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辽宁省 >>营口市 >> >>营口理工学院
营口理工学院
电话 :
地址 :
中考网 : 辽宁省 | 营口市 |
高考网 : 辽宁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营口理工学院,是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学校是在与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合作办学基础上,于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
  学校占地面积达75.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2.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496万元;共有专任教师343人;设有4个系、开办13个本科专业。
  

办学历史

办学背景

营口理工学院新中国成立以前,营口没有高等学校。1958年,营口工学院、营口医学院、营口海水化学工业专科学校相继成立,但是几经周折,至1963年三所高等学校全部停止办学。[1]

1978年,辽宁师范学院营口分院在营口师范学校开始招生,再次拉开兴办高等教育的序幕。此后,营口教育学院、营口市职工大学等成人高等专科学校相继成立;1983年-1984年,营口师范专科学校、营口大学、熊岳农业专科学校相继成立,开始举办普通高等专科教育。

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中,营口的高等学校多次被调整。截止到2000年,坐落在营口区域内的高等学校仅有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省属普通专科高校)、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市属普通专科高校)两所。

进入新世纪,营口在总结、反思过去兴办高等教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于2003年请示省政府商请教育部,将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升格为辽宁理工学院。但由于教育部“不再受理审批中职院校升格为高职院校,不再受理审批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政策限制,辽宁理工学院未被批准设置。

筹备建校

2008年5月,营口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程到省政府,向省长和教育厅主要领导汇报,请求省政府帮助营口建设本科大学。省长指示,营口要高标准建设本科大学,要抓紧推进建设进程。

此后,营口市政府抽调人员组成专题工作小组,对建设高等本科院校进行调研,先后起草了《营口市建设高等本科教育工作基本方案》,《营口大学园建设实施方案》。

2009年1月15日,辽宁省政府召开营口大学园筹建工作会议,原则通过了《营口大学园建设实施方案》,决定成立营口大学园,由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到营口大学园设置教学区,支持营口举办本科教育,为营口建设独立设置本科院校奠定基础;9月15日,1509名新生报到,营口大学园顺利开学。

建校历程

2012年1月9日,营口市政府向辽宁省政府递交请示,申请设置营口理工学院;7月12日,辽宁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来营考察营口理工学院设置工作,考察后建议省政府致函教育部申请设置营口理工学院;8月20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申请设置营口理工学院的函》(辽政〔2012〕209号)上报教育部。

2012年12月13日、14日,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来营考察营口理工学院设置工作,考察后建议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六届二次会议予以审议营口理工学院设置;2013年1月18日,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六届二次会议经过审议,表决通过了营口理工学院设置申请;3月19?25日,教育部《关于2013年新设置高等学校和经过筹建“去筹”正式设立高等学校的公示》将营口理工学院位列51所申请设置高等学校其中。

学校揭牌

2013年4月18日,《教育部关于同意建立营口理工学院的函》(教发函?2013?37号)中,同意建立营口理工学院。2013年6月13日,学校正式挂牌。2013年8月3日,完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物流管理5个专业、600人的招生录取计划,录取考生分数平均分高于二批本科控制线21.1分;第一志愿报考考生平均占76.1%。2013年9月6日,来自辽宁、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山东、四川、内蒙古8个省区591名新生到校报到,报到率为99%。2013年9月17日,营口理工学院举行2013级新生开学典礼。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13年4月9日,学校共有专任教师343人,副高级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比例达42.57%,其中教授72人;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4.14%,其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53人,占教师总数的15.45%。理学类专业教师97人,副高级以上教师占43.3%,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64.9%;工学类专业教师111人,副高级以上教师占54.1%,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56.8%;经济、管理学专业教师109人,副高级以上教师占37.6%,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70.6%。[1]

院系专业

系别专业机电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过程装备及控制工程、土木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应用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工程经济管理系物流管理、会计学

教学建设

设施建设

营口理工学院学校建有84个实验、实训室,拥有完善的教学实验设备,建有能满足学生车、铣、刨、磨、钳以及焊接、铸造、数控加工等多工种综合训练需要的工程训练中心。有24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教学改革学校承担2014年度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项。2014年度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项目名称主持人构建“任务驱动、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下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邓书平应用技术院校工科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实践刘国志基于工作过程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项目教学方法与实践改革荆珂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的组织与建设王刚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刘志勇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学校教师完成各类科研项目55项,出版专著、教材32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36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40篇。

协同创新中心名称所属系部精细化工、特种油品研发协同创新中心化工系环境检测与水体养殖研发中心化工系镁质、金属材料及多功能材料研发中心化工系汽保设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机电系装备制造研发协同创新中心机电系辽南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协同创新中心思政部思想道德修养与企业文化环境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思政部营口物流创新研发中心经管系

