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当前:首页 > 高考网 > 高校信息

北京外国语大学2020年“一带一路”外语专业综合评价招生报考问答

第一部分:现行政策难题

1.综合评价招生的人才的培养发展目标?

服务项目我国“一带一路”提倡,塑造高档对外优秀人才及其广泛开展国别和地区科学研究的优秀人才。

2.什么叫综合评价?

由考生申请办理,根据我院机构的国外語言文化艺术能力测试(下称能力测试)后,该生的今年高考成绩(实分数)占70%,能力测试成绩占30%,以本地高考满分值计算,产生综合评价成绩。我院按综合评价成绩从高到低排列入取考生。换句话说,我院已不以今年高考成绩为唯一标准入取考生,只是再加我院的能力测试成绩,构成一个新的成绩来入取考生。

3.综合评价成绩是如何计算的?

综合评价成绩计算方法为:

综合评价成绩=今年高考成绩×70%+能力测试成绩×(本地高考满分值/50)×30%

例1:某地高考满分数值750分,某考生今年高考成绩为622分,

能力测试成绩为42分,则数值以下:

综合评价成绩=622×70%+42×(750/50)×30%=624.4

例2:某地高考满分数值600分,某考生今年高考成绩为522分,能力测试成绩为37分,则数值以下:

综合评价成绩=522×70%+37×(600/50)×30%=365.4+133.2=498.6

4.综合评价招生的程序流程有什么?

依据我院招生招生简章,4月9日至4月12日24时,考生登陆我院大学本科招生网在线报名系统软件报考;4月21日至30日24时,初中审批、考生材料提交;

我院对报考原材料开展评审,并发布评审根据名册(5月份);

根据评审的考生报名参加我院机构的体育文化检测和国外語言文化艺术能力测试(高考结束、查分前)

能力测试达标的考生在相对批号报名我院(今年高考查分后);

我院依据考生的综合评价成绩开展入取。

5.考生在哪儿报考?

考生登陆北京外国语大学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s://joinus.bfsu.edu.cn/),点一下在线报名,开展综合评价招生申请注册及申请办理。

6.为啥招生简章中沒有招生方案?

我院综合评价招生有别于别的高等院校的独立招生。综合评价招生的分省分技术专业方案一般列在各省市高考提前批,实际招生技术专业和计划数由省级考试院对考生发布。因而,考生在报考环节,不用选填报志愿。我院会依据招生简章分配各省市的招生技术专业和计划数。

7.招生省区有什么?理科可报吗?

招生省区详细招生招生简章。

北外文科理科兼招,且文科理科计划数基础差不多,热烈欢迎理工科学员积极主动报考。
 

8.推荐信必须提供吗?

是的,考生必须按要求提供班主任和学校的推荐信(班主任的推荐信可以不盖章,只需要班主任签名即可)。推荐信不需要单独写,须使用报名系统中的模板。中学在填写推荐信之前,应将推荐学生的所有课程成绩、模拟考试成绩及排名、参加北外综合评价招生报名资格等信息在校内公示3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方可填写推荐意见,加盖学校公章(学校公章可以是校章也可以是教务章)后上传至报名系统。

9.报完名后还要做什么?

报名结束后好好准备高考即可,不必在我校的能力测试方面专门花精力复习。预计5月下旬,我校初审结束后会在报名系统和招生网上发布参加能力测试的名单,初审通过的考生须在报名系统确认是否来校参加能力测试,未确认的视为放弃,我校将不安排考位。

10.体育科目测试具体办法什么时候公布?

体育科目测试办法将在初审通过名单公布后另行通知,请届时关注。

11.有没有关于此方面的试题或培训?

我校不提供此方面的试题,也不会进行此方面的任何培训,更没有委托其他机构或个人进行培训。

12.没有申请北外的综合评价招生还能报考北外吗?

北外的综合评价招生计划安排在提前批,与第一批次专业不同,未报考综合评价或者综合评价未通过的考生可以在第一批次继续报考北外。

13.申请综合评价招生需要报名费吗?

北外的综合评价招生不收取报名费,如果贫困学生,可以向我校申请困难补助,申请表可以从招生简章附件中下载。

14.报名系统中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指的是什么?

指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学业水平考试,没有学业水平考试的,填高中会考成绩。

15.报名条件中的复语考生一定要有证书吗?

必须要有所在学校出具的复语学习证明或考试等级证明。

16.报名条件中省级示范校和学校优质生源校可适当放宽排名限制,放宽到什么程度?

放宽到考生的成绩接近我校近三年录取分数线。对非省级示范校,必须满足报名条件中关于成绩的严格要求才能报名。原则上如果是具有独立法人身份的分校、分校区则排名要求不能放宽。

17.报名条件中对视力身高是否有要求?

没有。但根据学校学科专业特点,凡有口吃、嘶哑或口腔有生理缺陷及耳鼻喉科疾病之一而妨碍发音的、有听力障碍者不宜就读。

18.复读考生也可以报考吗?复读考生的推荐信、成绩由谁出具?毕业学校如何填写?

