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重庆 >>重庆市 >>九龙坡区 >>重庆理工大学(原重庆工学院)
重庆理工大学(原重庆工学院)
电话 : 023-68667465
地址 :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兴胜路4号
中考网 : 重庆 | 重庆市 | 九龙坡区
高考网 : 重庆 | 投票
学校简介 :   重庆工学院位于美丽的山城——重庆直辖市,始建于1940年,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经、管、理、文、法等学科相结合的普通高等院校,是重庆市确立的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2001年,在重庆市高等院校布局结构调整中,学校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规划为即将筹建的“重庆理工大学”。
  学校占地2228亩,建筑面积48万多平方米。
  现有教职工1374人,其中专任教师744人,教授、副教授近300人,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近400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33人,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比例在重庆市高校中名列前茅。
  在校学生13000多人。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近五年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及横向合作项目887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0项、专利43项;成果被采用185项,直接经济效益近4亿元;教师公开发表论文4176篇,其中在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970余篇,被国际三大权威检索收录60余篇;出版教材、著作200余部。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迄今已与英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注重选派优秀教师赴国外学习深造、访问讲学,积极招收外国留学生和聘请外籍专家来校工作。
  学校具有优良的后勤服务条件,建有一流的学生公寓和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建立并开通了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建有一流的标准运动场和学生活动中心等文体活动设施。
  学校重视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素质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近年来,重工学子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活动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8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6个,省市级奖励100多项。
  1994年至2004年,学校连续11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学校。
  学校历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目前,学校正以发展为先导、以创新为依托,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西南一流、国内知名的多科性大学,不断实现新的理想,创造新的辉煌!
历史沿革
重庆理工大学前身是1940年9月18日成立的兵工署第11技工学校,因附设在21兵工厂(即今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故简称21厂技校,对外化名为“士继公学”。 1950年4月,经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批准更名为21厂工业职业学校,同年9月更名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工业学校;此后又先后更名为第二机械工业部西南第一工业学校、重庆第一机械制造工业学校。 1957年,昆明仪器制造工业学校金切专业并入该校。 1960年3月,学校升办为重庆工业专科学校。 1965年4月,升格为重庆工业学院,隶属于第五机械工业部。 1986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改建为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其后,学校先后隶属于兵器工业部、国家机械委、机械电子工业部,从1991年开始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 1999年5月,学校由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划转重庆市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同年更名为重庆工学院。 2001年,重庆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整体并入该校;在重庆市高等院校布局结构调整中,学校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规划为即将筹建的“重庆理工大学”;在第九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中,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办增列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2005年9月,占地面积1500亩的花溪校区正式启用。 2009年3月,国家教育部同意该校更名为“重庆理工大学”。 2018年11月,重庆理工大学与北京大学联合开办两江人工智能学院。
办学规模
师资力量 根据201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561人,其中专任教师132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4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3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其他省部级优秀人才6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41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近1000人,兼职教师300余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重庆市级教学团队6个。 [4] 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朱新才、林治华 、郭晓东 [7]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石晓辉、许洪斌、黄伟九 [8] 教学团队 序号 团队名称 负责人 级别 1 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贺建民 国家级 2 自动控制课程群教学团队 李山 重庆市市级 3 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张建勋 重庆市市级 4 会计信息化课程群教学团队 陈旭 重庆市市级 5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组教学团队 熊晓燕 重庆市市级 6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邓明 重庆市市级 7 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贺建民 重庆市市级 院系专业 据2018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下设24个教学机构(其中二级学院19个),设有本科专业61个。 [4] 院系专业 [7] [9] 二级学院 专业名称 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汽车服务工程 装甲车辆工程 工业设计 产品设计 重庆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工业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理论与应用力学 机器人工程 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重庆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气类(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重庆理工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药学类(药学、制药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工程 重庆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重庆理工大学理学院 应用统计学 金融数学 应用物理学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 会计学 财务管理 审计学 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广告学 旅游管理 重庆理工大学经济金融学院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类(金融学、金融工程) 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知识产权学院 知识产权 社会工作 电子商务及法律 重庆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 汉语国际教育 商务英语 重庆理工大学两江国际学院 (与韩国科学技术院中外合作办学)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重庆理工大学两江人工智能学院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重庆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应用本科、专升本、专本贯通、中职3+4本科) 会计学 物流管理 金融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软件工程 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重庆理工大学商贸信息学院 (现已停止招生办学) 重庆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根据201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重庆市级特色专业6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5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精品资源共享课入选课程1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有重庆市精品课程2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6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3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研究生优质课程10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 [4] 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 [7]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车辆工程、会计学 [7]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车辆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10]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 [7] 重庆市市级特色专业(6个):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7] 重庆市市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车辆工程、会计学 [7] 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5个):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7] 重庆市市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重庆三峡水利发电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基地 [7] 重庆市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计算机类专业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材料类专业acd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基于地方和行业需求的化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基于差异化战略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7] 重庆市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车辆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医药工程实验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会计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7] 精品(双语)课程 [11] 序号 级别 课程名称 负责人 职称 1 国家级精品课程 会计信息化 陈旭 教授 2 国家级双语课程 生物技术制药 姜和 教授 3 重庆市市级精品课程 汽车理论 石晓辉 教授 4 重庆市市级精品课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熊晓燕 教授 5 重庆市市级精品课程 国际金融 邱冬阳 教授 6 重庆市市级精品课程 税法 彭启发 教授 7 重庆市市级精品课程 信号与系统 余成波 教授 8 重庆市市级精品课程 材料成形原理 张驰 教授 9 重庆市市级精品课程 机械制图 刘红杰 副教授 10 重庆市市级精品课程 大学物理实验 蒲利春 教授 11 重庆市市级精品课程 数据结构 刘全利 教授 12 重庆市市级精品课程 会计学基础 孙芳城 教授 13 重庆市市级精品课程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 邓明 教授 14 重庆市市级精品课程 电子技术 肖蕙蕙 教授 15 重庆市市级精品课程 财务管理 何建国 教授 16 重庆市市级精品课程 工程材料 叶宏 教授 17 重庆市市级精品课程 高等数学 程新跃 教授 18 重庆市市级精品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 杨明波 教授 19 重庆市市级精品课程 中级财务会计 黎明 教授 20 重庆市市级精品课程 景区开发与管理 牟红 教授 21 重庆市市级精品课程 编译原理 黄贤英 教授 22 重庆市市级双语课程 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 孙丽璐 23 重庆市市级双语课程 财务会计基础 袁莉 24 重庆市市级双语课程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徐玲玲 副教授 教学成果 2004年,该校《地方工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创建比较财会学科体系的理论与实践??一般本科院校培育学科特色的体验》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其中《地方工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产学研合作,培养高质量应用型车辆专业人才??车辆工程学科建设与实践》、《经济科学综合实验室教学改革的建设与发展》、《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运作新模式》等四项成果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三等奖。 [12] 学生荣誉 根据201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学生在历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0项,全国二等奖25项;重庆市级奖116项,学校多次获得组织工作优秀奖;在历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5项,重庆市级奖26项,学校多次获得组织工作优秀奖;在历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中,获全国三等奖2项,西南片区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7项;多次参加“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总成绩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12] 学科建设 根据201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9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省(部)级一级重点学科8个。 [4] 硕士点、重点学科    序号 学科门类 学科名称 授权级别 省部级重点学科 1 工学 机械工程 硕士一级 兵器工业总公司重点学科、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 2 仪器科学与技术 硕士一级 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 3 材料科学与工程 硕士一级 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 4 信息与通信工程 硕士一级 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 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硕士一级 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 6 生物医学工程 硕士一级 7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硕士一级 8 工商管理 硕士一级 兵器工业总公司重点学科、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 9 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硕士一级 兵器工业总公司重点学科、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 10 理学 数学 硕士一级 11 统计学 硕士一级 12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硕士二级 13 医学 药学 硕士二级 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 14 工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硕士二级 15 电气工程 硕士二级 (资料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13] 合作交流 对外交流 根据201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通过双学位联合培养、互认学分、学生海外游学、海外引智、合作科研、海外访学与培训等项目与美国、英国、德国、韩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泰国、越南、台湾等 20 多个国家或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多形式、深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学校携手两江新区,引进了世界一流名校??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在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展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的合作办学。 校企合作 根据201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在中国教育部与德国教育与科研部支持下,在重庆市教委的直接领导下,“中德(重庆)汽车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中心”落户该校,并且作为中德汽车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中心联盟的牵头单位,与德国手工业技能发展中心合作,培养国际化的高端汽修人才 。 学校荣誉 根据201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得“重庆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与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重庆市海外留学人员先进工作集体”称号、“海外智力引进示范单位”、“重庆市教育系统人事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等。 学校荣誉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重庆市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重庆市十佳园林式单位 重庆市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重庆市九龙坡区市容整洁单位 重庆市精神文明单位 重庆市能源建设先进单位 重庆市绿化先进单位 重庆市节水型单位 重庆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先进单位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根据201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8个、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部批建)、11个重庆市重点基地(含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2个校级后备重点实验室、2个校级后备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2个校级科研机构;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重庆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大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等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24个。 [4]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4]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机械检测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14] 科技部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激光快速原形及模具制造生产力促进中心(重庆) [14] 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重庆市汽车零部件及其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模具技术重点实验室 [14] 重庆市市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重庆市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重庆市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 [14] 重庆市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重庆市车辆模拟与实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汽车动力系统及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轻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重庆中英(国际)数字医疗技术工程中心 [14] 重庆市市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高端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4] 