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北京 >>北京市 >>海淀区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电话 : 010-62890283 马老师 孙老师
地址 : 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1336信箱
中考网 : 北京 | 北京市 | 海淀区
高考网 : 北京 | 投票
学校简介 :

  中国农业大学是国家"211工程" 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
  现任党委书记瞿振元,校长柯炳生。
  

中国农业大学教学设施全日制研究生6765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122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643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164名


中国农业大学建设有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以及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
  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由东馆(原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图书馆)和西馆(原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组成。
  合并后图书馆的总面积为21550平方米。
  其中东馆9550平方米;西馆12000平方米。
  藏书总量为142万册,期刊2900种,电子资源20多种。
  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坐落在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内,分为地上3层,地下1层。
  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共设设观众席约8500个,其中拥有固定座席约6000个,临时座席2500个。
  中国农业大学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学校现有75个学生社团,包含公益类、理论学术类、科技实践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类等多种类型;建制完善的大学生艺术团,包括合唱团、管乐团(弦乐组)、舞蹈团、戏剧团、民乐团和健美操队等,充分展现了我校独特的艺术特点和魅力。
  

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
  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
  1952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中央农业部机耕学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同年11月,平原农学院并入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
  1953年7月更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国务院于1954年和1984年将北京农业大学列为全国六所重点院校和全国重点建设的十所高等院校之一,于1960年10月将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
  199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校名。
  2003年5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国农业大学,发表了重要讲话。
  2005年10月13日,全国会吴邦国委员长视察中国农业大学,祝贺农大建校百年,鼓励学校再创辉煌。
  2009 年 5 月 2 日,中共中央、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中国农业大学,与师生代表亲切座谈,对青年学生提出了殷切期望,对学校提出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步伐"的要求。
  2010年5月2日,胡锦涛给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回信,鼓励全校师生为发展现代农业作出更大贡献。
  

历史沿革

三大源头

北京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自于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898年,中国近代意义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京师大学堂建立,1905年,作为京师大学堂八个分科大学之一的农科大学开始筹建,这是形成中国农业大学的最早源头。从1905年到1938年,学校经历了晚清、北洋和国民政府三个时期,校名和组织机构也随政局变迁不断演变。1914年2月,农科大学独立,改组为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以“教授农业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办学宗旨,是当时北京著名的国立八校之一。1923年3月,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改为国立北京农业大学。1928年,国民政府改北京为北平,实行大学区制,将北京国立九校合并组建国立北平大学,农大旋即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平大学迁往西安,与北平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等院校组成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以“发展西北高等教育,提高边省文化”为由,命令西安临时大学南迁汉中,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临时大学农学院改为西北联大农学院。同年7月,西北联大农学院与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国立西北农学院。1946年10月,北京大学在北平复学,于原北平大学农学院院址重建农学院。1949年7月,辅仁大学农学院并入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的第二支源头是清华大学农学院。1921年,清华学校开办农科,设立作物学、果树园艺学、畜牧学等课程,以为志愿赴美学农之选修。1934年,清华大学创办农业研究所。在抗战期间,农业研究所先后在河北及云南地区开展了大量植物病理、生理和昆虫学调查和研究,培养储备了一批农业科学技术人才,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里,为中国农业科学做出了宝贵的贡献。1946年,清华大学复员北平,以农业研究所为基础,正式成立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的第三支源头是华北大学农学院。学院前身是1940年中共中央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1943年,延安自然科学院并入延安大学,1944年,自然科学院生物系改为农业系。内战期间,自然科学院向华北地区转移。1947年3月,为了“开展农村大生产运动,为战争和人民服务”,晋冀鲁豫边区以原自然科学院农业系为基础,在山西长治建立北方大学农学院。1948年7月,北方大学与华北联合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农学院随之改为华北大学农学院,迁往河北石家庄。

