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
1.我们学习任何一门课程,不仅要靠老师“用手走路”,更要主动学会“自己走路”。尤其是物理,自学更是不可或缺。我们通常所说的预习,在一定程度上是自学。可能有些人认为自己没有自学的能力。没关系。只要你有学习的兴趣,自学自然会有动力,有个好的开始。辅导书要统一回复《疯狂600分笔记》(福建师范大学送),内容涵盖高中学习方法与技巧、错题分析、知识考点,这些都是快速评分所必须的。希望这些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一个人学习某一门学科的兴趣是后天养成的。其实可以通过自学来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自学的话,可以精读自己的课本,也可以广泛涉猎课外书,拓展知识面。这样,自学既带给我们知识,也带给我们兴趣。兴趣可以进一步促进学习,学习为自学提供了基础。自学和学习可以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自学除了平时挤一点时间,寒暑假是自学的好时候。总的来说,要注意控制,充分利用集中时间;零散的时间主要用来搭配日常课程。自学的方式有很多。一般来说,首先要有一个自学计划,这是开始自学的关键。制定计划要科学:前期要强调打好基础。重视自学教材;中期来看,更重要的是阅读一定数量的课外书,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后期要注意教材和工具书的结合,全面发展。时间表一旦制定出来,就不要轻易更改,一定要练一段时间再做更改决定。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自学计划要切实可行,不能过于雄心勃勃。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特别注意循序渐进。要有“爬山充满情绪,看海充满情绪”的精神。
自学笔记在自学过程中也很重要。最好把物理的笔记收集起来做成卡片,便于参考和记忆。尤其是那些难点,要有毅力的精神。我记得有个物理学家曾经说过:“不要停下来,也不要抛弃任何困难,而是记录下来,试着逐一解决。前面发现的问题,后面可能会解决。当大部分问题都被你解决了,会给你带来无尽的喜悦和信心。"对自学中不懂的东西要乐观。学习从来没有平坦的道路。如果有必要,你可以向别人求助,脚踏实地地解决每一个难题。
人生无涯,学习无涯。只有自学,才能真正理解学习的意义。自学和学习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它们是事物之间联系的两个方面。所以在注重学好的同时,也要看到自学的动力作用。
2.有人曾经说过,好的物理学家也是数学家。这个说法有些道理。物理学中有许多知识需要严谨的数学来推理和验证。如果读者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学物理一定很容易。物理的学习靠的是记忆和理解。记忆是理解的基础。没有理由完全否定记忆,这也是学物理的坏处。当记忆牢固时,我们必须要求理解。当我们对一个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后就会对这样的问题立即做出反应,以免不知所措。
学好物理的关键之一就是画示意图。文字永远是抽象的。当问题求解者把对文字的理解转化为图解,反映出整个物理环境中物体之间的关系,就相当于解决了一半的问题。有人叫科目一点都不夸张,也难怪高考有分数。画应力图时,不要孤立图与问题的关系,要仔细分析整个问题,不要偏科,要深刻理解整体与个体的关系。
第二个关键是做一定数量的练习。有人不提倡海战术,我也不提倡,但是做一定量的练习对学好物理有好处。多做练习不是把几个问题重复十几遍,而是从问题本身去探究其内涵,充分了解问题所描述的物理环境与什么定理和规律有关,应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解决物理问题最好的方法是用能量的观点(包括动量的观点),因为自然界几乎所有的物理现象都与能量或动量有关,用能量或动量的观点解决物理习题比其他方法简单。但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要盲目追求精力或者气势,无论什么方法都可以解决问题,可能会节省很多时间。
第三个关键是要注意物理和数学的结合。这个结合点往往是不等式、二次函数等。如果把这两个工具熟练地用于解决物理问题,一些毫无头绪的问题就可以简单明了地解决。
最后,学好物理,一个人要善于猜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它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其实说清楚,猜测是“瞎的”,而不是瞎的“瞎的”,而是基于一些信息(可以从问题中获得,也可以通过逻辑分析获得)。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解决选择题。
3.很多同学对物理很头疼,多半是因为心理暗示物理难学。说实话,物理在高中说不出有多难,甚至可以说尝起来像是平淡的记忆。综上,有几个板块:一、力学、二、电磁学、三、气体、四、光学、声学、原子理论等。前两个板块特别重要,大部分考题都来自这两个板块。第三板经常出现在检查题中,要充分注意,而第四板往往容易拾取很多点,不可忽视。解决物理问题最重要的是程序。即使没有写清楚程序,也要按照“分析、列举、计算”的步骤,不要灰心。这样做的好处是解决问题容易理解。复习物理的要点是充分重视课本知识。除了跟上老师的步伐,还必须多学习课本。课本上的思维题是复习大纲,然后找一些考点分析,认真理解每个概念,每个要求,并据此做一定数量的练习;其次要特别注意绘图的作用,绘图直观、简单、清晰,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好工具。物理图更直观,更重要的是,一些关系必须通过图像得到。
另外,老师讲解的综合例题很重要,所以要做详细的笔记,尽量弄清楚,因为这些题经过老师挑选后,不仅有代表性,而且可以综合运用和考查很多知识点,可以起到覆盖一个题目的作用。平时可以不断做一些这样的综合性题目,作为一个阶段以来对自己复习结果的测试。和数学一样,物理复习要围绕基础问题,解决一些难题。
4.这个阶段,各种习题和论文通常接踵而来,大量的习题令人眼花缭乱。面对“无边无际的问题海”何去何从?通常每个人的方法不一样,效果相差很远。如果一味追求速度和数量,往往会陷入很深的陷阱,但结果会很浅。所以一定不要盲目贪多问,以免“多到嚼不烂”。一方面,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问题的海洋是无限的,所以局限于无限显然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没有必要。如果做了很多题,错误的答案会被抛到一边,其他的题会匆匆忙忙的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而且,也不能保证类似的问题下次就能轻松解决。有些难题已经做好了,花了很大力气也会搁置。用不了多久就会被遗忘,那些巧妙的回答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所以单纯追求量,立志读尽世间的问题,是不可取的。我不认为做100个类似问题的效用一定强于用100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如果可能的话);做很多无意义的题,不如做一些有价值的题。做题真正高效的应该是选择一些有价值的典型题目,反复思考,从不同角度思考,提炼一些思维方法,举一反三,与他人交往,掌握一些重要的解题思路。
当然,必须补充的是,学科学一定要在心里,放弃海战术不等于不做适当的练习,因为没有适当的练习,你无法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速度,也无法快速锻炼人的思维。如果你认为看着就能得到消息,取得好成绩,那真的是对理科学习的误解,只会有一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