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当前:首页 > 高考网 > 科目辅导 > 地理

2019年高考地理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

2019年高考地理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分析:要理解到地球风带的分布格局:低纬度地区的信风带,中纬度地区的西风带,高纬度地区的极地东风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夏季风、冬季风)。

[3]影响降水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1)水利措施

①修筑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量,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水位的提高,蒸发量加大。

②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

(2)农林措施

“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径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地表径流简介:

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后,一部分蒸发变成水蒸汽返回大气,一部分下渗到土壤成为地下水,其余的水沿着斜坡形成漫流,通过冲沟,溪涧,注入河流,汇入海洋。这种水流称为地表径流。
生成于地面并沿地面流入某一过水断面的水流量。它是降落到地面的雨水,被地面地物截留、土壤 吸收和渗入地下后所剩下部分。是组成流域出口断 面处的径流量,特别是洪峰径流量的最重要的分量。 等流时线、径流成因公式、单位过程线及综合单位线 所针对和计算的就是这部分分量。它的大小直接受 制于流域的地形、地貌因素和气候、气象因素。 
没有下渗的地表水汇聚流动的过程称地表径流。地表径流一般流入江河,流进大海,而湖泊和大面积的沼泽地、大洼地则起着储存径流的作用。地表径流和降水类型、地形及岩石透水性有关。不同类型的降水形成不同的地表径流,大雨和暴雨形成较大的地表径流,短时间的小雨形成小的地表径流或不形成地表径流。当斜坡很陡时,大气降水很快地流向附近的低地,而稍微被割切的地形区地表径流则缓慢。如果斜坡为植物所覆盖,地表径流就要减小。在不透水的粘土质岩石地段地表径流大,在透水的沙和裂隙岩石地段地表径流显著减小 。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