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当前:首页 > 高考网 > 经验技巧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务院4日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一被称为恢复高考后最全面、最系统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将怎样改变中国教育的面貌和人才成长的轨迹?教育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为改革方案定下基调——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定位:保持现行制度 解决突出问题

记者:这次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定位和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改革的总体定位是,促进公平、科学选才。恢复高考以来的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我国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这次改革在保持现行考试招生制度稳定的基础上,着力解决突出问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更好地科学选拔各类人才,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

改革的目标是: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改革的五大主要任务:一是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进一步促进机会公平。二是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更好地引导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三是改革招生录取机制,规范考试加分、自主招生,改进录取方式,拓宽多种形式学习通道。四是改革监督管理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五是在少数省(市)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招生制度简介:

招生制度是各级各类学校招生目的、方针和实施办法等的总称。受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影响,与教育制度密切相关。各国的招生制度不尽相同, 但各级各类学校招生制度都以为其社会制度服务为宗旨,以学生不同年龄的身心发展特征为依据。如针对幼儿和儿童的身心特点招收 3 岁~6 岁的幼儿进行学前教育;招收 6 岁~12 岁的儿童进行初等教育;招收经过初等教育的少年实施中等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劳动后备军,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招收经过中等教育的学生进行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种专门人才。 
各国各级各类学校招收学生的办法,可归纳为如下类型:(1)报名制。符合入学条件,报名即收。如学前教育、初等教育,许多国家都采用这种办法。(2)法令制。亦称义务教育制。依照法律规定的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教育,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予以保证。(3)证书制。学生持小学或初中毕业证书,一般可进入初中或高中学习,不另举行入学考试。英、法等国持高中毕业证书一般可进入高等学校学习。(4)竞试制。设立机构, 规定考试科目,学生经过竞争性的入学考试,优秀者方能进校学习。(5)考试与推荐相结合。统一考试并兼顾学生原所在学校学习成绩及本人特长,招收学生。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