重庆市市级高校研究中心(2个):重庆市高校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重庆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14] 重庆市市级高校创新团队(8个) [15] 序号 团队带头人 研究方向 批建单位 立项时间 1 石晓辉 汽车传动系统零件制造与检测技术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07 2 彭东林 精密检测技术与智能传感器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07 3 赵明富 现代光电检测技术与智能传感器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10 4 黄伟九 材料表(界)面科学基础与应用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10 5 林治华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与化学生物学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10 6 许洪斌 高性能齿轮先进制造技术及传动系统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13 7 徐 刚 企业战略与技术创新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13 8 胡远志 汽车性能CAE 开发技术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13 科研成果 2003年-2014年,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0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工具收录1800余篇;出版教材、著作300余部;申请国家专利833项,获得授权或公开专利672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5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省(部)级奖励121项;学校在全国高校授权专利排名中一直名列前100强,产生了“时空坐标转换方法与时栅位移传感器研究”、“高性能电子软钎焊合金材料制备新工艺”、“摩托车开发关键技术的研究”、“风力发电专用齿轮箱成套技术及产业化”、“螺旋锥齿轮数控加工关键技术与成套设备”等标志性科研成果。 [4] 国家级奖    序号 项目名称 级别 时间 获奖人 1 汽车摩托车齿轮类零件冷摆辗精密成形关键技术及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 胡亚明 2 数控高效制齿机床成套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8年 彭东林 3 基于测量基准时空转换技术与时栅位移传感器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通用项目一等奖空缺) 2010年 彭东林、刘小康、张兴红、陈锡侯、朱革 4 高品质镁合金的集成和循环应用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 杨明波 5 螺旋锥齿轮数控加工关键技术与成套设备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3年 郭晓东 省部级奖(2011-2013年) 序号 项目名称 级别 时间 获奖人 1 塑性成形模具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1年 许洪斌 2 高品质镁合金的集成和循环应用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2011年 杨明波 3 大型机械炉排式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集成技术及产业化 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3年 朱新才 4 会计理论比较研究 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13年 孔庆林 5 电子软钎焊料合金的制备工艺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专利奖二等奖 2011年 杜长华 6 新型高性能银基合金复 合材料开发及其制备技术 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 黄福祥 7 复杂曲面砂带磨削技术及装备 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 郭晓东 8 YK2560A 数控弧齿锥齿轮研齿机 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 郭晓东 9 重庆上市公司控制权私利问题的实证研究 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1年 安灵 10 基于反倾销应对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1年 杨兴龙 11 基于网络环境的发电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2年 余成波 12 锅炉钢管生产的性能控制与节能技术 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2年 朱新才 13 高性能船舰动力传动关键技术及应用 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2年 米林 14 特高精度冷轧板全连续轧制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 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3年 朱新才 中国专利金奖    序号 项目名称 级别 时间 获奖人 1 栅式位移传感器 中国专利金奖 2008年 彭东林 (资料来源:重庆理工大学科研处) [16]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止2014年9月1日,学校图书馆拥有文献资源总量360余万册(件),形成了纸本文献、电子文献和多媒体文献共存的馆藏体系;拥有CNKI中国知网、超星电子图书、IEEE、ELsevier、Ei、Springer、SAE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33个。 [17] 学术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科学文摘》(SA,INSPEC)、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IP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JFD)、中国物理学文摘数据库等国内外多家检索刊物收录;曾荣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等;主要栏目:车辆工程、生物工程、机械?材料、化学化工、电子?自动化、信息?计算机、数学?物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重庆市一级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12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行榜高校学报类前100名期刊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等国内多家数据库收录;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审计文摘》等刊物复印,转载率多年位居全国理工类大学学报(社科版)前列;主要栏目:本刊专稿、逻辑学与科学方法论、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法学、经济?管理、政治?哲学、语言?文学、教育等。 《四川兵工学报》是由重庆市兵工学会、重庆理工大学共同主办;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国内多家数据库收录;主要围绕兵器工业的改革与发展,为科研开发、生产、工艺、材料及管理工程提供研讨园地,促进学科发展与科技成果的转化;主要栏目:武器装备理论与技术、后勤保障与装备管理、机械制造与检测技术、信息科学与控制技术等。 