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当前:首页 > 高考网 > 科目辅导 > 地理

2019年高考地理东风带影响下形成南极极地环流

2019年高考地理东风带影响下形成南极极地环流

洋流的成因分类:

(1)风海流:在盛行风影响下形成的洋流。

回顾地球上风带的分布:信风(低纬度);西风(中纬度);极地东风(高纬度)。

在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分别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

在北半球西风带(西南风)和南半球西风带(西北风)影响下形成盛行西风带。

南半球的基地东风带影响下形成南极极地环流。

画出风海流,然后补充剩下的补偿流,形成三个大洋环流,呈“8/0”模式。

形成南北半球的中低纬度环流,以南北纬30°为中心(或称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的中高纬环流,以北纬60°为中心(或称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南半球40°S海域:形成环球性的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

南半球在西风带作用下形成的洋流为寒流。试分析其原因:

①南极大陆是一个冰雪覆盖的大陆,影响其周围海区的水温;②漂浮的冰山融化吸收大量热量;③南极大陆强劲的极地东风加剧海水的降温。

南半球缺少中高纬度环流的原因是缺少陆地。

在南极地区受极地东风影响形成南极极地环流。

(2)密度流

由于盐度或温度的差异导致海水密度存在差异,海平面产生高度差,形成补偿流。

①盐度高的原因一般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河流很少;相对封闭

②表层海水是由密度小的流向密度大的

(3)补偿流:

补偿流分为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上升和下沉)。

上升补偿流往往在吹离岸风的位置,形成渔场,但陆地有可能形成荒漠景观。

极地简介:

南极和北极大部分地区的温度很少会升到0℃以上。那里的冰冻美景则是由不同类型的冰构成的。雪落到陆地上后堆叠起来,雪粒在挤压下形成冰川冰。巨大的冰川冰形成冰盖,覆盖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大部分地区。这些冰盖的厚度通常超过2.5千米,蓄积了地球上的大部分淡水资源。在极区极端寒冷的地带,海洋表面会结冰,这被称为海冰。大部分水域以及南极洲的海岸周围都覆盖着海冰。然而,北冰洋和南极洲并没有完全被冰雪覆盖。到了夏季,极点以外的许多地区都处于无冰期,大地上长满了众多生长期很短的苔原植被。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