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当前:首页 > 高考网 > 科目辅导 > 语文

2020高考语文冲刺复习攻略

“我家孩子今年高三。随着全省高三正式开学,他终于可以进入校园准备最后的冲刺了。但他觉得语文科目知识点太多,复习时还是掌握不了重点难点。”。前几天,很多高三孩子的家长向本报举报。

对此,我采访了Xi安的部分初三老师,请他们结合现代汉语阅读、古诗词阅读、作文三个板块,为广大考生分析讲解重点难点,帮助广大考生查漏补缺,稳定心态,进行专项晋级,有序打好7月高考“硬仗”。

阅读现代文学。

我们应该建立文体意识和语篇意识。

“老师,关于阅读现代文学,广泛阅读够不够?”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一名高级教师王乐妍认为,阅读现代汉语是国考试卷中的第一大难题。现代文学复习备考要树立两种意识,即文体意识和文本意识。

至于文体语篇文本阅读,则侧重于考生对文本中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对原论点进行分析,综合运用文本中的信息进行推理的能力。应用文阅读是包括图表在内的非接触式文本阅读,大多以新闻、报道、知识性书籍为测试文本,侧重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筛选和总结整合能力。大部分文学文本都是古典或当代的,考察学生对小说、散文等文体的理解、分析、欣赏和表达能力。考生要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准确把握高考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准备!

阅读课文是答题的起点。与其掌握“套路”,不如把“套路”改成“思维”,不能机械地把选项和文中的句子进行对比。你要在整体准确理解课文的前提下回答问题!我们不能过度解读文本,也不能拘泥于个别词语而导致漏点。

王先生建议:现代汉语在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语言学习材料,不应该停留在“会做”和“会做”的层面。而是要反复揣摩,体会命题角度、语言表达、选项设置等特点,注意一些文本的来源等细节。

作文。

“老”“新”注重勤于思考,多积累。

2019年高考作文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题目“老”。全国第二卷是《青年奋斗》的题目,不是新题目。

陕西省Xi安中特级教师李良认为,高考作文训练应充分关注一些一直值得思考的老话题,如敬业精神、求实态度、合作意识等。,并进行深入的现实思考,寻找其时代意义和个人价值。需要强调的是,作文中的一些老题目,在新的形势下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观点,比如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思考热爱劳动,要有新的事实材料,突出文章的时代风格,增强文章的现实意义。

当然,除了老话题,社会热点话题也要关注,作文要兼顾“老”和“新”。2019年高考作文题信息量大,是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国卷二》提供了多元化的背景,涉及历史、现实、未来,明确了写作的具体条件。要把背景、想象、思维联系起来。面对这样的材料,考生需要在阅读和整合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思考,对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要求很高。所谓“任务”的本质是材料给出的提示和要求,而隐含的要求很容易被忽略。

高考作文复习训练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构思训练、结构训练、表达训练和写作积累。首先要保证不偏不倚,其次要争取深度和广度;结构表现整体思路,要清晰合理,是构图流畅的保证;表达体现语言能力,是文采最基本的体现;写作的积累包括素材、观点、具体经历,比如开篇方法等。丰富的积累可以提高应试写作能力,增强写作信心。

李老师认为,高考复习后期的每一篇作文,都要反复思考,分点修改,训练积累。不建议推迟题目,但要注意《语文课程标准2017》对写作的一些要求。

读古诗散文。

我们应该回到最初的来源,整理教科书。

Xi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一名高级教师张艳萍(音译)指出,备考工作应该彻底清理,课本应该整理好。古诗词阅读分为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阅读、名句小品文默写三个部分。

阅读文言文2019年,三套国考试题选文均出自《史记》,均为人物传记。所有文言文分数都是课本上的“长”。以2019年中国两卷文言文翻译为例。涉及到古今与“可”同义的重要实体词“洵”,使动词“强而利”,在词性上利用“法、古”,在“民”后面加状语等。,我们可以在教材中找到明确的对应点。参考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将知识内化为能力。从操作层面上来说,我们注意谓语、起始词、句末语气词、对称句式、专有名词等。

2019年全国三套《古诗阅读》中的诗歌鉴赏主观题提供了最新最准确的备考范式。《中国》第二卷采用的“投长沙裴侍郎”的提问方式比较新颖。关于新课改以来的高考试题,有几点需要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做好准备。新情绪的出现。《望金陵汉水》发现“盛唐庆天下,兴国运”,对于学生来说是小说。一提起李贺,就想到“诗鬼”,又悲又怒,又“恶心”,又寂寞又冷。高考真题里的李贺也可以是“乐观自强”,即“寒风又化作春柳,万物如烟”。一种新的提问方法。《投长沙侍郎裴》的题目是“诗的领口描写了两个具体的场景,不同于其他对联的写法。这种写法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上有什么作用?”这种提问方式从来没有出现过,需要学生在考场上瞬间完成概念的交叉判断。

除了根据词义记忆字形,掌握篇章的内容和写法,掌握富有表现力的名句外,备考也值得注意:反映国人国民性和精神品质的优秀句子。

张老师建议学生每天早上读十分钟文言文,把单音节词和文言文句子变成语言流。文化常识注重教材的出现和题目文本语境的“跑出”。内容理解是在理解整篇文章的基础上,准确“切”出时间、地点、事件、官职变动等“比较点”。

最新高考信息、高考政策、考前准备、高考预测、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

高考时间线的所有重要节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