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地处中国交通枢纽的河南省会城市郑州市二七星火技术密集区,地理位置优越,信息快捷,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活动极其丰富。
学院占地面积800亩,全日制在校生8000多人,高等成人教育在校生750人。
学院以培养职业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设有工程系、计算机系、财经系、商贸系、艺术系、信息工程系、附属中专、涵盖财经、理工、艺术
、管理等30多个专业(方向)。
学院经过17年的发展,以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会信誉跻身中国民办高校综合实力20强,并被教育部中央教科所评为“人民满意的民办大学”,院长刘文魁荣获“中国杰出民办教育家”称号。
学院名人学者不断访问,各项文体赛事频频,20多个学生社团为来自25个省市万余学子以此为心灵乐园,极力张扬个性,展现自我。
郑州科技学院办学以来,得到各级职能部门的重视与嘉奖。
1993年、1996年。
2000年,被河南省教委评为“先进办学单位”,1999被河南省教评为“先进单位”,2000年被九三学社河南省委授予“社办高校之花”,1997年,被全国民办文高教育委员会评为“民办高校先进单位”。
学院在同类院校中唯一被省教育厅表彰为教育管理先进单位,并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示范助学组织。
截至2018年4月,学校设16个二级学院(系、部), 36个本科专业,30个专科专业。
截至2017年10月,学校有专职教师1100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的366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569人。有河南省优秀教师2人,13个校级教学团队,4个郑州市优秀教学团队。
河南省优秀教师:孙锦礼、周永新
郑州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大学物理教学团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建筑工程技术教学团队、大学英语教学团队
校级优秀教师:徐向慧,范宋伟,王香芬,马文婷,孟刚
学科建设截至2017年10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
河南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
教学建设 校园风景(图三)截至2017年10月,学校有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6个,河南省专业 综合改革试点4个,河南省特色专业1个,河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郑州市示范专业3个,郑州市重点专业6个,郑州市精品课程2门,郑州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
2016年,学院副院长周文玉主持的《民办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荣获河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视觉传达设计、土木工程
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旅游管理、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食品科学与工程 、交通运输
河南省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河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代制造技术工程实践中心、电子信息工程与控制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应用物理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郑州市示范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郑州市重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旅游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商企业管理、视觉传达设计
郑州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食品工艺学、数控加工技术 、汽车构造、室内设计
郑州市精品课程: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食品工艺学
郑州市示范性实训基地(中心):金工技术训练中心、汽车综合技术训练中心
办学荣誉 授奖时间 获奖名称 授奖单位 2014.04 教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河南省教育厅 2014.05 十佳民办教育职业学校 郑州市教育局 2015.04 河南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河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 2015.06 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 郑州市人民政府 2015.06 河南省民办教育先进办学单位 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 2016.01 2016年度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 河南省教育厅 2016.05 河南省民办教育先进学校 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 2016.06 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中共河南省委 2016.06 郑州市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院校 郑州市教育局 2016.09 郑州市创业培训示范基地 郑州市人民政府 2016.11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2016.11 郑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 郑州市人民政府 2016.12 河南省产学研合作项目试点单位 省委组织部、教育厅、科技厅等 2016.12 第三节郑州地方高校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奖 郑州市教育局2013年,学校完成、发表、获奖的科研成果633项,立项课题134项。成果包括:教材、著作47部,论文313篇,结项课题72项,鉴定成果4项,获奖成果(作品)165项,专利12项;学生论文19篇,学生专利1项。立项包括:教职工立项课题130项,学生立项项目4项。
2016年度,学校服务企业20余家,解决企业技术难题5家,签订产学研技术开发合同5项,研发经费逾百万,获立省级产学研资助50余万元。
2016年,学校完成、发表、获奖的科研成果共计965项,立项课题235项。成果包括:教师教材、著作51部,论文546篇,结项课题135项,鉴定成果13项,获奖成果(作品)154项,专利35项,软件著作权8项;学生论文16篇,专利7项。立项课题包括:教师立项课题230项,学生立项课题5项。
科研机构截至2017年,学校有13个校级研究所,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郑州市科技局重点实验室1个,郑州市教育局重点实验室4个。
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控加工技术工程中心
郑州市科技局重点实验室:郑州市机电智能化重点实验室
郑州市教育局重点实验室:数控技术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食品分析实验室、大学物理实验室
校级研究所:数控工程技术研究所、太阳能应用技术研究中心、机器人研究所、动画研究中心、企业管理咨询研究所、外语教育与翻译技术研究中心、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所、地方音乐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文化遗产研究所、模型设计与制作研究所、食品安全监测研究所、经济管理研究所
学术资源?馆藏资源
郑州科技学院图书馆截至2016年3月,郑州科技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170.56万册,期刊1605种;电子图书51.37万种,电子期刊12236种,购买及试用专题数据库103个,分别是超星电子图书,知网,万方,新东方英语学习库、读秀学术搜索、正保远程教育系统、非书资源管理系统等。
?校徽
郑州科技学院校徽1.LOGO整体造型以学校图书馆,结合齿轮、书本,艺术变形而来。“学校图书馆”结合“1988”建校日期充分展现了校悠久历史,彰显文化底蕴。“齿轮”代表工业,郑州科技学院是以工科为主的学校两者之间交相呼应。“齿轮”的形状又像一轮初升的太阳象征着学校教育事业蒸蒸日上。“书本”代表知识,同时也遵循了校训“博学、笃行、明德、至善”中“博学”这一方面。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力实施素质教育,顺应时代要求,构建和谐校园。
2.LOGO整体颜色为蓝色。蓝色代表着智慧,寓意着莘莘学子如同畅游在浩瀚无穷的知识海洋中,正在不断提升自身知识水平,为民族兴旺,国家富强打好坚实的基础。
3.LOGO整体极易识别和推广,寓意深刻,视觉冲击力强。
?校训
校训字体:刘文魁董事长手写体博学 笃行 明德 至善
含义:校训中的“明德至善”取自《大学》卷首“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意思:大学的根本宗旨,首先在于了解和彰显人性固有的内在道德光明,然后必须亲近人民并竭尽全力为之服务,最后则要通过个人修身与社会实践,使社会和人都臻于和谐圆满的至善至美的理想境界。这是做人、做学问的理想途径,也是中国文化人精神追求的最高的目标。
“博学笃行”见于《礼记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儒家先贤做学问的方法论,它与“明德至善”珠联璧合:“明德至善”提出了终极目标,“博学笃行”为实现这个目标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方法。
学生社团世纪风文学社、演讲与口才交流协会、英语协会、书法协会、大学生艺术团、乒乓球协会、模拟公司、友谊棋社、思想交流协会、社会实践服务社、武术协会、篮球协会、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营、新媒体工作室
董事长:刘文魁
副董事长:可淑文
学院党委书记:刘新华
学院院长:徐建新
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 秦小刚
常务副院长:刘赛赛
学院副院长:程金城
学院副院长:周文玉
学院副院长:李利民
学院董事会董事,副院长兼财务总监:刘欣
郑州中考信息
郑州学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