合并建校

北京农业大学1949年9月29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北大学三所大学的农学院合并,组建成新中国第一所多科性、综合性的新型农业高等学府,并于1950年4月,正式命名为北京农业大学。1954年和1984年,北京农业大学分别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六所重点院校和全国重点建设的十所高等院校之一。北京农业工程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中央农业部机耕学校、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1953年1月,平原农学院部分师生并入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同年7月,更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60年10月,学校进入全国64所重点大学行列。1985年10月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改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199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成为一所规模更大、学科设置更趋综合化的新型农业大学,江泽民同志亲自为学校题写校名。1998年,学校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211工程”高校;2003年,学校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985工程”高校行列。

2003年,学校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985工程”高校行列。

2005年,中国农业大学庆祝建校百年。[1]

2017年1月16日,北京农业大学附属中学正式更名为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 2017年9月,中国农业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2]

学术科研

科研机构

据学校官网2014年8月信息显示,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6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省部级以上科研机构一览表[3] 序号批准部门机构名称负责人挂靠单位1科技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宁生物学院2科技部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维华生物学院3科技部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呙于明动物科技学院4发改委畜禽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杨宁动物科技学院5科技部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李德发动物科技学院6科技部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胡小松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7科技部河北沽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王?动物科技学院8科技部温室设备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张天柱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9教育部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民赞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10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福锁资源与环境学院11教育部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孙传清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12教育部功能乳品教育部北京市共建重点实验室罗云波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13教育部植物生长调节剂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李召虎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14教育部玉米育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王守才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15教育部果蔬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胡小松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16教育部现代农业装备与设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振江工学院17教育部农业节水与水资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李光永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18农业部农业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张勤动物科技学院19农业部农业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李建生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20农业部农业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李保明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21农业部农业部饲料安全与生物学效价重点实验室呙于明动物科技学院22农业部农业部动物流行病学与人畜共患病重点实验室杨汉春动物医学院23农业部农业部兽药残留及违禁添加物检测重点实验室沈建忠动物医学院24农业部农业部植物病理学重点实验室郭泽建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25农业部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陈阜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26农业部农业部园艺作物营养与生理重点实验室韩振海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27农业部农业部华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李保国资源与环境学院28农业部农业部土壤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楼慧强生物学院29农业部农业部果蔬加工重点实验室廖小军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30农业部农业部土壤-机器-植物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张东兴工学院31农业部农业部可再生能源清洁化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王涛工学院32农业部农业部农业信息获取技术重点实验室汪懋华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33农业部农业部草地生态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王?动物科技学院34农业部农业部武川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潘学标资源与环境学院35农业部农业部桓台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吴文良资源与环境学院36农业部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吴桥科学观测实验站王璞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37农业部农业部河北北部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李洪文工学院38农业部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武威科学观测实验站康绍忠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39农业部农业部农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罗云波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40农业部农业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化学性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沈建忠动物医学院41农业部农业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毛培胜动物科技学院42农业部农业部家禽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杨宁动物科技学院43农业部农业部饲料效价与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李德发动物科技学院44农业部农业部兽药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沈建忠动物医学院45农业部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黄昆仑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46农业部农业部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罗云波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47农业部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李德发动物科技学院48农业部国家家禽测定中心徐桂云动物科技学院49农业部农业部饲料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李德发动物科技学院50农业部农业部牧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英俊动物科技学院51农业部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李建生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52农业部国家农业野生植物鉴定评价中心(水稻)孙传清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53农业部国家果蔬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廖小军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54农业部农业部保护性精细耕作研究中心李洪文工学院55农业部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研发分中心彭彦昆工学院56农业部国家兽药安全评价中心沈建忠动物医学院57农业部国家动物海绵状脑病检测实验室赵德明动物医学院58农业部国家动物寄生原虫实验室吴文学动物医学院59农业部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沈建忠动物医学院60农业部国家级兽药安全评价(环境评估)实验室沈建忠动物医学院61认可委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赵德明动物医学院62能源局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王涛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63国土部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朱道林资源与环境学院64北京市发改委种苗健康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李健强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65北京市发改委先进农业传感技术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李道亮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66北京市教委草业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毛培胜动物科技学院67北京市教委果树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韩振海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68北京市教委作物遗传改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李自超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69北京市教委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傅泽田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70北京市教委畜产品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任发政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71北京市科委动物源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沈建忠动物医学院72北京市科委生物饲料添加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谯仕彦动物科技学院73北京市科委畜禽遗传改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连正兴动物科技学院74北京市科委现代农业装备优化设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宋正河工学院75北京市科委种子病害检验与防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李健强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76北京市科委设施蔬菜生长发育调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张振贤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77北京市科委植物源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籍保平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78北京市科委生物多样性与有机农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吴文良资源与环境学院79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李道亮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80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畜禽健康养殖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李保明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81河北省河北省低平原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璞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科研成果