可以报考,推荐信可由复读学校或原就读学校出具,成绩由原就读高中出具,毕业学校填高考报名学校。

19.通过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后想要转专业,可以吗?

可以。具体可到我校教务处网页(https://jwc.bfsu.edu.cn/)查看《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学生转专业实施办法(试行)》。

20.报名条件中有“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成绩在年级同科类排名前10%以内”的要求,不分文理省份的考生该如何操作?

不分文理的省份,“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同科类成绩年级排名”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总分的全年级排名;语文、英语的单科排名是指全年级排名。

21.多语种国际传播实验班的特色是什么?

多语种国际传播实验班是学校开展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一项创新举措,联合国家通讯社——新华通讯社,利用双方优势资源,为国家培养立志从事国际传播的多语种人才。新华社将参与人才培养,择优为实验班优秀毕业生提供入职绿色通道,毕业生也可根据个人意愿从事外交、外事、商务、传媒、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工作,或在国内外大学继续深造。

22.非通用语复合法学实验班、多语种国际传播实验班、朝鲜语(商务)、西班牙语(商务)等专业毕业后能拿双学位或者双专业证书吗?

复合专业是我校培养复语型复合型人才的一项举措,本身并不意味着能直接拿到双学位或者双专业证书,而是这些专业的培养方案是单独制定的,主学位内复合专业方向课程为必修学分无需单独缴费,修读完成规定的课程并且成绩合格,将获得主专业毕业证书和辅修证书。如果要拿双学位或者双专业证书,需要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再修读部分课程,需额外缴费。具体请阅《北京外国语大学辅修/双学位(双专业)管理办法》,网址为:https://jwc.bfsu.edu.cn/info/1018/1083.htm。

23.地方考生已经申请其他高校的自主招生,还能申请北外的综合评价招生吗?

可以,北外的综合评价招生与其他高校的自主招生在报名和确认环节方面不冲突。

第二部分:技术问题

1. 报名系统中的“考生号”是什么?

考生号是考生在全国年度招生考试管理工作中唯一的标识性号码,确保一人一号,必须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按统一要求编制。

按标准应为20+省份代码开头的14位号码,请核实保证填写正确。

2.报名系统对浏览器是否有要求?

有。为保证报名顺利完成,请使用谷歌浏览器进行报名。报名系统首页提供了下载链接。

3.在报名过程中,出现了系统报错怎么办?

请截屏报错信息发送至技术支持邮箱:wubaizhi@qmth.com.cn。

4.打印成绩单后由学校盖章再扫描上传这一步骤中,需要打印的成绩单是由学校打印原来的成绩单还是打印报名系统页面中的成绩单?

打印页面中的成绩单,再找学校盖章,然后拍照上传。考生可以在上传的时候,同时上传学校统一格式的成绩单。但系统里打印出来的成绩必须上传,学校出具的统一格式的成绩单仅作为参考。

5.报名系统中“高一到高三完成的所有课程”栏目,需要填写高中学习过的所有课程吗?同一科目不同学期的成绩都要录入吗?

是的。考生应填写高中阶段各学期所修的所有课程,包括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填写相应的期末考试成绩。

6.在课程与学业能力模块中,上传成绩时需要点击“生成中学排名及模考确认单”,这个确认单为什么会有其他人的信息?

报名系统会根据中学名称进行自动匹配,将同一中学同科类的学生汇总在同一个表上,这样做是为了信息公开与监督,避免学生提供虚假信息造成不良后果,也为了方便中学掌握整体的报名情况。

考生应最迟于4月20日前完成报名,21日至30日24时上传材料。

7.晚上可以报名吗?

在简章规定的报名时段内,全天24小时均可以报名。

8.填报的信息丢失了是什么原因?

每个页面填报结束后,要点击保存,否则信息会丢失。

9.请问点击保存后可以进行修改吗?

在最后一步信息确认下载之前,都可以修改。

10.高考报名所在地是学校地还是户口所在地?

一般是高中学籍所在地。如果疑问,请咨询本人班主任。

11.参加学校兴趣小组、学生干部、参加活动的证明材料有什么要求?这些材料必须是证书还是可以找有关负责人手写?

证书或者学校的证明,都可以。没有证书或者学校证明的,找有关负责人手写也可以。请以图片方式上传证明材料,文件不要太大,清晰即可。

12.获奖证书图片上传有要求吗?

图片不要太大,清晰即可,无其他要求。

13.个人陈述必须手写吗?是否还需要将文字输进系统?

个人陈述必须手写,然后扫描或者拍照上传。但考虑到考生有可能上传的图片不清晰,因此同时需要将文字输入系统。

14.成绩部分有些科目只有等级(ABC或者优良合格等)没有成绩怎么填?

为保证数据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学生不能随意输入成绩,我校报名系统已经设置了相应的成绩和等级选项,如有未涵盖的成绩和等级,请将需求发送至技术支持邮箱。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