《智能技术学报》是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重庆理工大学共同主办,属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刊;主要刊登国际国内智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新动态,为中国国防工业和智能科学技术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学术凝聚的核心、检阅研究成果的窗口、联系学会和广大会员的纽带及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桥梁,使之成为促进中国国防现代化和智能科学技术发展的学术舞台、主要栏目:综述与评论、论文与报告。 《机电液工程》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和重庆理工大学联合主办的英文季刊、中国力学学会流体控制工程专业委员会会刊;力求反映国内外机、电、液工程领域重大学术进展和发展趋势,展现国内外机电液技术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进步,探讨本学科领域学术热点和重点问题,报道学会组织的最新学术动态和工作信息;主要栏目:流体动力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电液一体化、材料工程等。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校党委书记 李志雄 校长 石晓辉 副书记 张晓洪 副校长 杜华、何建国、许洪斌、黄伟九、曾宪军、田波、廖林清 纪委书记 张绍荣
知名校友
余祖胜:著名红色小说《红岩》中主要人物余新江的原型。 黎孝纯:现任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4所研究员,黎孝纯入选《当代中国科学家与发明家大辞典》、《世界有影响的500名学术带头人》、《世界名人录》。 孙怀庆:丸美(中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社长,(中日合资)广州佳禾化妆品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日本早稻田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美发美容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美容时尚周组委会副主席。 尹家绪: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蔡建军:重庆理工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现任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 段绍译:北京师范大学MBA导师、湖南富爸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段绍译快乐理财游学苑首席讲师、《融资网》专栏作家和《新浪财经》理财专家。 何燎原: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国信证券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吴潮华:广州美晟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与其爱人王永梅(也是重庆理工大学优秀校友)设立重庆理工大学梅华奖学金。 吴江涛:华夏银行总行稽核部副总经理、北京分行副行长。 李春宏:北京嘉盈博众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黎阳:著名新生代女作家、演讲家。著有散文集《激情人生》、诗集《朝阳集》、中篇小说《永远的守候》,长篇小说《何处是归程》、编译作品《处世手册》、《绝妙口才》(作为北京市丰台区公务员培训教材),《秋的怀念》(韩菁清、梁实秋纯美爱恋真情纪事)等。散文《激情人生》入选高中语文课本,长篇小说《何处是归程》入选澳洲中文高考教材。 牟正国:枪械专家,所设计步枪为中国夺得第一位女子步枪射击奥运冠军(吴小旋)。
文化传统
校徽 校徽释义:徽标在原校徽基础上修改而成,尊重了校徽图形的历史延续性;整个图案由字母“CQUT”组成,代表重庆理工大学;图案似变形的跑道,三条跑道喻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图案象征重庆理工大学及成千上万青年学子一往无前,奔向灿烂前程;徽标图案像一只展翅翱翔、奋勇腾飞的大鹏搏击长空,展示了学校“自强不息、求实创新”的大学精神;主色为蓝色,象征海阔天空任我跃。 校训 “明德笃行、自强日新” 明德,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即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要求学校以德为立校之本,把德育放在首位,推进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的有机结合,“明德”同时也力求学校师生员工以德为立人之本。 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要学有所得,践履所学,做到“知行合一”。 自强日新,源于学校校歌, 校歌中提到“沉着毅勇,自强日新,我们是工业的劲军……”。“自强”:自立自强,顽强拼搏,努力向上,永不懈怠;“日新”:勇于开拓,不断创新,追求超越,求新求变,日日更新,每天都有新变化,每天都有新进步。 “明德笃行、自强日新”,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营养,包含了学校历史文化中的精髓,同时继承了原校训的思想;既重德,又强调"知行合一",同时还秉承了"重理工"精神中的自强与创新的理念。 校歌 《重庆理工大学校歌》 (原第二十一兵工厂技工学校校歌) 作词:郭沫若作曲:贺绿汀 工以建国,技以利工,我们奋斗是为自力更生。 工业救国的使命,大家要努力完成。 劳我筋骨,提我精神,求学习技是在能知能行。 沉着毅勇,自求日新。 我们是工业的劲军,我们有骨肉般的友爱,我们有金石般的至诚。 我们有熔炉般的热烈,我们有钢铁般的坚韧。 学欲其专,技求其新。 同学们!猛进!猛进! 同学们!猛进!猛进!
校区设置
重庆理工大学共有花溪、两江、杨家坪等3个校区,其中,花溪校区位于巴南区,两江校区位于渝北区,杨家坪校区位于九龙坡区。 杨家坪校区 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街道兴胜路4号,邮编:400050,是重庆理工大学前身重庆工学院旧址,现作为重庆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 花溪校区 位于重庆市巴南区花溪街道红光大道69号 邮编:400054,是重庆理工大学校本部,现作为学校大多数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学习的校区。 校区有三个出入口,分别为大门、中门、后门。静湖镶嵌在中山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校园广场之中。蝴蝶山中的健身步道连接第一、第二运动场,山顶建有汽车博物馆。学生活动中心则位于留学生公寓和体育馆对面。 两江校区 位于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普福大道459号中韩工业园,邮政编码:401135,也称重庆理工大学两江国际学院,由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与重庆理工大学合作共建。 重庆理工大学与两江新区合作建设两江校区、两江国际学院,与国外一流大学开展合作办学,使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与重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推动重庆理工大学的教育国际化进程,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为两江新区开发开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截止2016年7月6日,学校已与世界一流大学----韩国科学技术院(英文简称KAIST,2014 -2015年QS世界大学排名在第51位;亚洲大学排名在第2位)合作办学。

重庆中考信息

重庆学校大全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三峡学院

西南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

黔江平坝中学编辑词条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文理学院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原重庆工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

四川外语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