成果奖励

据学校官网2014年8月信息显示,学校学校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21项(含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各1项)。2001-2013年,获国家级科技奖励6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70项,获得授权专利2164件。石元春院士主持完成的“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先后有15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CELL》、《NATURE》和《NATUREGENETICS》上发表,奠定了学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2013年获国家科技奖8项,与最高年份2012年持平,其中主报3项(“干旱内陆河流域考虑生态的水资源配置理论与调控技术及其应用”、“干酪制造与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比2012年多1项;获人文社科领域的最高奖项??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另获各类省部级奖励40多项。专利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2013年申请专利582件,授权专利449件,其中发明专利372件。植物新品种授权4件;品种审定7项。成果鉴定23项,其中主持17项,参加6项。以学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软件著作权申请192项。[4]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度农大3号小型蛋鸡全年销售达8000万只,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肉鸡健康养殖营养调控与饲料高效利用技术累计在16个省应用39多亿羽;农业化学节水调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面积累计达59.47万亩;作物种子健康保护及良种包衣、嗜热真菌耐热木聚糖酶工业化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动植物、植物转基因新品种、超高压食品非热加工设备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共免疫技术”发明专利转让给美国VGX公司,在业界引起了较大反响。2013年学校推广自主研发的玉米新品种15个,推广面积1200余万亩,亩增产50-70斤;推广小麦新品种农大211、农大212、农大399、农大1108等共170余万亩,亩增产60-70斤;棉花化学控制栽培技术在全国应用5000余万亩,亩增产10%;2013年农大3号小型蛋鸡销售8000万只,累计推广5亿余只。干旱内陆河流域考虑生态的水资源配置理论与调控技术推广应用2339万亩,节水17.40亿立方米,生态效果明显。北方小麦免耕播种与装备技术累计推广1.2亿亩,节本增收达35亿元。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玉米气吹式精密播种机和振动深松施肥机与传统方式相比亩增产40-50斤,亩节约成本20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已在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辽宁省十多个省市地方进行了试验示范、辐射推广。论文著作2011年度中国农业大学发表SCI、EI等收录的国际论文1577篇。2013年,学校发表的论文累计被SCI、EI和SSCI收录1770篇次,比2012年全年(1682篇次)增长5%。其中SCI收录1215篇,略高于2012年同期(1211篇);EI收录534篇,比去年全年(444篇)增长20%;SSCI收录21篇,比2012年全年(27篇)减少22%;SCI论文中影响因子大于5.0的94篇,比2012年全年(63篇)增长49%。在ESI学科评价指标中,学校的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科学、环境/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微生物学和工程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临床医学等9个学科和所有学科论文总引用量进入了全球前1%。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据学校官网2014年8月信息显示,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藏书总量为170多万册,电子文献147多万册。馆藏文献已初步形成了以农业科学、生物科学和农业工程文献为主体的文献保障体系。学术期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双月刊,公开发行)。于1996年由原《北京农业大学学报》和原《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合刊而成。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核心库,C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并被国内外其他多家数据库和文摘杂志收录。本刊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在全国农业科技期刊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在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的“综合性农业科学”核心期刊中位居第四(4/38);连续3次被评为教育部“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被“万方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核心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等国内期刊(数据库)收录;同时被英国“CABI”、“ZoologicalRecord,Biosis”,美国“CA”、“CSA:BB”、“CSA:BS”、“CSA:ESPM”,俄罗斯“AJofVINITI”等国外文摘数据库收录。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据学校官网2014年8月信息显示,学校共设有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生物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工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国际学院、体育与艺术教学部14个学院(部),有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65个本科专业。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徽中国农业大学校徽的色彩是植物的绿色,体现农业特点,象征生机勃勃。