研究成果

营口理工学院学校教师完成各类科研项目55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36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40篇。2014-2015学年度,学校组织进行了科研类奖励评审活动,获奖科研成果共110项,其中,科研获奖类4项,学术论文类92项,学术著作类14项,奖励金额合计236550元。2015年3月,学校王惠德教授主持的科研课题《试论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优势与作用》在辽宁省委统战部2014年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评比活动中获二等奖。截至2014年10月,学校共获得省级科研项目20项,共获得81.8万元科研经费;获得市级科研项目7项,获得0.6万元科研经费;横向课题获得3项,获得15万元科研经费。[1] 营口理工学院省级科研项目一览表(截至2014年10月)项目来源项目名称负责人辽宁省社科联2012年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辽海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王惠德辽宁省教育厅2013年辽宁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碳纳米管微柱分离富集环境水样中痕量污染物的研究朱秀慧新型荧光传感器的构筑及专一选择性识别ATP性能研究吴晓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壳寡糖单体MIP分离膜的基础研究郑永军基于物联网的辽宁省智慧港口群信息平台架构体系研究白秋颖辽宁省港口集装箱集疏运系统的优化策略研究李桂芝辽宁省高校工委2013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理论研究课题学生党组织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中作用的研究张世泽辽宁省教育厅2014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项目大学生无聊倾向性的成因分析与干预机制研究张世泽辽宁省教育厅2014年辽宁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关于在辽宁高校中开展辽海文化教育的研究?以培育辽宁精神为中心孙孝伟辽宁省三线城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杨会云辽宁省教育厅2014年辽宁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微波合成系列阴-非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及性能研究陈红空心微珠/AZ91D复合材料高温压缩变形微观机制研究黄志求氢气直喷稀薄燃烧氢气汽油双燃料车用发动机节能机理研究梁金广营口东方对虾养殖池中几丁质降解菌的筛选及抑菌活性研究刘凤翊新型多金属氧酸盐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合成与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的研究刘海燕基于物联网的辽宁省“农超对接”信息平台架构研究孙琪恒激光熔化沉积TiAl合金微观组织和成形精度控制研究王刚辽宁省社科联2014年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辽宁传统产业创新驱动力研究关明坤辽宁“农超对接”现状、模式与发展策略研究孙琪恒辽宁省委统战部2014年辽宁省统战理论研究立项课题研究我国当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支持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发挥优势作用王惠德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学校图书馆藏书总量55.2万余册,期刊室现刊400余种,过刊1193种。订购数字资源10个,试用数字资源40余个,存储空间90个TB。馆藏资源初步形成了以理科、工科、管理学科为主,法、文、史、综等多学科兼顾的格局,并形成了以印刷型资源为主,电子资源为辅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学术期刊《营口理工学院学报(电子版)》为双月刊,主要栏目有:学术论文、教学论文、管理类论文、述评、基础研究、实验技术、综述、经验交流、学术动态、科研课题介绍、学生科研园地、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等。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徽

校徽校徽以三层环线组合,从设计方式上更简洁,干练,体现出现代感、时尚感。中心图形由一条婉转的丝带贯穿,象征营口北端的辽河,表明学校的地理属性,线条弯曲构成一簇海浪,象征学校的崛起犹如激流勇进。同时,海浪背后升起的齿轮,表明理工类的基本属性,又宛如日出,象征学校的蒸蒸日上,更彰显出学校如同升起在渤海边上的一颗锦绣明珠。该标志采用蓝色为主体色,彰显了学校远大的蓝图愿景。精神文化校训修德、悟道、致知、力行Cultivatemorality、Pursuetruth、Acquireknowledge、Practicediligently孔子:“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1]

营口理工学院朱熹:“今人将敬、致知来做两事。特敬时只块然独坐,更不去思量;却是今日持敬,明日去思量道理也!岂可如此?但一面自持敬,一面去思虑道理,二者本不相妨。”“涵养当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无事时,且存养在这里,提撕警觉,不要放肆。到那讲习应接,便当思量义理,用义理做将去。无事时,便着存养收拾此心。”问:“‘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达’二字,以事推之如何?”曰:二者皆兼内外而言。且如修德,欲德有所成立;做一件事,亦欲成立。如读书,要理会得透彻;做事,亦要做得行。又曰:立是安存底意思,达是发用底意思。诸公皆有志于学,然持敬工夫大段欠在。若不知此,何以为进学之本?程先生云:“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此最切要。游和之问:“不知敬如何持?”曰:只是要收敛身心,莫令走失而已。今人精神自不曾定,读书安得精专?致知、力行,用功不可偏。偏过一边,则一边受病。如程子云:“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分明自作两脚说,但只要分先后轻重。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力行为重。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做头,致知次之,力行次之。不涵养则无主宰。如做事须用人,?放下或困睡,这事便无人做主,都由别人,不由自家。既涵养,又须致知;既致知,又须力行。若致知而不力行,与不知同。亦须一时并了,非谓今日涵养,明日致知,后日力行也。要当皆以敬为本。敬却不是将来做一个事。今人多先安一个“敬”字在这里,如何做得?敬只是提起这心,莫教放散;恁地,则心便自明。这里便穷理、格物。见得当如此便是,不当如此便不是;既是了,便行将去。为学之道,在诸公自去着力。且如这里有百千条路,都茅塞在里,须自去拣一条大底行。如仲思昨所问数条,第一条涵养、致知、力行,这便是为学之要。

致知讲堂

2013年11月1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常森为营口理工学院师生带来题为《〈诗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营口理工学院致知大讲堂活动由此正式启动。取“致知”二字作为讲堂的名字,就是取其“为获得知识,达到完善理解”之意,致知大讲堂是专家学者阐释独特思想、展示最新学术成果的平台,是营口理工学院师生领略思想风暴、科技盛宴的窗口。讲堂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多个领域,突出思想性、知识性、学术性、前瞻性。[1]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党委书记曲景太[2] 校长、党委副书记张世泽党委副书记彭飞

营口中考信息

营口学校大全

营口理工学院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