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开大学自主招生开考:1036名考生参试
2018年南开大学自主招生开考:1036名考生参试
2018年6月10日,南开大学自主招生笔试环节在八里台校区举行。1036名考生通过初审并确认参加考试。其中635人需参加6月10日下午在南开大学举行的笔试,笔试结果将于6月14日在阳光高考平台报名系统内公布。笔试通过的考生和其余401名无需笔试直接参加面试的考生,将一起进入到6月17日的面试环节。南开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计划数不超过本校2018年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即不超过200人,拟认定合格总人数不超过自主招生计划的1.6倍。
南开大学将自主招生专业划分为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医药类、人文社科类、外国语言文学类7大类内含15个专业,考生只可选报一个门类,每类限报一个具体专业。
南开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金柏江表示,“限报一个具体专业”体现出学校选拔人才不再“广泛撒网”,而是“握拳收缩”,精准发力,真正选拔出思想品德优良、认同南开“公能”素质教育理念,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根据《南开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简章》,南开大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考生综合成绩(笔试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40%)或面试成绩,分专业由高到低排序确定入选名单、入选专业和优惠分值。学校根据获得自主招生入选资格的考生专业志愿、高考体检结果、高考总分(含高考加分)、经公示的优惠分值、入选专业和学校最终模拟投档线(或自主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参考线)决定录取与否。
据悉,在今年自主招生中,外国语言文学类自招名额大幅增加,拟定合格人数由去年的45人增至60人,特别是俄语专业拟定合格人数由去年10人增至今年的35人。此次外国语言文学类自主招生报考条件为对“语言类专业兴趣浓厚,在国家级英语竞赛或考试中成绩优异”。根据考生提交材料,初审结果为“优秀”或“合格”,即可进入面试环节。
在今年的自主招生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将不进入今年高考选填专业,首次完全通过自主招生进行录取,拟定合格人数增至40人,比去年“拟定合格人数10人”增加了30人。
“这是我们从实际出发进行的一次选才机制的探索,我们希望培养出‘仰望星空’的人,这样的人不需要太多,但要能够真正感受到理想信仰的光芒。”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所在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王新生说。
“自主招生并不是对考生简单的‘降格以求’,而是一种双向选择、将考生和专业相互配适的选拔方式。”金柏江说,“高考仿佛就是给所有人端上一盆‘面条’,而自主招生正是在‘面条’之外,让‘爱吃馒头的人吃馒头,爱吃米饭的人吃米饭’,让那些真正具备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在自己喜欢的专业中深入学习下去。”
自主招生简介:
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2003年,中国教育部开始推行自主招生,结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时间招考的历史。
2014年11月,根据国务院考试招生改革整体精神,2015年起,自主招生考试应将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或将仍允许安排笔试环节。
通过高考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之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高考降分政策,一般通过考试后招生学校会与其签订招生考试合同,签订合同后,一般可享受降低十分至几十分录取的优惠政策,另外还有专业选择方面的优惠,具体合同要与学校谈。
2015年起,所有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笔试考试不得超过两门,考核过程全程录像,以防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