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南京国民政府坚持一党专政和独裁统治
高中历史南京国民政府坚持一党专政和独裁统治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知识——『国共的十年对峙』,必修1第四单元的知识快讲完了,之后会发必修3的知识!大家认真学哈~
国共十年对峙阶段背景:
①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国共两党、两个政权的对立斗争。
②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
④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国内矛盾变化:
①大革命失败后,南京国民政府坚持一党专政和独裁统治;中共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
②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但这一时期日本的侵略还没有触及到美英和四大家族的根本利益,国民政府仍积极“围剿”红军。所以,阶级矛盾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
③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已到了亡国灭种的关头。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压倒一切的矛盾,阶级矛盾退为次要和服从地位。
1927年~1937年中国国内革命形势的变化:
①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处于低潮,随着“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革命形势重新高涨。
②但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革命遭到惨重损失,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③红军长征胜利后,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并逐渐形成抗日救亡新局面,革命势力又重新上升。
政策、方针的调整:
①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取得四次反“围剿”胜利和长征的胜利。
②纠正错误路线,确立正确路线:从城市转入农村,开辟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之路。
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的领导。
③对日本侵华: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领导和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④逼蒋抗日,促成时局转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国民党政策的变化、调整:
①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继续对共产党屠杀和围剿。
②蒋介石对日本侵华实行不抵抗政策,接着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③国民党内部出现分化,爱国将领冯玉祥、蔡廷锴等抗日反蒋。
④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易混知识提示:
①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是指中共开始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②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国共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
③中国革命选择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是中国特殊国情决定的,即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④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核心内容和战胜敌人的基本条件。
⑤九·一八事变使华盛顿体系瓦解,民族矛盾开始上升,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⑥“左”的错误,特别是军事方针的错误,使红军放弃根据地被迫战略转移的根本原因。
⑦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⑧遵义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指中共摆脱共产国际的错误领导。
从极端困难走向成熟:
胡绳同志在《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
1、极端困难的表现:
①国民党独裁政府对共产党人的镇压和根据地的围剿。
②日本侵华。承担起反侵略的领导责任。
③党内“左”倾错误,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2、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
①从大革命失败中认识到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进行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三大起义开创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②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
③1935年,遵义会议上,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普遍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④瓦窑堡会议,根据社会矛盾的变化及时地调整了党的方针,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理论。
⑤1936年,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表明能够高瞻远瞩,正确处理国内复杂的政治问题,是政治上成熟的一个重要表现。
3、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原因:
①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②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出正反两方面经验。
③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④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方针政策。
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1、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开始。
①大革命失败后,开始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新时期。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②“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③三大武装起义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由城市转入农村揭开了序幕。
2、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①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②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九·一八事变简介: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