校徽蓄势待发。盾形代表坚固、稳重和持久;锹和犁的形态体现培养人才的治学理念。且从整体上表现“顶天立地”,上部象征进取和开放,下部表现面向社会的办学主旨。以手绘农科大校门和“1905”表示学校始源。以托举状的麦穗寓意托举农业未来的重任;麦穗和齿轮代表农科和工科;书本图案代表传播知识、培育英才,还象征翱翔的海鸥。校歌《金色的希望》石顺义词、张伟曲确定时间2005年7月歌词:(女)戴上我们的校徽,就怀揣一片绿色的向往。(男)走进我们的课堂,就走进田野金色的希望。(女)翻开我们的书本,就闻到五谷淡淡的清香。(男)走出我们的校门,就担起天下饱暖和安康。(合)啊,燕山脚下,书声琅琅。啊,桃李满园,天高地广。今天我们在这里奋发向上,明天我们从这里铺开那万里春光。校风团结、朴实、求是、创新释意:“团结”原意主旨是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的理想或任务而联合起来。这里主要是指学校要有团结合作的精神风貌,就是要通过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凝聚广大师生员工信念,在学校中形成自由的学术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协作机制,共同推进学校事业的不断发展。领导关怀“朴实”原意主旨为质朴诚实、纯真朴实。这里是寄寓中国农业大学学子继承民族优秀品质,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作到朴实无华,体现出农大百年积淀的精神。“求是”一语,最早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曾注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所谓“实事求是”就是指人们在占有大量、全面、系统的事实材料的基础上,研究和探索进而发现其中包含的客观规律性。“求是”就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尊重事实,真正把握事物内部的客观规律。“创新”是现代科学精神的精髓。它被称作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教育的灵魂。校训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释意:“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其中所寓含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几千年来一直感动并激励着中国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殚精竭智。“民生之多艰”是中国的农情,也是中国的国情,中国农业大学以农立校,国富民殷、强农为本,是中国农业大学的追求。数代农大人情系乡土,忧患苍生,为实现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温饱和富庶之梦不遗余力。以“解”代“哀”,以此为己任的大气取代了原句中的悲戚之气,恰切地表现了中国农业大学有别于其他高校的独特性。

社团活动

据学校官网2014年8月信息显示,学校有75个学生社团,包含公益类、理论学术类、科技实践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类等多种类型。学校登山队的成员曾代表当代大学生成为奥运珠峰火炬手;农村发展研究会、挚友社被评为“全国优秀学生社团”。中国农业大学橄榄球队是中国大陆第一支橄榄球队,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2010年11月,在广州亚运会上,以学校学生为主的中国橄榄球女队夺得银牌,男队获得第四名。2012年,学校足球队获得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北区冠军。田径队也在北京高校顶级比赛中多人多次获得冠军,在全国大学生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经过多年努力,学校艺术教育蓬勃发展,在艺术教育、艺术团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学校有建制完善的大学生艺术团,包括合唱团、管乐团、舞蹈团、戏剧团、民乐团和弦乐团。其中,学校合唱团、管乐团先后成为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团。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党委书记  姜沛民校长孙其信[15]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东军(兼)  党委副书记  秦世成、钱学军[16] 、宁秋娅副校长张建华、王涛、李召虎、龚元石、辛贤

