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诗词名句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 出自宋代苏轼的《凌虚台记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苏轼名句精选

恨无人借买山钱。 浣溪沙(感旧)
清香细细嚼梅须。 浣溪沙(前韵)
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 凌虚台记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方山子传
摧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江神子·恨别
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夜泛西湖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沁园春·孤馆灯青
阆苑先生须自责,蟠桃动是千秋。 临江仙
富人事华靡,彩绣光翻座。 馈岁/别岁/守岁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
猜您喜欢的诗词:
【四季 · 节气】
【山 · 水】
【地名】
【武器】
【动物】
【植物】
【人物】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