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上的“易错点”
历史学科在大学入学考试中的难易度可以说是计算的一号人物,经过合理的系统学习,坚持不懈的研究期间包含的规律,结合历史特有的特征,可以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0年高考历史复习方法,简单实用的复习策略。我希望你能帮助我。
中国古代的历史。
1.夏、商、周三代称为青铜时代,但青铜农具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2.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代表奴隶主级的利益,战国时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地主级的利益。
3.商鞅被处以车裂之刑,但商鞅变法的措施在秦国继续推进,也就是说商君死了,其法不败,商鞅变法成功。不是通过改革者的个人命运来判断改革的成败。
4.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国,而不是秦朝。
5.春秋战国时代的时代潮流,不仅包括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还包括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普及,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国家从分裂到统一。
6.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是两个词,专制主义是决策方式,中央集权是相对地方分权的制度。
7.汉承秦制,不是汉代完全照搬秦制,而是基本沿用秦制,有所盈亏变化。
8.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指的是长安向西直通欧洲的商业道路,不包括向东的商业道路。
9.西汉时期,刺史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不是因为其权力超过百官,而是代表中央。
1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江南经济的开发只是平衡南北经济,而不是南方超过北方,而是为今后的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而不是经济重心南移。
11.佛教成为统治者使用的工具是东汉明帝派人到西域寻求佛法后,而不是西汉末年佛教刚开始传入时,道教成为统治者使用的工具是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后,而不是刚开始形成时。
12.隋朝大运河只能说是开通,不能说是开凿。因为汉沟本来就是开凿的。
13.西藏(今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的不是唐朝,而是元朝。
14.日本仿照唐都长安城建造的城市不是东京,而是当时的城市平城京。
15.北宋完成的只是局部统一,而不是全国统一。
16.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持小农经济的正常存在,为了确保国家的税收收入,一般采取抑制合并的政策,但北宋统治者实行不抑制合并的政策。
17.有人说王安石变法致北宋灭亡,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由于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的局面,延缓了北宋灭亡的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统治的腐败。
18.在了解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三次和议(潼渊之盟、宋夏和议、绍兴和议)时,不仅要注意宋政权所具有的屈辱性和对人民的负担,还要看其客观进步性,有利于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等。
19.明代的省与元代的省不同,是指明代地方分权后的政使司,统治地方民政和财政。
20.清朝实施封闭政策不是禁止对外交往,而是严格限制,当时留下广州的对外交易。
历史高分必做的四个到达
01写得很好。
要求用楷体或楷体写字,不要用草体写字,一笔一笔,减少笔,清晰,自然清爽,用墨也很重要,大学入学考试要求用0.5mm的黑色签名笔,所以平时的问题训练尽量接近大学入学考试的要求,不要用铅笔、亮度过低的蓝色黑色墨水、蓝色黑色圆珠笔也很少使用历史客观问题现在采用卡片解答,我们在训练中选择合格的2B铅笔涂卡
02格式到达。
文科书写的规格是统一的,语文考试中作文风格应用于历史学科答案。答案应该分阶段,每个自然阶段的笔必须是空的,一行写不完的文字转行应该继续写,不能像做豆腐一样,四方一大块,不知道头绪的每个段落的行间都要均匀,标点符号也要正确晰,从头到尾不能只使用点符号,同时另一个极端也是错误的
03级到达。
层次是说话、作文内容的顺序,层次到达是正确阶段的前提保证。每个历史问题的答案总是有主要线索,有的是按时间划分几个阶段,有的是按地点划分几个区域,有的是按社会结构划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层面,有的是按因果关系从因素到结论论论证。我们应该找到适合主题的主要线索,根据线索整理第一层次的几个方面,在这些方面应用几个并列自然段进行说明。一般来说,在第一层(或每个自然段)的内部,只需要点化知识,不需要将第三层和第四层细分为更多的自然段。
04语言到了。
例如,鸦片战争是指第一次鸦片战争,不能理解为两次鸦片战争。因此,历史学科考试的答案不能自己制作历史名词,也不能使用口头语言、文学语言、修辞手法。要充分尊重历史学科语言的严肃性和科学性,采用教材中的标准概念、历史老师讲解时的正确观点来阐述历史,分析历史资料,评估人物。同时,文字要简洁,语言要精练。
最新的大学入学考试信息、大学入学考试政策、考前准备、大学入学考试预测、志愿者填写、合格分数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