历任领导

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监督罗振玉1909.04-1912.02监督叶可梁1912.02-1912.05北京大学校农科大学学长叶可梁1912.05-1913.01学长吴宗?1913.01-1914.02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校长路孝植1914.02-1917.07校长金邦正1917.07-1920.09校长吴宗?1920.09-1922.11代理校长许璇1922.11-1922.12校长章士钊1922.12-1923.03国立北京农业大学校长章士钊1923.03-1924.04校长沈步洲1924.04-1924.08代理校长廖训矩1924.08-1924.11校长许璇1924.11-1925.04校长(未就职)张明纶1925.04-1925.05校长(兼)章士钊1925.05-1926.01校长(未就职)李石曾1926.01-1926.07代理校长许璇1926.07-1926.11校长许璇1926.11-1927.08国立京师大学校农科代理学长路孝植1927.08-1928.08代理院长董时进1928.11-1929.03院长董时进1929.03-1929.09院长萧瑜1929.09-1930.07代理院长(未就职)刘拓1930.07-1931.04院长许璇1931.04-1931.10代理院长董时进1931.10-1931.12代理院长虞振镛1931.12-1932.01院长(兼)沈尹默1932.01-1932.05院长曾济宽1932.05-1932.10院长刘运筹1932.10-1937.01代理院长(兼)徐诵明1937.01-1937.05 院长周建侯1937.05-1937.09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农学院院长周建侯1937.09-1938.04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院长周建侯1938.04-1938.07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院长俞大绂1946.07-1949.09国立清华大学农学院院长汤佩松1946.05-1949.09北方大学农学院院长乐天宇1947.03-1948.11华北大学农学院院长乐天宇1948.11-1949.09沦陷区日伪“北京大学”农学院院长庞敦敏1938.02-1942.--院长(兼)钱稻孙1942.---1943.07院长蒋丙然1943.07-1945.08北京农业大学校长(主任委员)乐天宇1949.12-1951.03校长孙晓村1951.03-1960.01校长陈漫远1960.01-1963.11校长王观澜1964.06-1967.06(革委会主任)冯兴旺(学生)1967.06-1970.01校长(革委会负责人)张维城1970.09-1971.09延安大学校长(合校领导小组组长)张维城1971.09-1972.05校长(革委会核心小组组长)张维城1972.05-1973.04华北农业大学校长(核心领导小组组长)高鹏先1973.04-1978.11北京农业大学校长(核心领导小组组长)高鹏先1978.11-1980.01校长俞大绂1980.01-1982.12校长安 民1982.12-1987.05校长石元春1987.05-1995.08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校长张省三(兼)1952.10-1952.12校长徐觉非1952.12--------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校长徐觉非--------1959.09校长李菁玉1959.09-1961.09校长王更生(代)1961.09-1963.06校长佟磊1963.06-1966.05北京市、八机部工作组组长宋敏之1966.05-1966.07临时革委会主任董荣臣1966.07-1966.10军训团团长周放1967.03-1967.08四川农机学院革委会主任(军宣队)宋连山1968.03-1970.09革委会主任肖泽西1972.06--------重庆农业机械化学院革委会主任肖泽西--------1978.11华北农业机械化学院校长张纪光1978.03--------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校长张纪光--------1982.06校长郑定立1982.06-1984.08校长翁之馨1984.08--------北京农业工程大学校长翁之馨--------1995.09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毛达如1995.08-1998.09校长江树人1998.09-2002.04校长陈章良2002.04-2007.01校长柯炳生  2008.01--至今北京农业大学总支书记乐天宇1949.12-1951.03总支书记郝文1951.04-1951.11总支书记李开鼎1951.11-1953.02总支书记周大澄1953.03-1955.04总支书记吴汝焯1955.04-1956.05书记施平1956.05-1960.01书记陈漫远1960.01-1963.11代理书记高鹏先1963.12-1964.04书记王观澜1964.04-1967.06延安大学核心小组组长张维城1972.05-1973.04华北农业大学核心领导小组组长高鹏先1973.04-1978.11北京农业大学核心领导小组组长高鹏先1978.11-1980.01临时党委李广文1980.01-1982.12临时党委朱荣(兼)1982.12-1985.05书记周鹏程1985.05-1995.09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书记高峻岳1952.09-1953.01书记孙景鲁1953.01--------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书记孙景鲁--------1954.11书记徐香圃1954.11-1957.03书记孙景鲁1957.03-1958.05书记徐觉非1958.05-1959.09书记李菁玉1959.09-1960.09书记王更生1960.09-1966.05书记宋敏之1966.05-1966.07临时党委书记王厚1966.07-1966.10四川农机学院核心组组长(军宣队)李伯顺1970.10-1973.04临时党委书记肖泽西1972.06--------重庆农业机械化学院临时党委书记肖泽西--------1978.12华北农业机械化学院书记张纪光1978.03--------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书记张纪光--------1982.11书记郑定立1982.11-1984.08书记艾荫谦1984.08--------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书记艾荫谦--------1995.09中国农业大学书记艾荫谦1995.09-1998.09书记李晶宜1998.09-2002.04书记  瞿振元2002.04-2013.07书记姜沛民2013.01-至今[17]
校园环境

