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陕西省 >>榆林市 >> >>榆林学院
榆林学院
电话 : 0912-3893616
地址 : 所在省份:陕西
中考网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高考网 : 陕西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榆林学院是一所陕西省省属综合性本科院校.建校 40多年来,先后培养出万余名具有较高层次的实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学院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榆林市,占地840亩,校舍建筑面积29.2万平方米。
  校园高楼林立,道路纵横。
  春夏则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秋冬则风清沙白,青松长翠。
  风景独好,环境优雅,是求学治学的理想之地。
  学院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2550万元.图书馆藏图书60余万册,并设有168座的电子阅览室和教学科研用计算机1000多台, 专业实验室135个,多媒体教室20个,语言实验室7个。
  已建成1000M的校园网并接入互联网。
  《榆林学院学报》国内外公开发行,《榆林学院院报》国内公开发行。
  此外还有标准田径场、球类场和训练馆等教学实施。
  学院现有14个院系,24个本科专业,17个专科专业。
  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共有9344人,成教生2000多人。
  教职工693人,其中专职教师535人,教授26人, 正高级研究员1人,副教授107人,博士25人(其中在读14人),硕士研究生142人,留学归国人员11人。
  聘请国内外兼职教授30人,外籍教师5人。
  学院拥有一支勤奋敬业、团结奉献、力量雄厚的教师队伍。
   学院致力于教学改革,重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初步构建了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新框架。
  学院在全省高校公共课统考和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名列前茅。
  毕业生大多数已成为各自行业的骨干,其中考取博士、硕士研究生者达二百多名。
  学院依托榆林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和生态环境模范区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1996年以来,学院共出版专著、教材80多部,公开发表论文2200余篇。
  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19项,完成厅级以上科研项目60多项,获国家专利7项,已建有7个研究所,3个研究实验中心。
   学院主要面向陕西省招生,近年来,生源已扩展到内蒙、宁夏、山西 、河南等二十个省区。
  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各地企业、政府机关、农林行业、基层中学及其它事业单位。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英国的VSO、OTP以及美国的AFS等国际教育文化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开展对等交流互访等活动,与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
  学院具有招收留学生资格。
   学院立足榆林,服务陕西,辐射周边,将继续积极发展理工科、加强生态农业学科、巩固师范教育、增设应用型本科专业,为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生态环境模范区建设和基础教育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乘着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榆林学院将努力建成特色鲜明的区域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心、科技中心和信息中心,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基本简介
榆林学院是一所陕西省属综合性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绥德师范学院, 1991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与榆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更名为榆林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榆林学院。40多年来,先后培养出万余名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学院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榆林市,占地840亩,校舍面积21.2万平方米。校园高楼林立,道路纵横。春夏则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秋冬则风清沙白,青松长翠。风景独好,环境优雅,是求学治学的理想之地。现有教学仪器设备价值2718万元.馆藏图书57.1万册,并设有150座的电子阅览室.有计算机820台,实验室60个,多媒体教室15个,语言实验室7个。已建成1000M的校园网并接入互联网。《榆林学院学报》、《榆林学院校报》公开发行。建有标准田径场和球类场。学院设有13个系,19个本科专业,17个专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8000多人,成教生2000多人。教职工539人,其中专任教师396人,教授23人,副教授90人,博士6人,硕士研究生103人(含在读博士14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者81人。学院聘有兼职教授27人,聘任5名外籍教师。学院拥有一支勤奋敬业、团结奉献、力量雄厚的教师队伍。
办学历史
1958年的绥德师范学院。1978年更名为陕西师范大学榆林专修科。榆林学院1984年更名为榆林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与榆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整合为榆林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榆林学院。

院系专业

院系能源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管理学院政法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文学院

榆林学院建筑工程系数学与统计学院外语系艺术学院体育系思政部教科部继续教育学院与高等职业教育学院

学科设置
专业35个:其中师范专业19个,为汉语言文学书法教育方向、政史教育、政治与法律教育、英语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数学教育、物理教育、生物教育、化学教育、计算机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体育教育、综合文科教育、综合理科教育、现代教育与实验技术、应用心理学;非师范专业16个,为文秘与办公自动化、新闻、计算机应用、法学、美术装璜与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贸易经济、会计电算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商务英语、音乐表演、市场营销、应用化学。现有全日制专科学生4621名,另有各类成人教育专科学生2518人,其他各级各类在校生2000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13年,学院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

榆林学院省级教学团队:基础化学教学团队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对外交流

榆林学院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台湾淡江大学等16所国(境)外大学签订了校际友好合作协议,至2013年已有100余名学生赴台交流学习;与日本东京大学、大阪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交流与合作关系,重视和加强与台湾高校的交流合作。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科技大学5所高校签署了《对口支援协议》,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延安大学形成结对共建关系,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联合培养农业推广硕士和工程硕士。与榆林市、靖边县、神木县、榆阳区政府、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华电榆林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等100余个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煤炭洁净转化重点实验室榆林市重点实验室:榆林市农业节水实验室榆林市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榆林市洁净煤技术研究实验室榆林市太阳能应用技术实验室榆林市系统分析与应用实验室

科研成果

1996-2009年,学院共出版专著、教材80多部,公开发表论文2800余篇。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21项,完成厅级以上科研项目90多项,获国家专利7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项。公开发表论文20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900余篇,25篇被SCI检索,17篇被EI检索,4篇被ISTP检索。

榆林学院2006年至2010年,学院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课题360余项,总经费3000余万元,其中,横向项目21项,经费240余万元。

学术资源

2012年底,馆藏中外文纸本书刊82.3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近117.5万册(种),中文期刊1600余种,各种报纸近百种,自建了《榆林学院非书资源管理平台》和《榆林学院图书加工平台》数据库2个,本地存贮电子资源达10TB以上。为适应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购置了大量电子版资源,以不同形式开通了CNKI、读秀、EBM、新东方英语等数据库资源10余个,为本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文献信息保障。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郁。全校在职教职工789人,专任教师39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6人,讲师80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28人,具有硕士学位和读完研究生主要课程的教师125人。1990年以来,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20多项,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02项,在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论著和教材230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0多篇。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训:励志笃学惟实尚能教风: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学风:勤学善思知行合一学院精神:艰苦奋斗自信自强

榆林学院开放包容敬业奉献

活动

社团文化节学院每年都举办,截至2012年,学院共有33个社团。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高延龙教授院长赵红星教授

榆林学院副院长王世平党委副书记李治山副院长张富林副院长弓斌耀党委委员、纪委委员、纪委书记霍东平

榆林中考信息

榆林学校大全

榆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