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高考网 > 资讯
分析近3年高考全国卷大数据 预测2019高考命题趋势
高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方向,距离2019年高考还剩下180多天,在剩下的时间里,如何才能实现“逆袭”?小编整理了近三年的全国卷语数外考点分布情况,希望能为正在备考的学子们提供参考。
2019年命题趋势
趋势一:阅读量将会继续适量增加
以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为考查目标的语文高考,必将越来越注重考生阅读能力的考查,考查核心是快与准,也就是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的双重考查。
近三年语文试卷的阅读量基本以每年500字左右的速度递增,相信这种状况还会持续下去。高考语文注重阅读的考查,也是以考改促课改的一种方式,必将推动中学语文教学重视同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趋势二:题型将会继续走创新之路
2018年高考语文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变脸,或许意味着以后高考测试的“变脸”将成为新常态。这种变化,体现了高考语文的综合性和创新性,让考查语文素养和关键能力真正成为高考的旨归。
趋势三:有可能考查作文多种类型
从2018年全国卷Ⅱ作文题目的朴素回归以及全国卷Ⅰ和卷Ⅲ的变化可以推测,2019年高考作文不一定囿于2018年全国三套试卷的作文题目的类型。
趋势四:现代文阅读的形式变化可能性很大
从2018年三套试卷的现代文阅读文本的变化可以推测,三篇现代文阅读文本题材和体裁都有变化的可能性,而且这种可能性还很大,《考试大纲》上提到的每类文本的多种类型都有可能出现在高考试卷上。
趋势五:文言文阅读存在变数
这一年来,在各种变化层出不穷的考改背景下,全国卷Ⅱ,甚至可以说全国三套卷,最稳定的一道大题就是文言文阅读,几乎一点儿变化都没有。但在变化、创新成为主旋律的考改背景下,文言文阅读无论是文本类型还是三道主观、一道客观的题型,都不能否定存在变化的可能。
趋势六:语言文字运用题将成为试验田
前几年全国新课标卷每年都是“稳中有变”,“稳”的是绝大部分,“变”的就是语言文字运用题最后两道主观题中的一道,因此被称为“试验田”。
然而这块“试验田”名不副实,经常一道题型连续两三年不变。如今这部分真正实现了全变化,以当下的高考改革创新为常态的形势而论,这部分题型的变化将不会是昙花一现。
高考: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