据学校2014年8月官网显示,中国农业大学占地面积1297882平米、校舍面积1209125平米;建设有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奥运体育馆和文化艺术馆等标志性建筑。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由东馆(原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图书馆)和西馆(原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组成。根据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的资料显示,合并后图书馆的总面积为21550平方米。其中东馆9550平方米;西馆12000平方米。奥运体育馆位于东校区中心位置,于2007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体育馆占地面积13900?,总建筑面积达23950?,设计坐席8600个,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摔跤比赛场馆和北京残奥会坐式排球比赛场馆,为六所大学奥运赛馆之一,曾在奥运会期间诞生18块金牌,金牌总数仅次于鸟巢和水立方;残奥会期间,又诞生了两块残奥金牌,成为名副其实的"金牌福地",已逐渐成为学校体育与文化活动中心。[18] 文化艺术馆位于东校区奥运场馆内,占地面积380平方米,向学校师生和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于2009年6月6日开馆,长期展出艺术大师以及校内师生们的艺术作品,其展览内容涉及书法、绘画、摄影、手工艺品、技艺类等,已承办52期展览,作为奥运物质遗产利用和文化艺术传承的全新探索,文化艺术馆成为中国农业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

历届英才
宋平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林第十六届中央委员,曾任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钮茂生原水利部部长石元春著名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汪懋华农业工程教育家,中国高等农业院校农业工程学科及农业工程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子恒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朱健康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吴常信动物遗传育种学家、畜牧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景瑞玉米遗传育种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张福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沈建忠中国工程院院士田波中国病毒学与生物技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郭予元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晓风植物表观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李季伦中国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侯锋蔬菜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康乐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昆虫学会会士,河北大学校长侯光炯土壤学家,西南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匡廷云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石玉林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大业细胞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 娄成后中国科学院院士孟安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沈建忠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士迈植物病理学家,中国植物病害流行学和植物保护系统工程学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任洪斌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董事长邵根伙大北农集团董事长王战林学家、森林生态学家安民动物繁殖学家、动物繁殖生理学家,中国动物繁殖生理学奠基人之一王泽农茶学家、茶学教育家张仲葛畜牧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养猪学奠基人之一曲泽洲果树学家、园艺教育家、枣树专家朱先煌养马学家,教育家,中国马匹人工授精技术奠基人之一梁忆冰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检验检疫专家[20] 杜占元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左连璧中央纪委监察部副部长郑绍文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院机关党委书记邓小刚四川省委副书记张吉福山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书记,山西省御河河长孙伊萍蒙牛集团总裁
学校地址

东校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邮编:100083

西校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邮编:100193

烟台校区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路2006号

邮编:264670

北京中考信息

北京学校大全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中华女子学院

北京农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北京金融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