还是一样。
黎锦明湖南湘潭人,小说家。
现在我们再看历史,在历史上的记载和论断有时也是极靠不住的,不能相信的地方很多,因为
“打开来!”两个茶房将第二箱抬到舱面上,他如法泡制,一箱书又变了一箱半,还撕碎了几个
一九二七,一二,二四——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八年一月二十八日《语丝》周刊第四卷第
四,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作者介绍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
鲁迅文集推荐:
《 华盖集 》目录: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