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当前:首页 > 高考网 > 科目辅导 > 历史

高中历史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高中历史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小好总结出高中历史工业文明时代知识点答题技巧!

1、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阶段特征: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爆发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政治:一方面,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另一方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经济: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思想: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了冲击,向西方学习的要求逐渐成为了主流思想。

社会生活: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礼仪受到冲击。

2、甲午战争后的中国:近代中国的觉醒和探索

阶段特征:从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是资产阶段民主革命的高峰时期,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舞台上都异常活跃。

政治:资产阶级先后提出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经济: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甲午战争后,民主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形成民主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的春天”。

思想:资本主义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社会生活: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方向发展。

3、五四运动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非得伟大胜利

阶段特征: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及其代表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政治:逐渐走向成熟,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继续曲折发展,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遭到摧残。

思想:孙中山先生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成为中国革命的知道思想。

社会生活: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物质生活、交通通讯事业和影视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发展迟缓。

新民主主义简介: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从1840年到1949年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中,1840-1919年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间所有的革命都是由小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领导的。1919-1949年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间的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是谁发动的革命,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既然,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那么是不是这个革命应该就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呢?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说它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简称“民主革命”。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